让大爱从身边开始流淌

2009-04-26 03:32唐建新
师道 2009年4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儿女青年教师

唐建新

单位里一同事几乎每天与在外地读书的女儿通电话,所谈的内容,不熟悉的人以为是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循循善诱、耐心指点,因为常常能听到“你再看看前面的某公式,不妨换一个角度讨论讨论”“如果用××代入,看能不能解出来”“我也没有现成的想法,你的思路说不定应继续坚持下去”“你看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之类的话。其实在读初中时,尽管女儿每天都回家,这一对父女也常通过手机亲昵地对话,其态款款,其情深深,其调融融,令我辈钦羡不已,也汗颜不已。

受革命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深刻影响,一些老教师一辈子似乎都耻于将儿女的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来对待。我是直到女儿高考结束,才想起自己给别人的孩子辅导高考,为什么竟忘得一干二净:没能在高考前也给自己的女儿辅导辅导呢?

教师的工作的确很烦琐也繁重,回到家,不少人常常只想好好休息,没心思再说教育的事情。而且在学生面前的很多外壳在儿女面前都荡然无存,认为应该单刀直入、直话直说。一接触到问题,又常常处在心力交瘁的境地,开口便是“这个问题很简单嘛”“你上课干什么去了,连这样的问题都没弄明白”,其居高临下的态势、咄咄逼人的气势,直叫儿女不敢深究,不敢再问。

我所知道的,上世纪80年代不少老的骨干教师的子女在高考中大都考得不理想,远不如也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卫生系统人士的子女的考分高。当时的粗浅结论是:还得按照古训“易之而教”才能够有所突破。而今天,看到年轻的同事如此重视、如此亲切且不计时间地与自己的女儿进行电话解题讨论的时候,我才感慨不已。这位同事说,与子女聊天、讨论解题的机会和时间不多了。多年之后,当她或者他带回一位陌生青年的时候,想多聊几句也就没有时间与空间了。

子女的学习发展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我一生的大事,也是自己晚年能否安定的重要标志。无论个人获得多少荣誉、教出了多少成才的学生,如果自己儿女的成长没有基础性地解决好,那退休后的人生晚景也是不乐观的。

人生苦短,和自己的儿女保持一种真诚的、有亲情做底的友情,尝试着用最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去首先对儿女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让大爱从自己身边开始流淌,同时不忘惠及他人,这恐怕就是21世纪青年教师理性的现实的、于己于人可以兼济的为师之道了。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儿女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匆匆太匆匆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家有儿女欢乐多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