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入差距扩大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2009-04-21 06:44
消费导刊 2009年6期

洪 月

[摘 要]当前我国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影响消费需求的诸多因素中,收入分配应当是影响我国消费者需求量的最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收入差距扩大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的利与弊,进而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是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最后提出了一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差距扩大 消费需求不足 边际消费倾向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利弊分析

如果用两句最简洁的话来概括我国近年来居民的收入现状,那就是: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最能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6]我国1985年为0.285,1994年为0.434,2000年为0.458,2008年为0.65,也就是说从1994年起,该系数就已经超出了警戒状态。

首先应该看到,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城乡、区域发展速度和程度不同,有的快、有的慢,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次也应看到,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现实生活中,收入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资源拥有、个人素质、社会贡献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初次分配上的差距。因为只有让那些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较多的报酬,才能调动社会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发展。最后还应看到,如果任由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下去,就会产生消极作用。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国内需求不足。由于高收入者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但无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收入差距扩大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和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消费者的收入、消费品价格、已有的消费品存量、购买者态度、政局变化等,其中收入分配应当是影响我国消费者需求量最主要的因素。

首先,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必然造成消费需求不足,引起投资萎缩。近年来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必然导致消费率的下降。如此过低的消费率,必然造成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的疲惫,削弱消费对投资的导向和拉动作用,使社会投资和结构调整失去了空间和方向,也阻隔了消费需求与生产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并由此降低了政府投资启动的乘数效应。

其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生了消费需求内生性收缩机制,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直接削弱了投资乘数的作用。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表面上看是受各种预期因素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增加以及价格预期下跌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但从更深层的客观原因看,它更大程度上是受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可知:随着人们财富的增长,他的消费欲望就越低,也就越有能力储蓄。不同阶层的消费倾向不同,富裕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低,贫穷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高。因此,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则社会财富就越趋向于富裕阶层,从而全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越低。由于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在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消费不足将使经济获得再投资的动力大为削弱,投资乘数的作用也就必然缩减。

三、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实践证明,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绝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下,为了进一步扩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尤其是增加低收入中贫困户的收入最为关键。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

过去我们对增加农民收入曾有比较有效的手段,比如通过提高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大力度实施以下政策:(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调整农产品补贴政策,大力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财政补贴,把这方面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环节。(2)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3)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二)调节城镇各阶层居民收入,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首先,要强化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同时,针对我国高收入阶层的现状,采用一系列税收政策,例如提高现行税制的起征点、开征遗产税等对高收入者征收合理税赋,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功能来补贴低收入阶层,尤其是最低收入阶层。这样不仅能限制高收入,而且能通过收入转移来减少贫困,从而使高低收入两类人群都往中间收入层靠拢,达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总体目标。其次,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是说,在收入分配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劳动要素的投入应当取得相应的报酬,同时也要承认作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投入也应取得报酬。这种分配制度能更好地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使要素投入者富裕起来,也为其他人的富裕创造条件。最后,要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出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的现象。

(三)切实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总消费需求。这需要我们打破包括城乡壁垒、地区壁垒的区域间的制度障碍,让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享有充分流动的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杨天宇,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李奕,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

[3]戴同景,调节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与限度,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网,2002年11月

[4]裘秋来,1991年后期中国居民消费需求萎缩原因,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网,2002年2月

[5]马晓河,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9月

[6]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常标准, 当它处于0.3~0.4之间时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