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潮头立 红旗岭上歌`

2009-04-14 10:18刘立明刘丽艳
活力 2009年23期
关键词:红旗农场

张 觅 刘立明 刘丽艳

2009年9月末,是记者在两个月前就计划去省内一座著名的五花山采风的日子。秋色美景,无论是专业摄影家还是摄影发烧友,都有想身临其境去拍摄的渴望。然而时间紧赶慢赶,却与约好去红旗岭农场采访的时间赶在了一起。

采风可以明年再去,采访却应雷打不动。于是,记者在9月29日乘车赶往红旗岭农场。

十年没去采访了,来之前,记者从多家媒体上看到了对红旗岭农场近几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地形呈脸盆状,从建场就与“涝”斗,而今,他们如何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记者望着窗外的景色。沉思着,想像着。

当大客车快行驶到红旗岭农场时,记者突然眼前一亮,蓦地看到一座靓丽小城像从天上落下来似的,而环抱着这座小城的群山,正是记者梦里寻他千百度的“五花山”!柔美多姿,层林尽染,城在山中,与金黄色的稻海、蜿蜒曲折的挠力河、大湿地交相辉映,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充满灵性,雄浑大气。

客车很快驶进了红旗岭农场场部,记者不能不惊叹了,红旗岭农场昔日的场容场貌一点也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折不扣的崭新的现代化的美丽山城。

一切都变化了,变得令人激动,让人感动。记者放下行囊,再也按捺不住用镜头定格眼前风景的冲动,执意马上就去拍照。农场宣传部长刘立明、电视局长岳卫星和文体局长焦新秋拗不过我,只好也背起相机。一同驱车前往。

下午的阳光正好把现代的、古典的、造型独特的别墅、商住楼、办公楼以及绿化带等收进镜头,我们拾阶而上,直奔北山公园。

一路上处处是景,置身于何止是“五花山”的彩山,记者l心里那个美啊!清新的空气沁人心睥,满目美景触手可及,快门一个劲地咔嚓,真实的景色不仅收进相机,更收进记者l心底。登上七层红塔,山、水、城尽收眼底,恰似天上明珠散落于青山绿海。

农场宣传部长刘立明充满激情地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农场旅游观光产业就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带来l 000余万元的收益。今年8月29日,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陪同栗战书省长来我场。站在红塔上,对我场小城镇建设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原总局党委副书记邓灿10多年没来红旗岭了,今年秋季来场看到红旗岭的变化,非常感慨,欣然为农场提字:“风展红旗如画”、“风景这边独好”。

红旗岭农场的开发建设史不长。才仅仅51个年头,正式建场,成为一个独立的建制单位才41年。但这里的开发建设史却是一部坎坷的奋进史、无畏的奉献史、光荣的战斗史,是一部英雄的交响诗。

在共和国的版图上,红旗岭的地标最早是出现在军事地图上,直到1974年,才登上黑龙江省的版图,取代了原来的黑瞎子沟。

这名字,是这里的垦荒人起的。他们高举着红旗在这片土地上开发、建设、发展,更希望这面红旗越来越鲜艳、这里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发展,为共和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敬可爱的红旗岭人,没有辜负铿锵的誓言,而今,他们实现了美好的希望。弹指间,这里已变了模样。置身其间,恍如梦幻中的仙境:

可歌可泣的红旗岭人,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着喜悦,抗击着挫折与艰难,流血、流汗、流泪,默默地耕耘着这一方水土,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一、开天辟地拓荒路

红旗岭农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32。57′12″~133°25′21″,北纬46°42′55″~47°01′15″,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西北麓的三江平原腹地,饶河县西部和宝清县东部接壤处。东与饶河县五林洞相邻,南以越岭河与宝清县境内的八五三农场为界,西隔挠力河与富锦市境内建三江分局所辖大兴农场相望,北与饶河县西丰相连。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33公里,总辖面积422.5平方公里。境内有挠力河、七里沁河、越岭河、大牙克河等,其中七里沁河就在红旗岭和东风岭脚下,由东南流向西北,横贯全场,注入挠力河。挠力河、七里沁河流域泡沼众多,其中最大的五星湖占地达2077亩。

上个世纪的1958年。八五三农场按上级命令,在宝清、饶河两县交界处开发建设了五分场,其组成人员就是1958年十万转业大军中的670名官兵,同原有的55名老铁道兵一起,正式创建了八五l二农场五分场。

这700多人中,除原有的老铁道兵外,来自全军各军兵种、院校等12个单位,几乎涉及了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所有军兵种和公安部人。他们能战斗,敢胜利,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英雄气概。

