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国 姜泽东
摘要:文章通过对焊接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提出了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在整个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探讨了高职学院焊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想与具体措施,阐明了实训基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实训基地;教学改革;高职教育;焊接专业
中图分类号:T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242-0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学生应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用以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最鲜明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关注。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和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训基地如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就业服务,更好地发挥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的特色
实训实习是培养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焊接专业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模块化”教学模式。所谓“模块化”教学即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打破原来实验室和教室场地分开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穿插进行,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即为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模式,大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原则,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教学,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和现场进行教学,通过理论知识与现场生产相结合来使学生达到技能和知识的应用。
3.“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以“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是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借鉴和探索出的课堂教学方法,主张在教学中把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相应技术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项目的讲解、分析、制作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内容。
二、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设施上具有其鲜明的特色,成体系的实训演练教学设施是举办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训基地,探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是焊接专业办学的显著特点。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建设水平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
目前本专业已基本建成省级“焊接技术实训基地”,拥有逆变式各类焊机、焊接机器人、激光焊机、真空电子束焊机、微束等离子弧焊机、数控火焰切割机等先进的焊接设备,同时可培训从最基本的焊接操作工到先进焊接设备操作、编程、维护的高级技师。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开展产学结合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3.合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以教促改,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专业改革力度。焊接实训基地自建设至今已经实现基地资源共享,通过与常州大学城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对大量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地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并通过学生下厂实习及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吸收好的工程项目经验,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决定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焊接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的结构日趋合理、设施日趋完善、管理日趋规范,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1.实现了全方位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亲身体验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职业技能的提高。实训时间可在一学期内任意时间选择,指导教师可以全天候提供实训条件。这种实训,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生产车间的现实生产环境,既培养了工程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又欣赏到了自己所获成果。
2.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社会职业需求的最直接的方法。近年来我们通过实践教学信息的反馈,不断发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不足与缺点,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修订并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其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
3.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智力资源,师资结构的合理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所以做好师资队伍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表明,增加生产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对指导教师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加强校内及校外实训建设的同时,本专业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实践教学的培训,派他们去企业参观实习,并根据教学需要派遣部分教师去德国参加国际焊工指导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大大提高。
4.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学生毕业后专业技术全面,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强。
5.增加了技术交流和对外合作,有效地落实“工学结合”,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焊接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在与国内企业合作的同时,也同国际行业组织和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焊接实训基地正与德国杜伊斯堡国际焊接培训中心保持紧密合作,并已经把一些管理、培训和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四、结语
焊接专业几年来的办学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实训与生产紧密结合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途径,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是高职学院能否真正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调整专业办学方向,加快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紧跟时代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应用性人才,使我们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王俊,薛建荣,王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529(33).
[2]杨韧竹,王永强.浅谈高等职业技术实训基地建设[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基金项目: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共享型高职焊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评价研究”基金。
作者简介:陈保国(1966- ),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副主任,副教授,焊接专业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焊接技术、高职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