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华
阳春三月,从首都北京“两会”的最高政坛上,吹起一股讲实话、讲真话、老百姓听得懂的“白话新风”。党和国家领导人,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和国民沟通,让政治从庙堂高阁走向车间地头,引起了全国上下强烈共鸣。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这些含义丰富、口语化十足的语言,是中国民主政治在语言层面的一大进步。它将使官话、套话、虚话、假话、各种排场话、应景话黯然失色。话风之变必促文风之变、政风之变、党风之变。
“白话新风”的由来。“不折腾”一句很普通的口语,显然让大家觉得十分亲切。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内随即响起会心的笑声。笑声说明听众是听懂了“折腾”二字的所指,也听懂了“不折腾”的深刻含义。
在随后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新办主任王晨对“不折腾”三字的含义作了“激情解读”,以汉语拼音翻译以后,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从此,以“不折腾”为发端的“白话新风”开始影响中国政坛。党政官员在会议、报告中更加贴近群众、更加通俗易懂的文风随之出现。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用大白话“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深刻、准确地概括了这三“民”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人一听就懂,一听难忘。
“白话新风”的高潮。今年的全国“两会”把中国政坛的“白话新风”推向了高潮。早在“两会”召开之前,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温家宝总理、作人大工作报告的吴邦国委员长、作政协工作报告的贾庆林主席,都作了讲“大白话”的充分准备。
吴邦国对全国人大工作报告起草班子定调:自己就喜欢讲“大白话”。他在3月9日所作的人大工作报告中,洋溢着生动而精彩的“大白话”。诸如他在阐述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时说:“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工作,不是唱‘对台戏”;在表明立法指导思想时说:“外国法律体系中有的法律,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我们不搞;外国法律体系中没有的法律,但我国现实生活需要的,要及时制定。”
贾庆林主席在政协工作报告中要求企业“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要求各级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这些生动平实的大白话随处可见,让人一听就懂,一听就记得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会议上,要求起草人员:“报告要用百姓易于理解,让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写。让普通群众能够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能管用。”他强调:报告要更加贴近群众,文风要更加朴实。文风问题就是作风问题,就是对老百姓的态度问题。如果我在作报告,有人正在车站候车,如果他不驻足倾听,就说明我的报告不成功。
在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白话”比比皆是,报告共被代表们报以30余次掌声。温家宝总理多次以口语化的文风和百姓的语言来表达政府工作报告的宏大内涵:
——“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大白话”,让百姓很直观地了解了今后政府工作和人大、政协工作的重点。来自最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普遍认为,中央领导所作的三个重要报告就像拉家常一样听着亲切,话很实在,也很好懂。两会盛行白话之风,让政治从高处回归民间,在目前严峻的经济现状之下,可以引起人民的共鸣,凝聚国民的信心。
“白话新风”的流行。中央高层领导率先垂范讲“大白话”之举,产生了巨大的连锁反映。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讨论发言和谈话,更是将“大白话”用到极致,与地方政坛上的“白话新风”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白话”时尚大流行的喜人景象。
我们听到了答记者问时的“大白话”。
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的新闻发布会上,赵启正和李肇星两位新闻发言人多次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方言俗语,给人留下了诙谐幽默的印象。当有记者提到赵启正有丰富的外交经历时,他回以“谢谢你还费时间看我的简历”,使得现场笑声连连;而李肇星“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随性表达,也传为佳话。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在答记者问上海建设迪斯尼乐园的情况时,他说,我们想在上海建迪斯尼主题乐园,谈了十几年了。有个比喻吧,还在恋爱,没有结婚,什么时候拿证书,还没有日程表。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在全体会上的发言用“牛肉面价格控制”来说明政府调控需要合理的介入方式。
对于如何抵御金融危机,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说:“以冬泳壮士的勇气搏击经济‘严冬。”
对于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说:“转危为机保增长,政府该如何出手?作风‘换挡,干劲‘提速。”
对于医生收红包的腐败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说:“一些医生眼里只有‘病没有‘人。”
对于企业高管离谱高薪,偏离公平底线,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说:“一个人就把成百上千人的饭碗都端了”。
这些来之于群众、面向群众、为了群众、号召群众的生动表述,让广大群众不仅喜欢听、愿意听,而且听得进、听得懂,与政府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势必会进一步提高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
地方政坛上的“白话新风”首先从广东吹来。今年1月7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闭幕式上,省委书记汪洋在发言中讲到狠抓落实、推动广东科学发展时,就用了一句大白话:“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字,干!”这个掷地有声的“干”字,不但登上了广东各报纸的头版头条,也在海内外广为传播,更成为很多广东人日常生活的新流行语。其实,回顾汪洋书记到广东工作的这几年,这样的大白话屡屡见诸报端。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也常常用大白话作演讲。在一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黄华华谈起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时针对某招聘单位的负责人曾经对他说,招女性职工麻烦多,还要休产假。他当即反驳,“那你是怎么出来的?还不是母亲生下来的?”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谈起广佛同城化时就说:“广州不能什么都往自己这里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在另一个场合的发言中,更用了大家熟悉的“吉祥三宝”打比喻:“今年的任务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好了就是‘吉祥三宝。”
在深圳市的两会上,“不漂浮、不做秀、不忽悠”这样的大众语言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海内外媒体报道的焦点。
从总书记、总理在网上和网友谈心,到地方官员上网欢迎网友“拍砖”及代表委员网上征求民意,我国政坛变得不再是那么古板,与民众的距离悄然拉近。
