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张力论

2009-04-21 06:44隋莹莹
消费导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张力

[摘 要]作品内涵与外在形式层面之间的技法达到无差异状态时,艺术家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蕴含在作品中的张力才会最大限度地被欣赏者感知。达芬奇曾说过“一幅作品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本来就是死的,如果其中连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都看不到,它的僵死性就成倍的增加”。

[关键词]张力 色彩情感 形式组合 笔触韵律

作者简介:隋莹莹,女,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系008级硕士研究生视觉传达专业。

艺术中所体现的张力与物理现象中的张力存在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独有的特征,艺术的表现形式并非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来自于“高踞于万物之上的上帝”,他本身应该是来源于现实的存在,但又高于现实存在,是对现实存在经由提炼后所得到的精华,具有前瞻性和精神寄托性,是形而上的表现。标志是一个艺术家在严格的条框规定下所有心智和手法的完美表现,是以最简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成果。理论上说,在张力的形式体系中,图形越是趋向于简化,他所体现的张力感就越弱。然而北京第29届申奥标志舞动的北京,就是一个充满张力感的简单形式的体现。此标志是一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图案,即“同心结”或“中国结”,他采用的是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典型颜色。图案表现了一个人打太极拳的动感姿态,其简洁的动作线条蕴含着优美、和谐集力量,寓意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交流。

一、色彩情感上的张力效果

从整体上看,标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阐释得淋漓尽致。图案采用五种颜色来代表世界上的五大洲,同时也意喻“同一个世界”的理念,这鲜明又不乏稳重的五色给人以深深的色彩启迪。心理学家近年来提出了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有象征意义,当视觉接触到各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便产生联想,例如五种颜色中的红色,象征热情,於是看见红色便令人心情兴奋;蓝色则理智,看见蓝色便使人冷静下来;黄色则意喻享受、幸福、乐观、希望;绿色则代表健康、好运、更新、青春;黑色则是精深、正式、神秘、力量的化身。同时从色彩构造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具有人性化的五色中也包含了自然的三原色,他们可以构成我们姹紫嫣红的万千世界。各具个性的五种颜色本身就具有内在的张力。而且红色给人膨胀的感觉,蓝色则内敛、紧缩,绿色相对中性,这样的首尾、尾首结合势必在色彩碰撞与摩擦中达到我们视觉上感受到的张力的统一。这种颜色上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体验使我们感觉到每一块色彩都以自身的视觉波长,以不同的频率撞击着我们的视网膜,而视网膜又给各种颜色以回应,这样我们就深切体会到了色彩的活泼、扩张、收缩、内敛等不同的感受。这种活泼、扩张总想要扩展自己的“领土范围”,想侵占其他颜色的领域,而收缩、内敛则想尽量“瘦身”,他认为骨瘦清风才是最高境界。然而在各个不同笔调的带动下,色彩沿着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方向被重新安排位置以后,这种或膨或缩的体会就被整合在一起,从中还能看到各颜色的争执,但首尾的近乎完美的结合已经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邻里的和谐超越了争执,因而“同一个梦想”的感受就在色彩给人的心理张力统一中得到完美诠释。

二、形式组合上的张力效应

标志的五种色彩是用潇洒的五笔按照不同的走势组合在一起的,五笔中的每一笔都有自己的朝向,也有不同的造型感,像极了一位位拼搏中的体育健儿。红色那一笔犹如正在跳跃的运动员,四肢伸展开又有明确的方向;黑色一笔像一位团抱在一起正在空中翻滚的跳水运动员;绿色一笔则如一位在游泳池中奋力拼搏的鱼儿等等,这五种不同的“姿态”被合理的整合后又呈现出一位正在打太极拳的动感姿态。但如若从整体中除去任何一笔,他都不再完整,若将五笔统归为一笔,那他就只是毫无生机的被人为打结了的“绳子”。只有将他们又区分的看做一个整体时,那种紧缩、松弛感才会跃览纸上。可见这种由于形状、方向造成的张力感应该在特有的环境中去把握。这也印证了阿恩海姆所驳斥的一种观点“只有当事物中清楚地显示出一种正在发生实际变化的倾向,或显现出一种运动收到制止的倾向时,才能体会出画家和雕塑家所说的那种不动之动的看法与事实不符”。

三、书法笔触韵律上的张力效应

笔迹学家能从笔迹的诸特征中,间接地量度出一个人的气质与这个人的意志力之间的力量对比,而书法一般被看做是心理力的活的图解,这不难被人理解。在此标志中,极为传神也极具传统特征的就是韩美林先生对标志进行的这几笔书法性的改动,他将原来图形的首尾相连处采用书法的形式表现。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他内心的每一丝微妙的变动都会体现在作品上,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手的运动。在这一笔笔静态的笔触中,我们照样能够感知到强烈的运动。犹如外界事物中叶子的纹理看似是静态的,但从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风的速度、空气的流动、水的冲刷、太阳的照射、周围树种的影响等等,这些都集中到了纹理的形成中。从这一方面讲,谁又会否认叶子是运动的,是存在张力的呢?书法亦是如此。人的眼睛可以骗人,表情可以蒙蔽人,但通过毛笔在纸上的游走,留下来的大小、圆缺的种种微妙变化的笔触是不能的,我们都可以体味到书写者内心的变动。因为每一笔完整的书写都是不同的,方向、弧度、墨的轻重等等,都是一种运动的反应,其中种种感受都有张力的体现。这个标志正是借助了书法的这一特征,使每一笔都有自己的特有活力,不会雷同,更不会苟同。

四、标志内涵的张力效应

作品内涵与外在形式层面之间的技法达到无差异状态时,艺术家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蕴含在作品中的张力才会最大限度地被欣赏者感知。达芬奇曾说过“一幅作品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本来就是死的,如果其中连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都看不到,它的僵死性就成倍的增加”。可见艺术作品的内涵有多么重要。无论这个内涵效果是怎样的,有时与内涵效果相反的形式效果会使欣赏者产生重复的情感并得到宣泄,产生强烈而高尚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张力的效应净化。此标志是内涵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给人更多的是情感与视觉一致的心灵体验。艺术家的情感张力是其生命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作品创作的紧张状态下的表现,是艺术家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精神力量,是审美主题能动创造力的极致状态。

张力的表现在此标志中有众多呈现方式,我仅从以上几方面进行了浅薄的阐述,其实张力的作用乃至精神无处不在,艺术中、生活中都有他的身影。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8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3

[3]{美}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 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7.03

[4]章利国《绘画张力论》 艺术探索 1989年01期 第147页到第154页

[5]凌徽涛《水墨张力论》 书画世界 2008年03期 第54页到第60页

猜你喜欢
张力
巧测水膜张力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读古诗,你喜欢张力还是逻辑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张力腿平台IMMS 系统设计与应用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