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晓晖(1982-),男,籍贯:河南省新乡市,学士学位,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不断调整教育内容,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智力、情感、道德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拓、研究、探索,建设具有当代文化先进水平的高中舞蹈教育。现如今的高中舞蹈教育应走向大众化的普及教育,这可以提高年轻人对舞蹈文化的鉴赏水平,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具备全面素质的综合人才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舞蹈在高中的普及
自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以来,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美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将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写进了我们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美育的地位得到了建立,但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将美育落实到实处。舞蹈是美育的重要一环,他承担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由此舞蹈艺术不再是演职人员的专利,它成为大、中、小学用于开发学生智力、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艺术品位的美育手段,其目的在于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具备全面素质的综合人才。
在现代社会中,从事舞蹈教育的人已形成了一个社会群体,各类舞蹈学院已遍及全世界。我国目前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舞蹈教育,有的建立了舞蹈学校,有的在艺术院校中设有舞蹈系、班。省、市级群众艺术馆和县、区级文化馆里也大都配备了舞蹈辅导干部。在有些幼教中也有舞蹈教师担任幼师工作。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决定,我国中、小学也将逐步开展舞蹈教育。目前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舞蹈教育已渗透到普通教育中,多数大、中、小学里都设有舞蹈课。中外的情况都说明舞蹈教育已成为普通的国际社会现象。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已经形成的这个群体还将日益扩大。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工作者,都被看作是现代社会一种正当的,必不可少的职业。他们也将慢慢的向高中扩展,高中的舞蹈教育普及已经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二、高中舞蹈教育的现状
高中舞蹈教育目前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步,相对于发展日趋成熟的职业舞蹈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做法。作为美育教育的高中舞蹈教育其实有两个种类:一种是在学校中为众多爱好舞蹈的学生开辟的第二课堂或者舞蹈选修课,另一种就是为所有学生开设的舞蹈教育课程。由于受到学生自身的客观因素,表面上看,学校非常重视舞蹈特长生的舞蹈教育,但重视的背后有着浓厚的功利性意味:让其中的佼佼者参加各种舞蹈艺术比赛,为学校争得好名次,装点门面;或者,往好了说,是培养一部分人以后到职业舞蹈领域去发展;说得不好听点儿,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上重点大学的艺术特长生或增加高考艺术类专业的报考人数,提高学校升学率。而对于为所有学生开设的舞蹈教育课,目前的状况是:一、比较难以实施,二、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这门课,所采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仅仅是一些职业舞蹈教育的简化版,或进行各种枯燥的技能技巧的重复练习,或单纯进行舞蹈知识的传授。虽然在普通高中教育中,一些教育学家也承认舞蹈的美育作用。但是历史形成的教育格局不是一下子就能变过来的,对学生的培养观念仍得改革。
以上情况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对高中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认识不足。这里抛开学校舞蹈教育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教材建设等“硬件”因素不谈,本文仅对高中舞蹈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是在观念上对高中舞蹈教育的位置和性质有一种错误认识。也就是说,将高中舞蹈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和知识教育。这些表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就是不顾普通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舞蹈审美教育的特点来选取舞蹈教育内容和形式,存在着严重的专业化倾向。其结果,使得高中舞蹈教育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也必然使其流于空泛,学生接受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和机械的单元动作,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契合的舞蹈。二是基于对高中舞蹈教育规律的模糊认识,在教育实践中,对如何通过审美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把握不准。在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上摇摆不定,在审美活动的艺术性和知识性上摇摆不定,在评价标准的工具性和目的性上摇摆不定。这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性,也缺乏系统性。结果出现了的高中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却不发挥美育功能,是艺术教育却不艺术,是普通教育却不普通的异化现象,这使得高中舞蹈教育成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乃至其他一些艺术教育门类的附庸品。对于高中生而言就是增加了除学习以外的无聊活动,而没有达到对大脑的调节,和身体的适当放松,简直是无用。
