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会 宋方婷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是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新时期新形势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主要探索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特征;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内容 主要特征
本课题受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书会,西南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副书记,副教授;宋方婷,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助教。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往往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发展,在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也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可能出现思想意识上的分化,进而出现精神世界的危机,如果不去积极主动地整合各种合理的社会意识,凝聚一切积极的思想力量,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文化的和谐,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的核心部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正确理论,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各种社会学说层出不穷,但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博大精深,也没有哪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变,这种指导地位是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的。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没有理想,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奋起发展。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有了这个共同理想,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一步步走向现实,而且表明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探索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民族发展,民族腾飞的支柱。一个民族要发展,要立足世界,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经久不衰地发展下去的。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仍然还要用这种精神作支撑。时代精神,这是能体现时代特点、与时代发展主题联系在一起的,能激发人民奋发向上的这样一种精神。比如:“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们就会想起人民解放军、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搏斗的英勇场面,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现时代的时代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主调。
(四)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关于荣誉与耻辱的道德评价标准。说通俗一点,就是说在你的思想意识里,你认为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这就是你的荣辱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念,就不会有正确的思想,当然也不会有正确的行为和举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及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具有一般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
(一)创新性。任何社会、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并自成体系,但从未提出过“核心价值体系”命题,只有社会主义中国认识到这点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在该命题提出前,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发挥着的,而现在我们认识到它的存在,并自觉地运用它,引导人们以健全向上的标准重新审视社会生活,使人们用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系来约束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主导价值共识、形成和谐价值体系,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
(二)包容性。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它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还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引导人们超越民族、城乡、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纲,纲举才能目张。
(三)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当代中国价值精神的凝结和精华,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社会动力理论和社会心理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道德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统一性,既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统一性,又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致性。
(四)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可操作性,为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多样性与主导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架起了桥梁。一是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中凸显价值基石。二是在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协调中体现价值认同。三是在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碰撞中回应价值冲突。四是在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联结中促进价值实现。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理论研究。要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就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研究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合理因素,研究当今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转型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研究人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研究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问题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关系着道德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不爱岗,敬不敬业,爱岗敬业是强还是弱,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真正爱岗敬业,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服从组织安排。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倡导爱国、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社会形成知荣辱、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要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人人践行,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
(四)确立体现这些基本价值的各种制度与体制、政策与措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循序渐进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之后,实现这一价值体系的行动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再好的纲领也只能挂在空中、无济于事。政治体制包括许多内容,但核心内容是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体制。中国传统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体制的根本特征,就是权力至上、权力自上而下运作并注重逐级控制、且对权力缺乏切实有效的制衡,由此派生出讲身份、讲服从。这种权力运作方式及其特征从根本上造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必须循序渐进地改造这种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遵守和奉行。通过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当中,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06(9)
[2]衣俊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人民日报, 2008(05/16)
[3]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J]光明日报, 2007(01/23)
[4]十七大报告
[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