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卿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作为油田社区,如何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让曾为油田发展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安度晚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从事老年管理服务工作四年,深刻体会到老年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质量的优劣,关系着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落实,关系着离退休老同志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做好老年工作,不仅是离退休老同志的迫切要求,也是老年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社区老年工作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要加强社区老年工作,必须要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老年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老年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担子很重,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老年工作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社区只有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才能为老年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讲,一是要有组织保障。社区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老年工作,要把老年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完善领导责任制,从组织上保证有专人负责,定期召开老年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要健全基层老年党组织,把每一名老党员均纳入党组织管理,灵活多样的开展组织生活,确保老党员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永保共产党员先进性。二是要有制度保障。要制定完善一系列工作制度,如情况通报制度、干部结对联系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等,以此对老年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保障老年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上运行。三是要有人才保障。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是保障老年事业走向昌盛的关键所在,因此,不仅要注重选拔那些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人员从事老年工作,还要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和锻炼,以努力适应新形势下老年工作的需要。四是要有阵地保障。要建立相应的老年活动场所,配备好桌椅、健身器材、书报杂志等,为老同志就近学习、活动创造条件。胜东社区在老年工作保障体系的建立上进行了不懈努力,施行了老年工作“四直接”的工作机制,即:老年管理部门可直接在社区政工例会、生产例会上反映问题;老年工作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可不分时间、地点直接向社区主要领导汇报;老年工作的重要部署可直接以社区党委文件的形式下发;涉及老同志利益的重大决策直接让老同志参与。“四直接”机制增强了社区各单位对老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社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落实老年政策、支持老年工作的效率;同时,制定实施了《胜东社区离退休职工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热情热心、尽职尽责”为标准,对老年工作队伍进行了持续锤炼;以“达标创优争强”活动为载体,持续投人,对老年活动场所进行了不断改造,活动环境明显优化。实践证明,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是做好老年工作的关键环节。
二、要加强社区老年工作,必须要构建多层互动的教育格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老年工作,离不开对社区干部职工和广大老同志的思想教育,只有构建起多层互动的教育格局,营造尊老敬老助老浓厚氛围,促进老同志的思想稳定,才能为做好老年工作创造有力条件,这也是实现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具体讲,应加强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对于在职职工。要大力开展尊老敬老光荣传统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意识,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汇聚助老合力。二是对于离退休老同志。要针对老年人空闲时间多、制度对其约束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在教育方向上,要突出政治性,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老同志的头脑,特别要教育他们自觉远离各种邪教组织,防御错误思想的侵蚀。在教育形式上,要改变那种单调的依靠读报、作报告、说教的教育模式,力求教育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老年人求健、求知、求乐、求为、求美的需求,融学习、健康、娱乐于一体。在教育手段上,要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年党校、老年体协等组织的作用,并发挥家庭和社会系统的作用,让老同志的家属和朋友参与到教育中来,尤其要把教育与为老同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老同志感到亲切、富有人情味,以增强教育效果。胜东社区在老年工作实践中,在对在职职工的教育上,发挥了《胜东周讯》、电视报道等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各单位支持老年工作的做法、涌现出的敬老养老好儿女,用典型的带动,使社区形成了良好的敬老风尚。在对老同志的教育上,做好“活”字文章,开展了“聊天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尤其针对部分老同志存在的攀比福利现象,采取了“对比法”“算账法”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对比法”即把老同志的待遇与油田开发初期相比,与经历的困难时期相比,与我国落后地区相比,“算账法”即引导老同志多算人生大帐,不要斤斤计较;多算亲情帐,不要因自己的情绪给家人带来不悦;多算健康帐,因情绪失控引发疾病更是得不偿失。通过“对比”“算账”,使老同志明白了“锱铢必较害处多,心宽体健幸福长”的道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实践表明,推行不拘一格的教育模式和构建多层互动的教育格局是做好老年工作、促进老年队伍稳定与社区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要加强社区老年工作,必须要疏通社情民意的沟通渠道