当前对高中舞蹈教育的性质和特征从理论上进行廓清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高中舞蹈教育是什么、不是什么、主要是什么、不主要是什么。我认为,高中舞蹈教育是一种普及性的舞蹈教育,而不是以培养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教师、舞蹈理论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舞蹈教育。正如吕艺生教授在《舞蹈教育学》中所讲到的,“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是一种将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的制度,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第二,高中舞蹈教育是一种具有形式化和动情化特点的审美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一种运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对人进行美的教育,以期达到健美人的形体,美化人的行为举止,陶冶人的情操,开启人的智利等目的的舞蹈美育。”第三,虽然高中舞蹈教育也要求学生理解甚至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和技巧,但高中舞蹈带给学生的不主要是舞蹈的技艺,而是驾驭舞蹈技艺的那个“道”,即从舞蹈艺术中所获得的艺术精神、艺术情趣和人生境界。
为了能使舞蹈教育在普通类高中得以顺利实施、开花结果,就要纠正高中舞蹈的专业化倾向,树立“人人都能跳舞,人人都是舞者”的观念。职业舞蹈教育对舞蹈学生的身体条件要求很苛刻,特别看重他们的先天条件和遗传因素。再者,舞蹈学生进校后,还要接受大量高难度的技巧技能训练,使肢体既有很强的柔韧性,又有很强的力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舞蹈教育是一种强制教育,舞蹈训练是一种魔鬼训练,这样说恐怕不为过。应该承认,与舞蹈学生相比,普通学生的身材先天不占优势,有的甚至体力弱,有的身体发育不正常,但对非职业的高中舞蹈教育而言,跳舞不应该是身材好、形象好、气质好的人的专利,它应该真正面对全体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从理念上将舞蹈视为一种文化,所有人都有权力去传播它,接受它,学习它,参与它。只要有一颗跳舞的心,并且愿意用自己的肢体抒发情怀,表达思想,就应该成为接收舞蹈教育的对象。
三、高中舞蹈教育的走向
人类社会的艺术教育活动,总是顺应不同时代的发展需要而进行不断调整。新的世纪,艺术教育的课程不能再采用过去的方式了,我们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拓、研究、探索,建设具有当代文化先进水平的高中舞蹈教育。
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把对于身体运动规律的了解放在第一位。怎样了解自己的身体呢?我们在平时的舞蹈训练中结合高中生物课来讲解人体的骨骼构造、肌肉的运动方式,使学生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身体。同时给学生们一些简单的舞蹈组合,在舞动中教给他们一些部位运动的最大限度和他们平时很少运动到的部位的运动方式。从而了解身体的一些“不敏感”之处,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协调。使他们以一种自由的心态,在科学的引导下,建立起自己与自己身体交流对话的能力,开发身体能动性的最大可能,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去欣赏、体验甚至去模仿一个民族、另一个时代的舞蹈语言。其次,要按照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形体发育,情感需求和接受能力来选取舞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者生命体验相契合最具有生命本色和生命情调的舞蹈内容和形式。如选取一些传统而优美的民族民间舞、自娱自乐的广场舞蹈、节奏明快且动感十足的街舞等,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理解,自编自创自演一些舞蹈动作组合。总之,无论是舞蹈欣赏课还是舞蹈实践课,教师都要尊重和维护所有学生的审美个性和情感趋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舞蹈的灵动和境界。
现如今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必须实施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的综合素质,使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可以说,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道主义理想的实现,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与学校其他非艺术门类的教育相比,高中舞蹈教育是一种超越性和综合性教育。他不是德、智、体、劳中的任何一种教育,却几乎包含这些教育的所有内容。它的非审美因素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如情爱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等等,可以对学生的心灵发生影响作用。舞蹈活动是以一种形象的、情感的审美方式去感染人、吸引人的,通过对舞蹈感性形式的观照、欣赏、品味,使人的感性和情感得到净化,理性和精神得到深化的提高,从而使得个体的全面素质潜移默化地得到塑造与提高。
一系列信息说明,舞蹈教育在改革的洪流中,总的势头是上升的,发展的。它的地位在整个艺术教育中虽有一定局限,其普及程度不可能达到音乐的程度。但随着人民对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要求,舞蹈教育更应受到重视。它应当在艺术教育中发挥其他艺术所起不到的应有的作用。而对于高中的舞蹈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是幼教和小学、初中舞蹈教育的延伸、延续,而且是对高中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对高中生的舞蹈教育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使自己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而不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学习工具”。所以说高中舞蹈教育是必须存在的,而它的存在应面向大家,面向大众的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1]吕艺生 《舞蹈教育学》2000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吕艺生 《舞论》1993年版,中国戏剧出版社
[3]于平 《中国舞蹈艺术》2002年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
[4]《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文集》2004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