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塞戏剧结构艺术探微

2009-04-26 03:32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梁 爽

[摘要]较诗歌及小说而言,缪塞戏剧研究在中国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本文在对缪塞戏剧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艺术特色,着重研究其高超的戏剧结构技巧。通过对缪塞戏剧艺术特征的初步探讨,透视其在戏剧史上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戏剧语言;叙事线索;复式结构

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缪塞,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的一个传奇,想象丰富、激情饱满的诗歌张显了他蓬勃的才情,精妙的文思,浸透着一个单纯易感的生命个体在时代变换之后哀痛、失落、幻灭的感慨。缪塞的戏剧,以其极高的艺术性在他的整体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伊弗·弗洛雷纳评价道:“缪塞不管作为一个抒情诗人还是小说家,从来只是,而且始终只是一个戏剧家,他自我尝试,自我寻找,自我忏悔,自我显示。”

作为缪塞戏剧集的编纂者,伊弗·弗洛雷纳的评价或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却也阐明了缪塞戏剧的一个关键特征:缪塞戏剧全面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寄寓了其深刻的时代感想,反映了其深沉而痛苦的自我探索、自我超越的过程。

缪塞戏剧的魅力,首先在于其雅致圆熟的语言艺术。缪塞严格的教育背景及其所处的上层社会的高雅氛围,造就了其优雅精致的语言。在缪塞笔下,角色之间的对话往往风雅、机智,幽默中带着巧妙的小小讽刺,纵然两个角色的主张与立场有着极激烈的对立冲突,也择以优雅、从容的言辞委婉道出。这类优雅隽永的妙语在缪塞戏剧中俯拾皆是,钟情的福图尼奥咏叹“闪烁在天空的明星,不认识瞻仰它的眼睛。”;聪慧的方达西奥申明“我非常尊重丑陋,因此,我深深的懂得自爱。”;而玩世的奥克塔夫则哀叹“一颗温柔多情的心,纯洁无瑕,就象这样罩上一层淡淡的忧伤。”由于贵族社会崇尚优雅、精致的信条已深深浸入作者身心,成为作者生命的底色,因此也极自然地溶入作者的文笔,造就了其戏剧极高的可读性与文学观赏性。

从整个西方戏剧史的维度来看,缪塞戏剧引人入胜的最主要因素,不在于剧作的题材与主题,而在于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构。在选材上,作者并未让剧作超出自己所熟稔的社会活动范围,而是将自己的目光集中关注于熟悉的上层社会、熟习的人物面孔与熟知的爱情故事。将自己感到最为亲切的上层社交情景,加以圆熟精致的艺术化表现,将自己所熟悉的上层社会运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手法加以陌生化处理,使“上流社会的贵族人物的敏捷才智,在热情炽热的风格的结构中闪闪发光”。由此,一些原本司空见惯甚至略带乏味的上层社会场景在缪塞笔下,经由戏剧艺术的多棱镜作用,便散发出独特的艺术美感与魅力。

缪塞戏剧之结构艺术,较突出地是对于戏剧节奏的有效把握。在缪塞的诸多剧作中,除了对于环境的铺排渲染与线索的精心设置,常常通过戏剧道具与关键动作的巧妙穿插,有效地控制着情节进展,适时地调节着戏剧情节发展的节奏。这一艺术构思,在缪塞最受欢迎的剧作《当机立断》(又名《门不开则关》)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此剧中,开门、关门的动作,与戒指、垫子、屏风等道具的设置不仅作为戏剧的必要构成,更在整部剧中起着勾连情节、调剂气氛、控制戏剧节奏的枢纽作用。假若没有这些动作与道具在剧中的巧妙穿插,只凭借男女主人公风趣机智的隽语,是无法产生如此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戏剧效果的。

以伯爵数次开、关门的动作为例,在伯爵第一次作出开门离开的动作之前,两人始终寒暄漫聊,伯爵则处于消极态度,随后侯爵夫人适时地提起卡缪先生,以激将法成功挽留住了伯爵,于是伯爵关上了已打开的门,这是侯爵夫人对双方交流出现中断危险的第一次有效阻止。如是而三,到了伯爵第三次的开、关门动作,两人之间的交流已由泛泛而谈逐渐深入到了对于爱情真实感及其表达方式的深入讨论,伴随着二人争论的逐层深入与伯爵对于正题——求婚的逐步接近,两人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也逐渐强化。随着情节的发展,每当讨论几乎切近主题,两人思想与立场的冲突逐渐激化,谈话即将出现中断与破裂的危机时,侯爵夫人便会适时的借用身旁的某个道具以缓解气氛,自然而巧妙地淡化危机并转移话题:

伯爵:……天主啊!假如爱情是一场戏……

侯爵夫人:火不好,劈柴放偏了。

……

伯爵:我是说,爱情是永葆青春的,表达爱情的方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陈旧的套子。……爱情死了,爱情万岁!

