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的产生背景

2009-04-21 06:44尹嘉啉
消费导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

朱 毅 尹嘉啉

[摘 要]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金融自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也在不断的推广,并且已经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对金融自由化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给出梳理。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 国家干预主义 自由主义

作者简介:朱毅(1979-),男,陕西西安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尹嘉啉(198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现供职于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

一、金融自由化产生的理论背景

金融自由化就其理论背景而言是和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息息相关的。金融自由化可以被看作是经济思想史中经济自由主义在20世纪具体化的延伸,从而铸就了金融自由化的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金融自由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无法脱离对于政府干预行为的探讨,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恰恰正是政府行为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的历史过程,是政府对于经济和金融的管制方式以及范围不断变迁,以及政府向市场进行金融控制权利让渡的渐进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一个多方博弈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过程,

经济自由主义指的是主张最大限度的利用商品市场的机制和竞争的力量,由私人来协调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而只赋予国家以承办市场机制和竞争力量所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少量经济活动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而国家干预主义是指,主张削弱私人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干涉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多种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智能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尽管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最早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而现代绝大部分的经济思想史都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于原因的研究》出版作为现代经济学的真正开端。作为古典经济学派开创始祖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给予国家契约理论和经济上的个人主义的“自由放任”学说,是对于重商主义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主张的一种对立。

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派最为顶礼膜拜的就当是“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该理论的四个基石:即他们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公私利益必然是协调而并非冲突,市场能够自动自发的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均衡价格可以指引不同产品的相对生产数量和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最适度分配,同时自由市场经济可以达到分配的公平性。在亚当斯密之后,李嘉图(D. Ricardo)、约翰穆勒(J. S. Mill)和巴斯夏(F. Bastiat)等经济学家对古典学派进行了扩展,并在分析方法中加入了边际学派分析方法的补缀,使得经济自由主义最终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空前的经济萧条给凯恩斯登上经济学舞台的中心位置带来了历史契机。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就业不足均衡来反对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奉为圣典的完全竞争条件下充分就业均衡的理论,提出克服“市场失灵”的国家干预主义学说以及与此相匹配的一整套财政和货币政策,长期成为西方欧美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参照,并在实践中使得欧美国家走出经济大萧条,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凯恩斯的理论就在于对古典学派奉为神明的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和自由放任提出了挑战,他在一定时期成为取代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正统和主流思潮,使得国家干预主义得到和经济自由主义分庭抗礼的同等地位,甚至直到今天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仍然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制定。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由于无法解释西方国家出现的“滞涨”现象而遭遇到越来越激烈的攻击,而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弗莱堡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也预示着新自由主义的再次兴起,试图恢复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理论中的正统和主流地位。但是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都不可能独霸经济学,在之后的时间里,经济学中的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同时存在的。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再度兴起的过程中,也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最初萌芽和成长的时期,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一些经典作品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我们认为未始不可将金融自由化理论看作是经济自由主义在金融领域的理论分支,金融自由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都是一脉相承的。

二、金融自由化产生的实践背景

1930-1933年被认为是美国金融历史上最困难、最混乱的时期。银行倒闭大潮接踵而至,最终导致美国1933年3月银行体系完全停业,同时关闭的还包括数目众多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大萧条的经历是如此令人恐惧,因此广泛认为不应该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监管当局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的银行危机正是造成大萧条如此严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之后的监管实践中引入众多的金融管制。金融管制的进行并没有得到经济金融理论的指导,而是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许多欧洲国家,如法国和瑞典,做出的反应是更加强烈,涉及银行部门的政府所有。通过管制或公有,银行部门被高度控制了。

这些改革在阻止银行危机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从1945到1971年间,全世界仅仅发生了一次银行危机。那就是在1962年在巴西发生的,并且是和货币危机共同发生的,和那些仅仅是单一的银行危机有所不同。

通过经济领域中凯恩斯主义的兴盛,以及金融部门中引入的如此严格的管制,资本主义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凯恩斯主义在应对“滞涨”问题的苍白无力,经济自由主义又再一次出现在经济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显著的解除管制,然而金融部门仍然保持着严重的管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个原因是消费者保护,但是这是相对较小的原因。银行管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阻止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银行管制和一般类型的管制不同,因为在出现市场失灵问题上并没有出现广泛的共识。

过去金融危机得到阻止的原因是风险分享和竞争受到严格控制,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系统不能很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过度管制和银行公有化导致金融抑制最终导致了金融自由化的产生。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开始移除管制,并且在许多国家中国有银行被私有化。

金融自由化尽管能够允许金融系统完成自己配置资源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银行危机的再次出现,这些危机大部分是发生在最近的三十年。大部分是在新兴市场国家,但是许多也发生在了发达国家。尤其是2007年开始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扩展到金融市场,最终蔓延整个世界,也带来了学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对于金融管制的重新审视,一场关于金融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的论争又将重新开始。

参考文献

[1]爱德华 肖:1989,《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罗纳德 麦金农:,1997,《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3]萨缪尔森:1993,《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理由、证成与合法性——政治自由主义的情形
经济发展须警惕新自由主义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希腊债务危机与新自由主义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