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雁
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再加上2007年尚有70~80万的大学生未能就业,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600万人。因此,2008年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数量创历史新高。“太多的大学生要找工作,要想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小刘说,他和他的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他们一边关注人才需求动向,一边寻找合适的职业教育为自己再次充电,将就业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
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2008年上半年遭受冰雪灾害、特大地震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全国就业总体情况与上一年同期基本持平。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之前,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率每年约为7%,而预计职位需求增长率每年不超过5%,供需不平衡还将扩大。
国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最近针对28所高校的700多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7.4%的大学生表示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成了大学生最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为顺利就业,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降低收入期望值,每月1000元的工作也能接受。
职业教育受关注
为增加就业竞争力,很多大学生选择先参加职业培训再就业,“因为企业招人不是只看你在大学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你的动手能力,而后者可能比前者更重要。”毕业生小刘说,与其到处碰壁找工作,不如蓄积能力后再找工作。IT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项目经理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室内设计师培训……丰富的职业教育跃入大学生的眼帘。他们积极吸收各类专业知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
“还有一件高兴的事,就是和我们一起学习的人形形色色,有的已经在该行业有一定基础,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位选择室内设计的大学生说,她在培训班认识了一位在装修公司就职的学员,那位同学经常给她讲一些关于装修市场的动态信息。同时,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已经“传染”给了“准大学生”们。高职院校也逐渐得到了高三学子及其家长的青睐。有位家长说,经过家庭会议的协商,他的儿子今年放弃三本而专攻高职。“有市场的专业才会吃香,用人单位对于文凭好像越来越不看重了,重要的是你能胜任工作、出色工作。我很高兴我的儿子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去盲目追求学历。”
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一方面,我国存在大量的技能人才缺口,高级蓝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却难找工作,不少人似乎毕业即失业,在家“啃老”,造成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无谓增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直接,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让学生熟悉行业、融入行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人职前的选择。
专家认为,大学生关注职业教育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积极进行职业规划,在求学时期就为自己的职业目标而主动充实自己,一定会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同时,要注重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通过社会实践、实习、职业培训等方式,积累实际动手经验,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