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格
肉种鸡饲养难度较大,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才能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
一、生产管理
有些肉种鸡场的生产管理工作做得很细致,将鸡群整个生产期的全部数据统统记录下来,但杂乱无章,这样的生产管理忙而乱且没有实际意义。规范的管理应参考如下方法:
1. 绘制生产曲线。包括生长(体重)曲线、均匀度曲线、死淘率曲线、耗料量曲线、产蛋率曲线、蛋重曲线、受精率曲线、孵化率曲线、毛蛋率曲线等,即将所有的生产统计数据均绘制成实际生产曲线,并与标准曲线相对照。
2. 及时汇总查找原因。生产经理应随时观察生产曲线走向及动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下一周或下个月的工作重点。如育成期实际生长曲线比标准低,可以从舍温、密度、饲料质量、饮水是否畅通、疾病等方面寻找原因,及早纠正,力争在3周内使实际生产曲线与标准曲线相符。
3. 综合评估鸡群生产性能。生产经理在深入分析各种生长发育曲线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基础上,对不同批次的鸡群分别记录,汇总其产蛋与孵化效果并进行综合评估,寻找最佳饲养方案,以指导今后的生产管理。
二、药物管理
个别肉种鸡场药物管理方面也很混乱,经常出现工人将几千克药物领到鸡舍使用一个疗程后,将所剩药物堆置床下,造成药物过期或受潮变质成为废弃物的现象,造成极大的药物浪费。还有些不负责任的工人在鸡的饮用水加药过程中,未充分搅拌,使不易溶解药物出现沉淀并堵塞水线,从而达不到用药效果。
1. 药物由生产经理负责把关,固定进购单位,以免购入假冒、失效过期药物。同时准备一些常用药物,如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泰乐菌素、红霉素,预防药物消化道疾病的恩诺沙星、氟哌酸,预防球虫病的地克珠利、妥曲珠利,消毒用药如抗毒威、百毒杀等。
2. 所进药物由兽医室统一管理,保存在通风、避光的库房内。待正确诊断出疾病或需要进行预防用药时领用,领用时注明药物名称、使用数量、所用鸡舍、领用人、批准人等,库房中未使用完的药物必须密封保存,以免氧化失效。
3. 根据正常饮水量和料量,按兽医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不应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发生中毒或产生耐药性,用药后做好详细记录,写明所用药物的批号、产家、主要成分、用药剂量,并写明初步诊断的疾病名称及使用药物后的效果,为今后治疗或预防用药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饲喂管理
1. 育雏期。从1日龄起采用拟定料量与自由采食相结合的饲喂方法,即以自由采食为主,确保不同群体的雏鸡每天每只采食量相等,以缩小雏鸡体重差异,有利于全群称重前均匀度的提高。同时根据鸡群整体生长发育情况,严格控制育雏料的饲喂时间,确保雏鸡骨骼尤其是龙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2. 育成期。首先,建议采用“5-2限饲→4-3限饲→5-2限饲→6-1限饲”的限饲方案。为了科学合理地增强肌胃强度,应尽早减少饲喂次数,增加4-3限饲法控料时间,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但在采用此方案时一定要在喂料前先供给鸡只充足的饮水,以免出现“饲喂休克”现象(鸡只侧卧,不能动弹),严重的会造成死亡。其次,及时调节料槽高度,并供给适宜的料位(料位过多、大鸡越大,料位过少、小鸡越小)。料线喂料应根据总料量及时调整出料口高度,尽可能做到转一圈时把料转完,切忌断断续续转动料机。料槽人工喂料应严格控制每个料槽中料的厚度,喂料做到“快、准、匀”,避免人为原因造成饲料浪费和喂料不均匀。最后,以体重为基础,参照标准料量,确定下一周的实际平均料量,依次再确定大鸡和小鸡的料量,并做好记录。如果缺少饲养经验,可在使用此料量3~4天后再进行一次粗略称重,以检验所给的料量是否适宜。同时,根据实际所用饲料能量和蛋白含量,计算和统计累积能量和蛋白,并在10~15周龄期间合理控制累积蛋白和能量,适当调整大、中、小鸡只的料量差。
3. 产蛋期。在种鸡开产前3~5周,就应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增料方案,切忌因其他原因致使种鸡在28~29周才开产时,料量已用到高峰料量。正常情况下,种鸡在24~25周龄开产,此时料量125~130克较合理,开产后按产蛋率、蛋重、体重的周增重来增加料量,一般产蛋率在30%以前每增1%增加0.7克料/只,产蛋率在30%~60%时每增1%增加0.9克料/只,直到产蛋率达60%~70%时用到高峰料量约165克。高峰料量连用3周或产蛋率维持1周不再增长,就应开始降料,降料幅度应根据产蛋率、高峰料量、舍温、饲料质量等情况来确定,通常前两周每周降2~3克,以后每周降料1克,一直到45~50周时降到150克左右,原则上减少总量不得超过高峰料量的10%~12%。