老年工作涉及面广,具有协调性的特点,需要老年工作者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只有沟通顺畅了,才能形成推进老年工作的整体合力,形成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要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老年工作虽具有独立性,但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落实老同志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到开展各类活动等,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经常与组织、人事、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部门打交道,只有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他们对老年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切实把工作落实好,把事情办好。二是要加强与老同志的沟通。老同志有了解社区工作的迫切愿望,老同志中存在的各种困难、思想问题也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经常与老同志进行沟通。“沟通”得好,彼此关系就融洽,老同志就会理解和支持社区工作,自愿服从管理,听从指挥,积极协助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相反,如果“沟通”得不好甚至有矛盾,彼此就会缺乏信任,就会相互猜疑,就会有抵触情绪,工作起来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做好与老同志的沟通至关重要。三是沟通方式要适当。在改革不断推进的新时期,老年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复杂多变,因此,沟通的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概括地说,沟通可按照不同的依据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沟通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比如,在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时应使用正式沟通,因为
它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效果较好。而如果某位老同志思想上有困惑,就需要工作人员与其进行非正式沟通,通过谈心或聊天,了解症结所在,寻找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传递组织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事实上,由于非正式沟通方便快捷,又比较容易表露思想、情绪和动机,因而存在的更为普遍。胜东社区在实际工作中,开辟了“工作例会”“座谈会”“制发老年工作文件”“形势教育报告会”“社情民意大调查”“老年聊天会”“情况通报会”“开展文体活动”“进家入户”“个别谈心”等多种沟通渠道,老同志的事情有人管,老同志的诉求有人听,老同志的困难有人帮,老年工作始终处于平稳运行状态。由此可见,广泛疏通交流沟通渠道、营造浓浓的亲情氛围,是做好老年工作的基本前提。
四、要加强社区老年工作,必须要创设履职为老的实践载体
载体是完成一项活动任务所采用的形式、方式或措施,是工作的切入点、总抓手。对于老年工作而言,选好工作载体,不仅能把老年工作的思路、目标和要求鲜明地反映出来,而且能将老年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对于做好老年工作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那么,应如何选择工作载体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紧贴老年工作的重心。创设载体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开展活动来落实好老同志的“两项待遇”,提高老同志的生命生活质量,最终目标是促进稳定、实现和谐发展。因此,必须要找准载体的切入点和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始终把围绕中心工作、紧贴老同志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找准老年工作的薄弱环节。老年工作的薄弱点在哪里,干部职工素质的“短板”在哪里,创设载体的切入点就在哪里,真正实现载体与工作实际的有机统一。三是要有利于增强工作实效。载体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载体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创设老年工作载体必须要凸显老年工作特点,努力在强化素质、改进作风、细化举措、优化环境、增强老年工作实效上下功夫,而不能只注重形式、做表面文章。四是要被基层所认可。创设的载体只有得到基层认可,得到基层响应,才能让他们与载体活动形成良性互动,否则,“你喊你的号,我拉我的套”,缺乏工作合力,载体创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五是要有利于老同志发挥余热。老同志们尽管退休了,但并没有退出社会,他们中的许多人,有威望,有经验,更有发挥余热、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继续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因此,创设载体时,应能够满足老同志的这一愿望,实现老有所为,这也是提高老同志生命生活质量所要求的。胜东社区结合老年工作实际,几年来先后创设了“五进家”“三心系”“四百家”“五提升”等多个工作载体,搭建了“夕阳红义务巡逻队”“油大嫂艺术团”“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党员服务社”等许多活动平台。借助这些平台和载体,不仅有效提高了老年工作水平,拉近了老同志与工作人员的心理距离,增进了老同志对社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也促进了老同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不遗余力贡献自己学识、经验和殷殷爱心的同时,也收获着健康幸福和快乐。事实证明,创设实践载体,是做好老年工作的有力依托。
五、要加强社区老年工作,必须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帮扶机制
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自然衰老所带来的老年性疾病、慢性病以及器官退化所导致的行动不便、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同志逐年增多,他们生活上需要解决的困难也是多种多样的,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就需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帮扶机制,这是广大老同志所热切期待的,也是社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关注民生”要求的重要体现。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动态的信息管理机制。老年工作人员应通过对老同志的走访、慰问和调查摸底,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年收入情况、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等基本信息,对其进行分类造册,建档立卡,录入电脑,实行信息化管理。并根据帮扶进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这样有利于对困难群体状况进行全面掌握。二是建立因情施策的帮扶机制。可根据老同志困难原因,因人制宜,分类实施帮扶,确保帮扶效果。如:对存在。等、靠、怨思想的老同志。要采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等手段。帮助他们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精神,主动寻求新出路,尽快走出困境。对因病、残、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重在生活救助,应采取雪中送炭式的扶助措施,或走访慰问,或帮助其子女就业等,解其燃眉之急。三是建立整体联动的救助机制。可实行“结对帮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多种形式,形成对困难老同志联动大救助的格局。胜东社区在对困难老同志的帮扶救助上,推行了联动帮扶机制,老年工作人员每年都要通过对老同志的家访及时调整困难档案信息,把最需要帮扶的困难老同志纳入帮扶范围;根据老同志的困难状况进行细分,联合社区工会、安全管理部门、房产部门、卫生服务部门、物业公司等单位,解决了诸如子女就业、助学、大病救助、排除家庭安全隐患、房屋及水电暖修缮等许许多多困扰老同志生活的难题,赢得了老同志的普遍赞誉和高度信赖。由此可见,只有建立稳定长效的帮扶机制,实实在在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把老同志牢牢团结凝聚在一起,这是做好老年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形势赋予老年工作的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要加强社区老年工作,必须要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构建多层互动的教育格局,创设履职为老的实践载体,疏通交流沟通的渠道,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老同志的生命生活质量,才能将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从而为社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