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体育 崇尚运动 健康第一

2009-04-26 03:32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4期
关键词:体质卫生体育教师

王 蕾

【新闻背景】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印发一份专门针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文件,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意义十分深远。《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意见》还指出,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意见》强调,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对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睡眠的时间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008年3月,广东省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由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三个单位的一把手任组长,统一协调组织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12月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粤发〔2008〕22号)。

近几年我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卓有成效。各地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省从2008年开始,启动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室器材配备工程,每年拨出3000万元为学校配备体育卫生器材,连续投资4年,并设立农村中小学“三室一场五有”专项资助金。在全省范围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阳光体育,开发特色体育,竞技体育也取得了出色成果。全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体情况平稳,未出现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全面部署开展“防近”工作,力争在2-3年内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

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也是严竣的: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然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在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公布的146项数据中,我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数据有80项,占54.8%。2008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表明,全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肺活量比2005年下降了23毫升,营养不良率达11.68%,超重率及肥胖率达12.7%。

据悉,我省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没有开足体育课程,不少学校体卫师资设备不足,许多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还是“普九”时添置的,早已破旧不堪,甚至有学校在收到捐赠的皮球时不敢落地使用,以免损坏后无法添置。根据2007年统计,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缺口达12万人;全省中小学校24844所,其中寄宿制4423所,设有医务室和专职校医1815所,校医2341人,且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3月19日上午,全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对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指导性意见,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学明对今后全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契机,建立建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保证青少年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到2012年,各级各类学校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体育工作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中小学生率先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农村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和状况明显改善,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实现“校校有特色,人人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的目标。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主要内容有——

建立健全机构。各地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学校体卫艺工作行政管理机构,抓紧建立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和制度建设,要按照中央7号文件、省委22号文件以及即将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文件精神,拿出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学生。

加强队伍建设。省一级学校、珠三角地区学校和有条件的学校,按以下标准配备教师和卫生(保健)室人员:小学1-2年级每4-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4-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6-8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学校卫生(保健)室人员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备。要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同工同酬,校医(保健教师)享有与其他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的待遇。要在2012年前对现有体育教师、校医或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轮训。

改善体卫条件。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不低于5%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确保体育教学器材的及时添置和维修。到2012年,全省所有中小学校都要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

开足上好课程。小学1、2年级的4节体育课可采用2+1+1模式(其中2节常规体育课,1节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或体育特色教学课,1节形体课);小学3年级到初中3年级的3节体育课可采用2+1模式(其中2节常规体育课,1节传统体育项目或特色体育项目课);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以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教学为主,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打造学校的体育品牌。到2012年,省一级学校、珠三角地区学校和有条件的学校、普通高校,学生在毕业时要求掌握游泳和一项球类运动技能;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掌握一项球类运动和一项其他体育项目运动技能。要将每天30分钟的全校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并安排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保证每学期小学8-10节,初中6-8节,高中一个学分的健康教育时间。

开展阳光体育。以竞赛为杠杆,用竞技体育独有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体育教学、群体活动的开展,吸引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加体育锻炼。除省、市、县(区)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运动会和体育活动外,学校要经常开展群体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性校运会或体育节,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学生单项体育竞赛,在冬季要组织全校师生参与的长跑活动。

落实健康体检。从2009的秋季新学年起,落实学生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制度,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年都能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的生理发育及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和记录,及时将体检反映的健康问题反馈给学生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治疗。从今年起,省教育厅将每年向全省公布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白皮书,从2010年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每年要向社会通报本地区、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及实施《健康标准》和《体能标准》情况。

同时,在体育考试评价制度、体育安全教育、学生常见病的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督导等方面,会议也做出了具体要求。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也是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这样的“大道理”,实在不容忽视。

从今年起,省教育厅将每年向全省公布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白皮书

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不低于5%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猜你喜欢
体质卫生体育教师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卫生与健康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