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如今,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意识到,公司的经营决策、资本市场披露,都得要统计数据来说话。信息社会的到来,对统计工作赋予了新的含义。统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统统数据,做做报表,而是需要将这些数据和报表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支撑企业的经营决策。
■ 打好基础,制度先行
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规范的制度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所以说,统计工作要打好基础,必须先规范制度。国家有《统计法》,行业有行业的规范,企业也需要制定符合本企业自身情况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一般来说,企业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要包括如下内容:
总则,描述总体的一些规定和要求,如企业统计工作的任务、目标,统计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适用范围等;统计需求管理与统计指标体系;有关统计报表制度与统计原始记录保存的要求;统计信息的提供与公布的要求;统计专题调查与统计分析的要求;统计机构与队伍建设的思路;统计检查与奖惩的相关规定。
建章立制首先要从统计工作管理入手,并逐步加强。我们可以借鉴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做法,但是一定要考虑到本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管理特点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量体裁衣方能达到好的效果。
■ 统一管理,统一制度
企业统计工作需要有一个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统一的统计管理工作。这个部门一般被称为综合统计管理部门,负责内部综合统计分析、对外信息披露和数据上报等综合性统计事务。在大型企业的总部里,几乎每个部门都有从事统计分析的专业人员。由于各部门缺乏横向交流和沟通,没有一个统管部门,导致各部门各行其是,制定本部门的统计报表制度。这样很容易造成重复布置报表,指标解释混乱,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统计指标体系原本是统计管理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为了全面系统地认识经济社会现象,将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指标名称、指标解释、取数依据的一致性,对统计需求统一管理的力度有所加强,打破了统计报表条块分割的限制,数据共享程度将会大大提升。
■ 提高效率,系统支撑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们已经从手工处理数据的阶段转变为系统自动处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还原数据的真实面目。现代大型企业每天都会有海量的数据产生,靠统计人员手工处理无法完成,而且数据准确性将无法保证。因此,必须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支撑,方能顺利地完成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的工作重点也将发生转变,不再需要将精力耗费在数据采集、数据填报上,而是关心数据本身,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统计数据反映出的生产经营当中的问题,及时向管理层提交分析报告。如果建立起统计分析模型这些分析工具,那就更可以高效率地帮助我们完成特定的分析任务了。
■ 换位思考,加强沟通
一般来说,企业统计工作都需要支撑部门来实现。通常都是业务部门给支撑部门提出需求,由支撑部门负责系统开发和报表展现工作。笔者以前在职能部门,后来到了支撑部门。虽然都是做统计,但是从前台部门到了后台部门,还是能体会出这其中的不同之处。从业务部门急迫的统计需求中能够感受到他们所面临的经营压力,但另一方面又深深体会到支撑部门为实现统计报表所付出的艰辛工作。笔者认为,如果业务部门与支撑部门能够换位思考,那么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在此,我们建议业务部门在提出统计需求时能够慎重考虑其实现的难度和可行性,说明该统计需求的目的,这将非常有利于支撑部门对统计需求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