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09-04-17 09:33何风波
文学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街市景物

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所以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并设置了“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使之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一体。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她有语文独有的魅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也是每个幼小心灵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可日常语文教学却囿于考试的禁锢,忽视审美教育,所以,语文教学要充分开掘利用审美资源,让学生心中有美、知美、爱美、求美、创造美。

一、在学生心园中培植美

文本承载着生活,视野涉猎自然、社会、人生,美的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蕴含其中。山川大地,碧草蓝天,鸟语花香,朝阳夕辉等自然美;和谐融洽,拼搏进取,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生活美;友情、关爱、善良、坦诚、率真、朴实等等闪耀着光辉的人性美。比如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我们仿佛看到深蓝的天空中嵌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轻吻她的恋人——岸边沙滩的海浪。在白日里炙烤而夜里仍有余温的柔软沙滩上,迎来了劳动一天的人们,他们在这里或轻松的漫步,或尽情的欢笑,或酣畅的休憩,在这醉人的海滨仲夏夜,她给人以享用不尽的美。我们要把美的秧苗在学生心田里培植。心灵有美,生命才有绿色,思想才有光芒,胸怀才开阔温暖,心底才有甜蜜,生活才会快乐欢畅。

二、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1、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感受美。如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怎样欣赏诗人创造的美好世界呢?诗的开头,诗人看到“远远地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好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的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这种联想具体的表现出来,由于诗人不满现实的黑暗,追求光明,所以这种带有浓厚色彩的“联想”吸引读者把视线从人间转向繁星闪烁神秘的天上。接着诗人想象出具体真切的仙境:美丽的街市,街市上珍奇的物品到骑着牛儿,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的牛郎织女。天街之美,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我们需要让学生驰骋想象,把脑海中美丽的天上街市再创造出来。有学生这样写到:天街上云霓彩霞四射,天界路边奇花绽放,芳香令人欢悦舒畅;也有的学生这样写到:浅浅的天河潺潺地流淌,牛郎织女骑在牛背上悠闲地漫步,时而低声秘语,时而放声大笑…虽然他们的话语我听不真切,但从他们幸福的脸上看到有享不尽的欢乐和美好的遐想。所以,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把作者想象的画面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来,才能与作者一起遨游仙境,从而感受诗人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怀。这样就将欣赏的层次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2、分析、比较、组合审美义项,使之成为和谐有机的整体。吴冠中的《桥之美》一文告诉学生:桥的美源于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形式的作用。之后教师设计这样一个想象构图训练:有一座古朴的拱桥,怎样配置其他景物才能与之构成意境优美的图画呢?学生描绘出这样的画面:桥下有潺潺的流水,一只乌篷船从桥洞缓缓驶出,两岸有绿柳丝丝轻拂,空中有几只春燕疾飞,桥上有三三两两在细雨中撑着伞不急不趋相互谈笑的人们……这就是情趣盎然的画面,通过分析比较画面的景物,使学生都明白,美是缘于:景物与景物,景与情,景与人,情、景、人与画面的主题,大与小,明与暗,动与静,声于色……等诸多义项间的和谐统一。这样的训练在主观情感的驱动下,依据学生生活体验,补充丰富了审美对象,获取了审美知识,提高了对审美的认识能力。

3、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增加品味审美的效度。调动学生耳、眼、鼻、舌、身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要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赏春。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烂漫春花;听:鸟在繁花嫩叶中欢唱,牧童短笛在成天嘹亮的响着;嗅:风中带着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触: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春风,淋着细密柔亮悄然无声的春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感受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春的抚爱。学生全面、深刻、真切地感受景物,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产生悲与喜、痛苦与快乐、惊恐与安适、热爱与憎恨、赞美与批判等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心理共鸣。

景为情而设,情至才能达意,悉知这般,才能更好的审美。

总之,欣赏美要将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情感体验充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感悟,发现美,体验美,才能得到升华。

何风波,内蒙古通辽四中教师。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街市景物
热闹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七夕的夜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渡鹊桥
热闹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