“白话新风”的背景。中国政坛“白话新风”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背景之一:某些官员在新形势下“不会说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严厉批评某些官员的“不会说话”:“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
背景之二:某些官员在国际场合“不会说话”。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曾撰文批评有些官员在国际场合“不会说话”,不会与外国人交流的情况。他说,有的代表团万里迢迢到国外招商,结果一上台就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来到美丽的巴黎,巴黎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好不容易讲到正题了,又是一大堆让人云里雾里的话语,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充满套话、废话和空话的无效交流上。
背景之三:官场话风不正现象十分严重。“大白话”的对面是“话八股”。我们应当看到,一些官员日熏夜染地习惯了所谓的“官场话语体系”,一张嘴就讲那些错也不错,用也没用的“正确的废话”。穿靴戴帽一小时,正经没有说几句。不仅“穿靴”,还要“裹脚”;不仅“戴帽”,还要“套钢盔”,死活就是不肯说“人话”(人民爱听的话)。这些话听起来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仔细分析一下,个中的“干货”确实少之又少。
官员话风不正的危害很大,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是理论脱离实际。上级的话,文件上的话,本本上的话,并不是说不能照着讲,问题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做到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去讲。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而脱离实际的理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其二是领导脱离群众。话风体现作风,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务实,平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够,不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情况。对点上、面上的工作,往往是雾里看花、蜻蜓点水、了解不深、吃得不透。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知之甚少。因而,就不可能讲出群众爱听的话。其三是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作风漂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到基层搞调研。因而拿不出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以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汪洋的这番话针对性很强地提出了端正官场话风的前提和条件。
“白话新风”的特点。为了使政坛“白话新风”蔚然成风,让官场“话八股”彻底失去市场,有必要弄清政坛“白话新风”的特点,从而把“大白话”与陈旧的“官场话语体系”区别开来。
“大白话”不是脱离实际的大话假话。大话和假话是一娘所生的“双胞胎”。大话当中包含着假话,假话是大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爱说大话假话之风由来已久,建国以来最为典型的大话是上个世纪1958年流行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放亩产万斤粮的大卫星”、“全民大炼钢铁”、“15年赶英超美”等。其后果是造成了不堪回首的所谓“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近几年来最“雷人”的大话是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就有183个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和设想,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贪大求洋,劳民伤财地搞“形象工程”。
“大白话”不是没用的空话套话。空话和套话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虚而不实即为空,空而有序即为套。空话、套话即使正确,也是废话。许多会议往往就是在一些套话中开场,在套话中流淌,在套话中结束。
一些人当了官之后,不肯加强学习,屁大的一个会议也要秘书写讲话稿。秘书写好了讲话稿后,某些不学无术的官员非得指手划脚一番不可。于是乎,原本很简练的文字,最后都难免要变成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长篇空话套话。这样的讲话稿,大多被老百姓讥讽为“开头形势一大套,结尾号召唱高调,中间空洞无物没味道”;讲成绩“一是、二是、三是”;提要求“一要、二要、三要”;汇报工作离不开“先谈认识、后讲做法、再报结果”的“三段式”;总结经验少不了“领导重视、发动群众、政策到位”的“三大条”;在文字表达上更是“八股腔”:“第一”下面有“一是”,“一是”下面有“首先”,“首先”下面还有“其次”……这样三段三段地说下来,讲话稿不长篇大论、不空洞无物、不套话成堆才怪呢!
主张讲真话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邓小平曾明确提出:“要敢讲真话,反对讲假话。”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写进党的文献。上级的态度决定下级的行为,这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胸怀和雅量,要当讲真话、听真话的表率,容忍别人讲真话,尤其要认真倾听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只有在那些讲真话的干部面前,才有人愿意讲真话,敢于讲真话,讲真话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大白话”不是狠话痞话。近几年来,有些地方官员动不动就会对群众说狠话和痞话。狠话和痞话是一脉相承的,狠话和痞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违法。有些地方,有些官员将狠话和痞话不但讲在会上,有的还写在文件上,有的编成宣传标语贴到墙上。
——“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这句话的原创者是湖南郴州落马贪官李大伦。
——“你们上访告我不到,媒体也炒我不到,省政府也管我不到,能把我怎样!”这是靠“双规”敛财的原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经常挂在嘴上的一段狠话兼痞话的口头禅。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这是一些地方写在墙上的最“雷人”的计划生育标语。
——“你要来威胁我,那是不行的,你打死我是谋害国家干部,你来打我,我还手了那是打死反革命分子。”这是郴州市原政法委书记周贤勇威胁上访群众的狠话和痞话。
——“你们算个屁啊!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敢跟我斗!”这是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林嘉祥欲将1名11岁女童拖进洗手间内猥亵,当女孩父母找其讲理时,林嘉祥如是说。
为什么在官场中总是有人喜欢讲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因为在政坛“白话新风”未形成大气候之前,讲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有好处。
讲假话能保“官帽”,不然要被“一票否决”,为了自保就要骗,所以,老百姓说:“下级骗上级,一级一级骗,一直骗到北京去”。
讲空话能升官,要升官除了“特殊”(如贿赂、拉帮结派)之外,就是政绩,为有政绩,就得编造,所以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
讲大话能骗取群众,大吹大擂,大谈“宏伟规划”,骗取上级信任,骗取群众拥护。这类官员“开会说一套,做的另一套,就是不见效”,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讲套话无风险,“上头怎么说,我就怎么唱”,“照搬照抄”就是“和上级保持一致”。这是一种“但求无过”,不敢开拓创新的庸官。
现在从上到下开始端正话风了,整个政坛“白话新风”渐成气候,这不仅是中国政坛在话风上的一次变革,也反映出中国政治的民主氛围日益强化。今后如果有人还指望在话风不正中捞什么好处恐怕不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