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俊
[摘 要]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面向社会富裕人士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一揽子高层次金融服务。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居民私人财富的不断增长,私人银行业务正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本文从介绍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入手,详细分析了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品种不丰富、缺乏优秀的人才、银行管理体制不适应等,最后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求更好的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私人银行 金融产品 业务发展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特征
(一)进入门槛高。与针对普遍个人客户的银行业务及零售银行业务有所不同, 私人银行大多数在成本考虑下都有最低门槛限制, 其服务对象不是一般大众客户, 而是社会上的富裕人士, 或称为高净资产客户。因此, 人们也称其为富人银行业务。但就富裕人士的标准而言, 不同国家、不同银行金融机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如渣打银行的准入条件是100万美元;瑞士银行则视不同情况而定, 如在异地开户为50万美元, 在瑞士开户则为100万美元。
(二)服务范围广。私人银行业务按服务范围来划分, 主要包括: 投资服务、银行服务和咨询服务, 其中以投资服务最为重要。内容则包罗万象, 从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全球外汇买卖市场、黄金白银的交易到艺术品、名画古董、宝石、现代艺术、家族生意、赛马、上市、继承事宜、离婚和财产保护、移民、税收、信托等的个人理财服务, 几乎无所不包。
(三)服务私密性。私人银行业务将目标客户定位于那些拥有富裕的私人资产和很高收入的独立私人顾客, 银行为其保守秘密, 并制订包括投资、信托、税金、遗产在内的综合理财计划和资产管理服务。
(四)操作独立性高。大多数私人银行是由完全独立的机构运作的, 也有些私人银行业务作为营业单位设立在一般的商业银行零售、资产管理或财产管理部门, 但必须与企业银行部或投资银行部相分离。
(五)品牌效应大。产品可以复制, 服务则难以复制。私人银行业务特别注重通过集中银行、财务、税收和不动产策划、投资、法律以及会计等领域的一大批专家, 借助国际化品牌来提高客户在使用其品牌时的满意程度。通过品牌效应、销售渠道、服务水平、产品内涵来和同行间的产品制造差异。
二、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问题
我国已经具备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条件,但是总体上看,中资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产品种类单一。受产品创新能力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制约,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调,同质化现象严重。除传统的储蓄、信贷和少数中间业务产品外,各类代销产品事实上是银行理财服务的主体产品,如公募证券基金、商业保险产品等,这些产品都过于标准化或格式化,缺乏特性,无法与私人银行业务所强调的个性化产品要求相吻合,也难以适应富裕人士纷繁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产品种类的丰富与完备是提供全方位综合理财服务的基础,产品定制则是满足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的必备条件。如果商业银行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私人银行业务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缺乏优秀的私人银行专家队伍。国际上著名银行其私人银行顾问一般都具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且大多担任过跨国银行的分行经理。而从国内现实看,目前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大多是对公业务或储蓄业务的转岗人员,缺乏熟悉外汇、证券、基金、保险等综合投资专家和私人银行顾问的队伍,缺乏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三)银行管理体制不适应。相比较国外银行的矩阵型或事业部组织形式,国内商业银行基本上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专业银行的机构设置模式。这种设置模式不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业务流程进行分工和协作,而是以职能或产品为中心进行分工,强调各专业本身的特点和作用,这样把私人银行业务人为分属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如储蓄、信用卡、信贷、结算和外汇等部门,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又有各自不同的管理要求和操作办法,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协调,使私人金融产品难以得到应用和推广,制约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四)私人银行业务理念有待推广。当前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认识模糊。一方面客户对商业银行缺乏信任,商业银行的专业理财水平和信誉还没有达到令客户全权委托的程度,另一方面国内新富阶层中不少人缺乏现代的投资理念,倾向于亲自投资和高频率的投机操作,从这种意义上说,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应对策
(一)积极推进混业经营, 完善金融市场基础
修改或废除现行那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进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步伐, 鼓励、扶持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管理部门应加快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内的种类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大力促进不同类型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合作, 为私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多渠道招募人才
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学业和职业背景, 往往具备工商管理硕士、法律博士等学位, 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资格, 及资产管理、证券投资、法律、税务、客户关系管理、甚至慈善事业等方面的从业经历。我国的银行业协会应当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和高等院校、律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合作, 在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员工教育培训的同时, 从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人才, 培训竞争上岗; 从律师行业、注册会计师行业吸引人才; 国内银行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垂直管理的业务体系
改变传统以分行为利润单位的管理模式,以事业部为主要利润考核单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同时在体制上采取垂直管理,取代过去分支行层层管理,不仅人、财、物完全独立,考核与激励机制也随之加以改变。这种专业化运作、垂直化管理所带来的最大益处是,银行效率大幅提升,包括管理性程序的简化、事务性环节的减少,以及成本费用的控制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建议对私人银行部门可先单独实行垂直化管理,对分散在各地的私人银行中心在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产品研发、后台支持、风险管理等方面实施全行统一化管理。
(四)培育良好的金融环境,树立现代投资理念
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商业银行业务顺利开展的保障。针对我国信用制度欠缺和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要大力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中央银行要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步伐,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和科学定价,减少逆向选择问题,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要健全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支持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各类征信机构的发展壮大,为商业银行的市场细分和客户定位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