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有两大心理因素,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叫非智力因素,它是个体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那些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叫智力因素,它是个体学习的操作系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心理因素。
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因此,需要通过组织教学去引起他们对开始上课的有意注意,接着就要让学生对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而文章并非无情物,师生亦为“有情”人,因此,课的伊始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而这正是语文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质。
有一位同行曾作过这么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把语文教学比成一组画卷,课文的导入则是画卷的扉页;如果把语文教学比成一组乐章,课文的导入则是乐章的前奏。课文导入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入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好准备,开启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那么,如何选准最佳入口,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呢?经过反复实践,我以为如下作法值得一探。
一、抓住契机 激发兴趣
高中课本中选有数量较多的优美散文,并且多安排在春、秋季节授课,而这时又正好是春游、秋游时节,因此,教授散文单元时可抓住这一契机,自然导入新课。如《黄山记》可这样导入:
悠悠的三月风又绿了江南,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不过,限于时间及经济承受力等条件,我们不可能亲自去领略祖国所有的名山大川。值得庆幸的是古今中外有不少的诗人作家为我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优美文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字来领略。上学期我们曾跟随李健吾登临五岳之尊,领略过泰山的雄姿、奇景;也曾随同刘白羽放舟母亲河流,饱览过长江三峡的奇景、秀色与险状。今天,我们再来跟随徐迟一道攀登黄山,看能观赏到怎样独特的景色……
二、别出心裁 增强趣味
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学科,上正文前有必要介绍作者,而我们的简介往往流于老套,语言也呆板。特级教师朱显驹在简介苏洵时,就别出心裁,值得借鉴。他说,此君有两点值得同学们知道:第一,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上说“苏老泉,年廿七,始发愤,读书籍”,此君可谓大器晚成;第二,他养了两个好儿子——苏轼和苏辙,唐宋散文八大家,苏家占其三,这一点,大概只有曹操能与他媲美。如此风趣的语言,确能增强趣味,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我在上这一课时又增加了第三点:传闻时人争传,竟效其文,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苏洵的文章……
三、适当拓宽 激发诗情
中学生对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有一种近乎迷信的神秘感,因而征服它——求知的欲望更强。在教授古代作家的散文名篇之前,我习惯于用几分钟时间赏析该作家的一首名诗,既适当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如《石钟山记》可这样导入: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么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句子。(出示小黑板)诗人在这首诗中挖掘出了西施与西湖二者之间深刻的类似之处,西子无论怎样打扮都美,西湖无论晴雨都美。而且二者都具有天然的美的资质,不靠人的修饰,不需借助外物,具有本色美。正因为她具有内在资质美,故能随物赋形,变化出无限生动丰富的形态美。诗人对西湖的主观审美评议,使得“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苏轼的诗歌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那么他的文章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共同来研读他的传世名作《石钟山记》。
四、重视方法 变乏为趣
议论文是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文体,较之其它文体,议论文最枯燥、乏味。如果讲授不得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其对此种文体的写作,教师批改起来将会更感头痛,因此,讲授议论文单元前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议论文单元我是这样导入的:
也许,你曾经向老师请教过一套快速成文的方法,而得到的回答可能是“文无定法,无终南捷径,全凭苦练”。的确,文无定法,但并非无法可循,无方法指导下的“苦练”是“蛮干”的同义语。也许,你看过《智取华山》这部影片,解放军战士不是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定论而开辟了一条解放华山的道路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来探讨议论文八步快速阅读法与八步成文法。(注:八步法的具体内容为:①谈什么,②从何谈起,③主张什么,④是什么,⑤为什么,⑥怎见得,⑦怎么办,⑧会怎样。)
这样导入,既消除了学生对议论文的畏惧感,又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可以充分调动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五、结合评价 顺势导入
近现代有不少的伟人(或名人)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评价,从这些评价入手,便可自然地导入新课,并能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鸿门宴》可这样导入:
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后,毛泽东同志曾写过一首《七律》,副题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出示小黑板)毛泽东同志在这首诗中号召全体军民乘胜追击国民党反动派,不可像楚霸王那样沽名钓誉,最终导致自己的惨败。
诗中“霸王”即指项羽,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沽名”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鸿门宴》,从中就可找到答案。
六、中外结合 以文释诗
中外许多诗文的创作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既可互为印证,又可由甲文导入乙文。比如,指导学生自读《与妻书》,我是这样导入的: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斐写过一首《自由诗》。对于这首诗,大家都比较熟悉。如果说这首诗过于抽象的话,那么辛亥志士林觉民的《与妻书》就写得很具体、生动、感人,可以看作是这首诗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七、创设情境 陶冶情操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也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
创设情境是课堂美育的基本步骤。心理学研究表明,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的课文,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采取有效方法,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情绪外化为审美注意。
四川省首届高中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毛波为《长江三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创造了壮丽的景色,也孕育了中华灿烂的文明。而长江上景色最为瑰丽多彩,最让我们魂牵梦绕的,还是长江三峡。千百年来,人们为三峡留下了无数的诗篇。杜甫写道:‘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写尽了瞿塘峡水的赫赫声势;李端的‘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则慨叹了巫峡的缥缈朦胧……如果说,历代诗人们描写了飞流直泻的三峡,烟雨苍茫的三峡,那么,刘白羽先生笔下的三峡又是怎样一番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刘先生的笔触,走进三峡,畅游三蛱吧!”
这种充满浓浓诗情的语言,易于拨动学生的心弦,易于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熊贤友,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