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焰
对于很多配套厂来说,主机厂或者品牌厂的脸色就是它们生存的关键。一方面,主机厂订单数额较大,订单数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主机厂不断将时间交付压力、成本降低压力以及质量提高的要求压在尚不能快速发展、提高自身能力的供应商身上。
国内配套产业虽然经过了30年的发展,但配套体系发展缓慢,配套厂与主机厂之间的关系,仍然属于依附关系、主从关系和“压迫”关系。
主动寻求发展空间,是每个企业需要做的。对于配套产业来说,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形成配合主机厂,或者说不依附于、隶属于主机厂的技术,进而形成独立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配套企业从一开始就要形成不依附于主机厂的方式和策略。
配套厂转型的挑战
企业与其改变被动管理方式,按照主机厂的要求进行配套管理,不如建立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的、多元关联产品配套的战略思想,进行企业战略选择。但这个转变存在很多挑战。
目前,我国配套产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高新技术零部件生产落后、开发能力弱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尤其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这种问题更为明显。如何建立良好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思路是企业的极大挑战。
国内配套厂在技术、资源、人才的配置上,完全隶属于配套主机厂。并且,在交易方面,主机厂处于有利地位,属于博弈论中的信息拥有方。因此,它相对于供应商来说,很难在采购配额、采购准入、采购价格以及账期上获得博弈优势。所以,配套厂在成本以及交期方面便需随配套主机的波动作调整。
目前,国内的配套厂,大多以工艺加工、图纸加工为主要形态,其自主开发或者和客户共同开发的能力更是没有达到标准水平。国内若干上市的中小企业包括海鸥卫浴、得润电子、银轮机械等,在各自的领域都具备了独特的技术能力,从而获得了更多订单的数量。
一位电子工业企业总裁提到,“为了不依附于主机厂,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将自己的配套产品多元化,并把产品建立在核心模具开发能力上。而在客户选择上,企业应采取多行业、产业周期交错的客户群。产能采取‘三三三制相对均衡地分布到不同的客户”。
五个方面的业务改进
配套厂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业务改进实现不依附于主机厂的目标。这些改进包括研发改进、质量改进、物流改进、运营改进、成本改进。
配套厂虽然不是整个产业供应链的核心,但却是主机厂经营主体的延伸。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是主机厂,它串起了多个供应商和多个客户。同时,配套厂也完全可以把自己作为供应链的核心成员,并串起若干客户和众多供应商。在这种情况下,配套厂可能在邀约权、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客户关系等方面需要投入的成本更少了。但另一方面,配套厂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将精力、资金集中投入到“微笑曲线”的另一边。虽然市场客户的需求相对被动,但配套厂如果能够围绕着研发、围绕着质量进行深入,就有机会获得大客户主机厂的青睐。
那么配套厂究竟如何在实际中实现同主机厂商的共同发展呢?
首先,研发是配套商必须跨越和长期需要执行投入的领域。研发能力决定了企业进入新市场的能力,也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旧市场中保持优势。
虽然国内的配套厂规模小,但并不表示其研发能力也低。在研发方面,配套厂首先要做到的是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瞻性,能够保证某个配套产品领域的核心加工技术,核心产品方向、核心产品性能能够独当一面。建立和主机厂直接接口的研发机制是获得主机厂商订单,强化研发市场目标,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产品质量的高低、生产成本大小都是企业研发因素所决定的。产品后期的工艺改良,以及对生产技术的改良只能降低已经量产的产品成本,而不可能实现变革性的突破。
研发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管理。第一,注重同主机厂协作开发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开发周期控制过程、定期样品成样率,以及一次性研发成功率。第二,保证在和主机厂进行研发项目认证时,能够一次性地通过研发认证。
其次,质量有保证是配套厂进行经营的根本。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把控需要扩大到采购的过程规范,细节把控,将质量的控制细化,人人负责质量过程,将工作扩展到帮助主机厂把控现场材料质量,实时处理质量等问题。
配套厂还应做到提供给主机厂零缺陷的产品,直接介入客户部件的有效维护,针对最终客户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厂商还需负责由供应商自身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的价格赔偿,及时向主机厂详尽地报告质量状况,这包括整个企业的内部废品率及各个环节废品率的状况。
再次,提高物流能力。配套厂需要在准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交出具有完好包装、使用正规原材料的合格产品;并且,它们还需与主机厂的生产需求节拍相一致,努力做到配送到门。此外,提高配套自身的物流标注,也能够将驻场管理库存主动、有效地管理起来,起到降低库存的目的。
第四,运营改进。在精益制造大行其道的今天,客户的需求变动、个性要求对厂家提出了重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挑战,配套厂要有能够在短小精悍的企业内进行精益的生产作业的能力。此外,在人员上,配套厂需要主动向主机厂靠拢,加入到主机厂培训体系中去,接受主机厂培训,以主机厂为师。通过贴近主机厂的管理风格、思路,配套厂可以建立自身的管理架构、生产组织以及物流体系。
第五,降低成本。成本是研发、质量、运营等环节运作的综合产物。在产品生产流程以及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配套厂都要考虑成本控制的问题,并将控制方法制度化,这样才能容易地应对市场带来的价格压力。主机厂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配件厂需要参与前期策划,并综合考虑模具、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如何达到最优成本。在生产方面,精益生产管理的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库存,优化工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汽车行业有一个规则,即配套厂应当向主机厂商公开产品的成本结构,并分析清楚构成成本的全部因素。主机厂会和配套厂共同寻求在新产品设计或制造之前降低成本。另外,配套厂完全可以在此层面上,适当开放一定的成本信息,从紧密合作角度出发,放弃短期的利益,获取与主机厂长期的合作利益。总的来说,在成本方面,国内企业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生产效率较低而带来的高成本则成为国内配套厂的最大劣势。
信息化支撑
内功练好了,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自身的能力自信、主动、公开地展现出来。配合主机厂可以通过与客户协同的方式来进行,将管理过程要素直接和主机厂关联起来,形成和主机厂的协作。
总的来说,配套厂的发展关键要依靠可靠的质量、完善的过程控制、环环相扣的无缺陷制造过程。优秀的开发团队能够配合主机厂快速地开发新产品并实现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优秀的服务管理。另外,企业还需要通过应用软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落实到具体的企业运作过程中,企业便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客户投诉、客户订单执行进度与质量状况、MES系统工序加工情况、客户在线评审供应商流程等业务信息全部或者部分地发送给客户,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