最先开进荒原的老铁道兵当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他人员分别来自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济南军区后勤、武汉空司、张家口通讯学院、南海舰队、沈阳八航校、北京空军、洛阳坦克预校、江西空军第四速成学校、上海公安第一和第二学校,方位东、西、南、北、中;成份海、陆、空、通讯、坦克、公安、院校。

这是一支神奇的队伍,汇聚北大荒这方神奇的土地上:

这是一支神勇的队伍,必将创造出更多的神奇和奇迹。

果不其然,1958年开发当年,这些英勇的复转官兵们就用几乎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开荒播种了20410亩大豆,总产22万公斤,打鱼队还捕鱼25万公斤。

后来,八五三农场又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师二十一团五营。1968年10月,二十团、二十一团各抽调了1000人,和三十团、三十二团各抽调的50名拖拉机手,开赴抚远三角洲,组建了向阳团,后改称兵团六师五十八团。

1969年11月11日,根据战略形势需要,六师五十八团移师红旗岭地区,三师二十一团五营划归五十八团,合并后仍称五十八团,但划归兵团三师建制。再后来,1977年3月,兵团建制撤销,恢复农场体制,五十八团才成了今天响当当的红旗岭农场,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

不难看出,红旗岭农场的发展变迁是和国家的整体形势密切相关的,和共和国的命运一样,动荡、坎坷、曲折,既有成功、胜利的欢愉,也有挫折、失败的苦恼。然而,红旗岭人是有钢铁信念的战斗者、奉献者、牺牲者,愈挫愈奋,反激荡起红旗岭人战斗的意志;愈败愈坚,反昂扬起红旗岭人必胜的雄心。

到1969年,红旗岭农场的前身,八五三农场五分场已建立了6个农业生产队,开垦了71500亩耕地,兴修了3条排干渠、6条支渠,完成土石方6.2万立方米。分场还建设了粮食、白酒、酱酒等生产单位,并有了学校、卫生所、商店、储蓄所、邮电支局、派出所等社会服务机构,俨然形成了一个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新兴集镇。亘古荒原上,出现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组织基础细胞,随着共和国的脉搏共同跳动,喜着祖国母亲的喜、忧着祖国母亲的忧,默默地却又坚实有力地为祖国母

亲跳动着。到当年的11月份,与六师五十八团合并,组建三师五十八团后,农业生产连队已扩大到20个。

红旗岭农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可耕地在挠力河、七星沁河、越岭河沿岸,地势平坦低洼,平均海拔高度在52.2~68米之间,年降水量584.5毫米。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外水内涝,严重制约着生产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连续3年涝灾,使部分地势低洼的生产连队减少耕地35%,许多住宅区都被洪水淹没了。

为了生存发展,五十六团经实地勘察、详细规划、全员上阵,打响了同洪涝灾害争高下的战役。1973年到1976年,先后组织了15次水利大会战,最大一次会战,出动劳动力近4000人。当时,施工地段大多在沿河荒野,海拔高度低,大部分处于淹没线以下,常年积水,还有数公里长的地段,是无法取土的漂垡甸和草甸塘。天气恶劣、条件艰苦、机械力量差,主要靠人拉肩扛、铁锹铁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在荒原草甸上安营扎寨,露宿风餐,不怕风雨寒冷,不怕水深泥黏,在河边筑堤,在堤内挖沟,先后筑起了挠力河、七里沁河、越岭河、大牙克河4条2~4米高共152公里的防洪大堤,兴修排干渠3条、支沟6条、斗沟56条,还有截流沟2条70公里。这一工程完成土方量3000万立方米,新开垦土地面积14万余亩,致使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河水倒灌得到了治理。到夏秋时节,堤外汪洋一片、堤内麦浪滚滚:堤外张网捕鱼、堤内喜庆丰收。好一派北国江南鱼米乡的动人景色。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红旗岭农场的耕地面积已达到了20多万亩。

一分耕耘、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一分喜悦。红旗岭人体味得最深。他们珍惜这一分耕耘的辛苦、一分汗水的沉重,一分收获的欣畅、一分喜悦的甘甜。

二、征途坎坷百战多

翻开红旗岭农场的场志,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图表、一张张照片,让人感叹,令人震撼,非自然因素对农场建设发展的冲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至今仍对老一辈红旗岭人记忆犹新,单说说农场的主业——农业生产吧。

1958年,红旗岭农场当年开发,当年播种,当年收获,这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可当时实行的是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扩大、边积累的“五边”方针,任务繁重、百业待兴,粮豆作物只能播在刚翻过来的草垡片上。耕作极其粗放,播完种之后,人们又要完成紧张的基建等其它工作任务,根本没有田间管理措施,当年的粮豆亩产仅10,5公斤左右。到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仍时好时坏,亩产不高,总产不稳。耕地面积也时多时少,多时十几万亩,少时9.5万亩;亩产最高时250斤以上,最低时刚过百斤:总产量在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同比反而下降,尤其是1973年,同比总产减少了2000多吨。