侯爵夫人:爱情?

伯爵:爱情,即使仅仅在想象中……

侯爵夫人:那儿的挡火屏拿过来。

伯爵:那一架吗?

侯爵夫人:不是,塔夫绸的那一架。火旺起来了,晃我的眼睛。[3]

侯爵夫人的机智应答既控制了场面节奏,也反映了自身微妙的心理变化。在两人斗智斗勇的交谈中,侯爵夫人最初是厌倦爱情,逐渐地,伯爵真诚而热烈的表白使其内心受到了触动,而出于矜持仍心存抵抗,从柴火到挡火屏的道具安排,正反映了侯爵夫人的内心在彼此的博弈对抗中开始向相信爱情的方向转变。可见,关键动作与道具的使用,在缪塞的戏剧中并不只是其组成部分,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戏剧结构本身,承担着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就该剧而言,所有动作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景中完成,两人的对话既是富于社会象征意义的两性之间针锋相对的智力效量,也是两人与所处的上层社会的轻薄、虚伪以及在自己身上留下的谨慎、圆滑的惯习做斗争,最终,两人开诚相见,当机立断,在上层社会浮嚣虚伪的重重迷雾中明智地把握住了自己的爱情。而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关键动作与道具一方面作为线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缓冲剂,及时地在情节接近高潮而产生断裂的危险时刻发挥其舒缓作用。有如一首充满激情的乐章,每当音乐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郁积而到达顶峰时,便通过一两个精心构思的音节加以巧妙地舒缓与释放,由此让乐章始终保持跌宕起伏的韵致而又不致气脉上的断裂。

缪塞戏剧的独到构思除了对于戏剧节奏的有效把握,同样重要还有文本中所潜含的完整的复式结构。双线并行的复式结构,在西方戏剧发展史上并非缪塞所独创,而在其剧作中,将复式结构深入剧作潜层,作为整个戏剧情节最根本的推力,则为缪塞戏剧结构的独到之处。

显—隐的双线复式结构,在缪塞剧作中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在诗人的著名剧作《任性的玛丽亚娜》中,诚实正直的赛利奥出于长期被拒的无奈,真诚地委托自己的好友——玩世不恭的奥克塔夫向自己所忠情的玛丽亚娜转达爱慕之意,最终因误会而殒命的过程是剧作的显性结构,承担了中心情节的发展。而在最初四个主要人物登场之后,紧接着的第二场,便是戏剧作者精心设置的隐性结构

——通过赛利奥的母亲爱尔米娅之口叙述上一代人的故事,同样是替朋友求婚而自己最终成婚,故事的结局是痛苦的求婚人奥西尼自杀身亡。通过对照该剧的叙事结构,可以发现缪塞将该剧的开放式结构进行了微妙改装,即在必要的人物出场后,将上一代人之间的故事作为“楔子”放入剧中,使其置于戏剧潜层,观照着整个戏剧情节的发展。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戏剧情节与“楔子”中的对应关系逐渐明晰,现实三人之间的悲剧故事逐渐与上一代人的故事相重叠。并且,由于“楔子”的预先设置,使观众不断将自身看到的显性情节与叙述的隐性故事进行比较,在头脑中不断设计着故事的可能结局,从而对戏剧中的人物命运始终保持着悬念,直至戏剧情节逐步向悲剧结局靠拢。在戏剧的最末二场中,通过赛利奥之死,戏剧设置的悬念才最终解开。在此剧中,赛利奥的爱情悲剧作为显性线索处在中心情节的地位,串连起整个故事的发生;而奥西尼的爱情悲剧则作为隐性线索出现在剧作的开端,隐于剧作的深层而统领着整个中心情节的发展:两条线索一暗一明,一急一缓,一个现于幕前,一个隐于幕后,相互平行、相互映证,成为戏剧情节发展的强劲推力。

缪塞戏剧独特的双线复式结构与宏大背景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使熟稔平常的社会景象散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敏感而深厚的文学表达技巧,以及对上层社会机智、优雅、略带繁饰的社交风俗的精致描绘,更在于他能在艺术性的再现基础上,真实而深刻的表现、剖析上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微妙曲折的情感关系,展现人们彼此之间反复而真实的心灵较量。

巧妙运用戏剧结构,塑造人物性格,赋予习常的上层社交生活以艺术美感;对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联系进行生动刻画,并将其置于社会背景中加以再现与反思,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精准把握与深刻思考,是缪塞戏剧的成功之处,也因而决定了缪塞戏剧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参考文献:

[1]李玉民译.缪塞戏剧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莱斯特兰冈著.陈筱卿译.缪塞传[M].海人民出版社,2007.

[3]本文所引缪塞戏剧的文本,都摘自《缪塞戏剧选》李玉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作者简介:梁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