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共产党员作用 构建和谐矿区

2009-04-19 03:43
现代企业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先锋煤炭企业矿区

贾 学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共产党员作为党的血液和细胞,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建设、促进党的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的基础力量。因此,能否发挥好党员的积极作用,必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那么,煤炭企业作为国家建设的主要成员,体现自身价值、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挥党员作用、构建和谐矿区。

一、提高认识,切实理解构建和谐矿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和谐,离不开企业和谐。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讲,构建和谐矿区不仅是适应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自身建设的需要。目前,国企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市场经济日益深化,利益主体多边转轨,煤炭企业虽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经济、文化、资本、实力等都得到了有效扩充,整体发展形势较好。但是,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利益关系有所调整,价值体系交叉影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一些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苗头逐渐显现,一些不利于稳定、发展、和谐的因素随之增加,一些潜在的隐患悄然滋长,使煤炭企业遭遇了新的挑战。这些,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

1.道德失衡。在煤炭企业发展中,部分人员利益受到直接冲击,生存状况直线下降,期待事项屡屡受挫,目标指数难合心愿。有的敢于直面,积极调整,很快走出思想低谷,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变故。有的却消沉低落,萎靡不振,让各种错误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怀疑、批判、甚至反对态度,道德失衡。他们要么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要么怨天尤人,愤世忌俗;要么寡廉鲜耻,急功近利;要么破罐破摔,背叛良知;要么对企业、对他人、对国家产生怨恨、叛离思想,冲击、腐蚀着健康、科学的道德观念,阻碍了企业发展。

2.语言失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煤炭企业不断深入的改革,激活了企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引发了少数人的困惑与恐慌。由于疏导、教育、管理的疏忽或不到位,部分人员私下交流各种猜测性、片面性、消极性的语言,虽然只是小面积流通,却因其平淡的“推心置腹”性质,容易扩大接受面积,形成不良思潮,入主企业发展的思维空间。这种情况下,任何经营、管理、生产上出现的漏洞,都会成为“导火索”,爆发更大的困惑和恐慌,成为埋藏在企业内部的“定时炸弹”,最终影响企业发展。

3.行为失当。面对企业不断出现的变化因素,个别不适应者,举止“令类”,行为失当。有的惟利是图,为一己私利,什么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事都肯干;有的惟钱至上,只要能赚钱,违法犯罪也在所不惜;有的惟我独尊,凡是违背自己意愿的,盲目排斥,横加阻挠,根本不论他人、集体、企业的利益损失有多少,破坏企业发展。

凡此种种,均成为阻碍煤炭企业发展的障碍和绊脚石,需要煤炭企业针对实际,采取措施,和谐各种发展关系,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着力构建和谐矿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因此,党员作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更应当坚定思想认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职工投入构建和谐矿区之中,为党旗增辉添彩。

二、准确定位,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矿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毋需质疑,煤炭企业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和谐矿区,更离不开党组织的支持、参与、领导作用,离不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构建和谐矿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动态发展的事业,涉及到矿区建设的方方面面,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困难。煤炭企业如何才能发挥党员作用,使他们一以贯之地参与其中,是构建和谐矿区必须解决的问题。人常说:万事不离其中,万变不离根本。不论构建和谐矿区面临怎样的挫折和打击,只要始终从和谐矿区的准确定位出发,就一定能够发掘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主动发挥能动作用,积极构建和谐矿区。

构建和谐矿区,和谐是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企业,延伸到和谐矿区,主要是指矿区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也就是说,和谐矿区并非是矿区内“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矿区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构建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与“不同”都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有学者指出:“‘和口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口,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构建和谐矿区就是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基于此,应当切实认识到:构建和谐矿区,矿区发展是根本之道;构建和谐矿区,党员、骨干是核心力量,领导班子是关键所在;构建和谐矿区,要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矿区,要突出安全、稳定重心,才能达到发挥党员作用、构建和谐矿区的目的。

三、发挥作用,着力推动构建和谐矿区的发展步伐。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矿区,目标远大,任务艰巨,不仅需要党员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更需要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抓好关键环节,争作先锋模范,以良好的示范作用激发职工热情,共同掀起构建和谐矿区的新热潮。

1.争作引领文明风尚的先锋模范。文明风尚的深入,应当成为和谐矿区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我国人民和谐友好相处,积淀了纯朴的文明风尚,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厚重基础。广大党员要积极传承中华文明,在矿区生活中以德服人,践行核心价值体系,作引领文明风尚的先锋模范。要传播先进文化,发挥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科学引导作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和谐文化建设,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那些错误、庸俗的“潜规则”对人的束缚;要知荣辱明是非,大力弘扬“八荣八耻”,坚决抵制“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的不良现象,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倡文明之风,领文明风尚,求自身心和谐,以和谐的精神风貌模范构建和谐矿区。

2.争作融洽人际关系的先锋模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个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矿区的重要内容。党员应当成为调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在处理物质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尤其在经济交往中,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的相互协调,自觉遵守市场准则,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实施公平竞争,建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友好合作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在处理思想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建立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社群关系。在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要以广阔的胸怀,净化人们的灵魂,感化人们的思想。在家庭,要赡养老人,尊敬长辈,教育子女,关爱兄弟姐妹;在矿区,要加强同邻里、街坊、同事的交往、交流,尊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在单位,要团结同事,尊敬领导,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争作忠于职业操守的模范。“爱岗敬业、尽心尽责”是一名职工必须忠诚的职业操守,是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构建和谐矿区的基本要求,是党员通过优质高效的职业成绩体现自身先进性,在构建和谐矿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要求。忠于职业操守,在普通的职业岗位上尽心尽力,变“要我工作”为“我爱工作”,变“想我工作”为“我想工作”,才能对建设和谐矿区有所贡献。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在科研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两弹一星”不可能实验成功;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身为湖南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就不可能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构建和谐矿区,党员必须立足岗位,承担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矿区稳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职责,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岗位工作,提高和谐指数,带头构建和谐矿区。

总之,发挥党员作用、构建和谐矿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是实现煤炭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员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需要煤炭企业采取各种方法,充分调动起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职工群众,共同构建和谐矿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条件。

(作者单位:陕西铜川矿务局信访处)

猜你喜欢
先锋煤炭企业矿区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