种公鸡育雏期与母鸡饲喂相似,育成一开始就采用4-3限饲,以后与母鸡同步,在产蛋期种公鸡的料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在整个生长期尽量做到与母鸡分饲和定期称重,以便控制好料量,从而确保全期有较高的受精率。
不定时抽查舍内存栏量、进料量和用料量是否相等,同时检查工人对饲料的计算、称取是否精确,以保证整个饲喂过程均做到准确无误。
四、饮水管理
定时清洗消毒饮水系统,在育雏前期使用真空饮水器时,应每天定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饮水器,以免内壁滋生大量的细菌。育成期大部分鸡场采用水箱供水,一般每周消毒1次,即上水箱1/10水中加8~10倍消毒剂,关闭饮水阀和排水阀,将消毒液压至饮水线内,20~30分钟后再打开排水阀排除消毒液,用清水冲洗8~10分钟。
鸡群一旦开饮,不能断水。在喂料后1~3小时鸡只喝水量最大,应特别注意水箱中水的高度,不能让水流干后再加水,以免在水线中形成气柱而使后面的鸡喝不到水,同时应定时检查饮水系统,及时修理个别不滴水的饮水乳头。
水线在使用过程中应平直、不要弯曲,以防积水垢和菌落的形成。随着鸡只的生长,及时调节水线的高度,使鸡抬头饮水时与水线呈45度角为宜。此外,在非免疫日可在饮水中添加3~5毫克/升水易净(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确保饮水卫生。如需添加药物或多维,应尽量加在饲料中,以免黏附在水线内壁,滋生细菌。
五、光照管理
1. 育雏期。前3天采用23或24小时光照,以后根据种鸡体重情况和精神状态适当减少光照时间,正常情况下在3周后减到自然光照或恒定8小时光照。既不能在前两周就使用8小时光照致使雏鸡增重不足,又不能在前两周连续采用20小时以上的光照使雏鸡疲劳,降低体质,诱发疾病。
2. 育成期。有条件的鸡场最好采用8小时的恒定光照,如果是开放式鸡舍则采用自然光照,一定注意在育成后期(12~20周)通过补光或遮黑的方法使鸡群保持一个固定的光照时间,这样可以避免鸡群开产过早或推迟开产。
3. 产蛋期。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曲线、累积采食的能量和蛋白、均匀度、胸肌的生长发育、主翼己脱换等情况,确定加光时间,第一次加光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通常情况下加光程序为:21~23周龄14小时,24~25周龄15小时,26周至淘汰一直采用16小时。如果体重不达标或均匀度较差,就应推迟加光时间,以避免引起脱肛、双黄蛋增多、腹膜炎等。
六、种公鸡的管理
种公鸡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受精率、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等,因此应将其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现代种公鸡的管理已成为对公鸡的体重、骨架大小、均匀度、体况、体型、公母比例的综合性管理。
1. 种公鸡的早期管理非常重要,在1~4周龄的体重必须达标,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促使雏鸡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羽毛等充分发育,而且还会保证鸡群的均匀度较理想。在五周龄进行第一次选择,选种后要提供适宜的饲养面积、饲喂面积和均匀的饲料分布。
2. 前10周是公鸡精原细胞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尽量满足公鸡增长的营养需求,并尽可能减少应激。10周龄后睾丸开始发育,15周龄后睾丸迅速发育,尤其在加光前2~3周,必须确保公鸡有良好的周增重,以满足公鸡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3. 进入产蛋舍前的最后一次选种必须严格,公母最理想的配比是1∶10,同时混群前注意公、母鸡性成熟发育的一致性,在产蛋期特别要强调的是公鸡的饲喂面积要保持一致,并及时淘汰弱残鸡,随着公鸡数量的减少,相应的饲喂面积也要降低,以保证公鸡发育平衡。公鸡在25周时料量大约是135克,以后每周或每两周增料1克,通过连续的增料来确保公鸡每周30克左右的周增重。同时,结合定期抽测体重来正确评估饲喂程序的正确性,以免出现饲喂不足或饲喂过度的现象,从而保证整个产蛋期有较高的受精率。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16号开元科技1-16层 邮编:0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