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我们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
一、导入语要“异”。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孩子,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知识面不断拓宽,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逐渐被他们淘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在教学《一枚金币》时,我事先播放歌曲《一分钱》的动画,在导入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与什么有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与钱有关。”紧接着我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么,钱能做什么呢?”这下,同学们可来劲了。有的说:“钱能买生活用品。”有的说:“钱能治病。”还有的说:“钱能买学习用具。”还有好多同学的手举得高高,我却话音一转,说:“既然钱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枚金币》。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想听吗?”“想——”“好,我们一起来听听。”顿时,50双眼睛同时射向大屏幕,静候故事的播放。
“听听读读”这类课文兼并了“听、读、记”的特点,孩子们往往对这类课文比较感兴趣,在授此类课文时,教师尤应注意以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听》这一课时,我的导入语非常简单:“同学们,你们听--”随之,便播放出一段配乐的朗诵,孩子们顿时便进入了“听”的角色。
由此可见,导入语的“异”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过渡语要“顺”
例如教《找骆驼》一课,为了更能让学生明白老人是经过仔细观察才知道那只骆驼特征的。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你们瞧,老人清晰地说出了骆驼的特征,却说自己不知道它往哪儿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通过这段过渡语的设置,既帮助孩子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结构,又使孩子在脑海中对全篇文章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又如教学《一枚金币》,在引导学生质疑阅读感悟“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而已,第三次为什么‘受不了”后,我是这样小结的:“是啊,哪怕一枚小小的金币,只要是亲手挣来的,也是宝贵的。”接着,我是这样过渡的:“课文除了写儿子‘受不了,还写了谁‘受不了”?这样,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片段,整堂课也随之和谐起来。
因此,一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过渡语的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使孩子在课堂中领略到那种语言和谐之美。
三、提示语要“精”
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为了让孩子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聪明,是由于阿玲的教导、指挥得当,作者称赞小象,实是赞美阿玲。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争论不休时,我这样提示:“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样小小的提示,孩子顿时领悟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同时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教师如果在备课时,细致、巧妙的设置提示语,不仅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要“悬”
“悬”是指悬念,引发别人的思索。有一位年长的教师,他曾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位好教师,他能够做到在上完一堂课之后,他的学生仍沉浸在他刚才创设的情景之中……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我们手中的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编排而成的。有些作品的内涵,非常值得孩子去细细品味。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忽视下课的那几分钟,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孩子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
在教《井底之蛙》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结束语:“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井底之蛙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这个故事……
当然,结束语除“悬”外,还要“全”。所谓“全”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整篇文章的意思,起到言简意骇之效。
可见,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的美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探索!
武翠芬,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