1980年,红旗岭农场耕地面积突破25万亩,亩产曾连续两年突破300斤,总产曾达到过3万吨以上。

1981年,是红旗岭人永远也无法忘记和忽略的一个年份。那是一个惨痛的年份。

当年,小麦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测亩产在300斤以上。可是,已成定局的丰收,霎那间被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无情的打击着红旗岭人丰收的希望,135000亩小麦只实收87000亩,亩产仅83.3斤;88 000亩大豆明水绝产28000亩,亩产仅58.9斤;23 000亩玉米也因洪灾绝产了9000亩。亩产只剩180.4斤。那一年,粮豆作物亩产84斤,总产下降到1万吨,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这一年的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第二年的农业生产,麦播推迟,玉米播种受阻。偏又遇上了夏旱,小麦亩产仅80.6斤,玉米亩产也仅有154.1斤。好在当时的场领导基于天时地利,及时调整了种植结构,果断压缩了小麦、玉米两大主导作物,播种大豆面积14万亩,获得了亩产254.3斤的好收成。这一年的粮豆总产达到了2万多吨。

红旗岭农场海拔低,境内河流密布,水患严重,曾有人形容红旗岭人是“在脸盆里种地”。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使红旗岭农场领导充分认识到,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以稻治涝”是条根本出路。

然而,在红旗岭农场试种水稻谈何容易,就更不敢设想发展水稻了。

早在1958年,还是八五三农场五分场时,三队就种植了6000亩水稻,可到秋天连种子都没收回来,种水稻失败了。

到了1971年。已是兵团三师五十八团了,九连又种植水稻1000亩,由于不懂管理,亩产仅68斤。种水稻的积极性又一次受挫,这一下又沉寂到了1980年。

1981年,红旗岭农场再次开始种水稻,十几年间,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在150亩到一两千亩之间徘徊,其生产工艺、品质产量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1995年底。水稻种植才真正提上了农业开发的重要日程,农场成立了水稻办,做了大量的前期发动、准备工作。到1996年,结合农场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水稻种植面积19995亩,亩产也达到了800斤。到如今。红旗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多,年仅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大米就达13万吨。

在这里,记者只告诉了大家一个结果和简单的过程,没有记述过程中的曲折,更没有描写曲折中的细节。然而,从这艰涩的结果和曲折的过程中。不难体会红旗岭人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不难品味红旗岭人的苦辣酸甜。

红旗岭农场的主业——农业生产遭遇了艰难的历程,畜牧业、工业、城建、三产等其它各个行业更是举步维艰。然而,这个以在这片亘古荒原上,插上了一面红旗就建起的居民点而得名的农场,仅仅经过了51年的奋斗,就建成了一座“美丽山城、绿色稻乡”,有“好景一片日边来”的“青山绿海一明珠”。红旗岭人一路走来流了多少血、洒了多少汗,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走过了多少坎坷曲折——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农场,为何有这样骄人的成绩?正如现任场长葛怀安所言:“是红旗岭农场的开发建设,把大家团聚在一起,造就了一个有坚韧不拔毅力、充满激情活力、有智慧有胆识的集体,练就了各方面高素质和热情勇敢、勇于开拓的建设者和改革者,是他们成就了红旗岭农场的辉煌事业。”

三、改革插上腾飞翼

红旗岭农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应该说是始于1984年,这一年,红旗岭农场制定了《关于试办家庭农场的方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并在当时的四队、十三队、十八队进行了试点。到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工作就全面铺开,21个生产队兴办家庭农场1 160个。农场还陆续出台了《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暂行规定》、《关于稳定、完善、提高家庭农场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完善农业承包制度的通知》、《1993年农业改革

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不断推进改革进程,不断完善经营体制,到2005年,农场的27.5万亩耕地,就全部出租给家庭农场和农户。

在加紧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同时,红旗岭农场进一步加快了农机管理体制、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物资供应、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相应的,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农场管理机构、基层管理机构改革也相继展开。

改革使农场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种植业结构得以调整,大力发展水田,提高了抵御洪涝和其它自然灾害的能力。水利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大部分荒地、水面得到合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能力和经济效益:

改革使全场工业实行了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商业、运输业、建筑业实行了产权转让,由公有制改为私有制,100%成为由个人投资、工商注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改革改变了职工住房、医疗卫生、伤病养老全部由国家、企业大包大揽的局面。职工住房经两次转让,由福利分房逐步过渡到自建、白购、自用的完全商品化的阶段:职工养老基金纳入到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一收缴、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的运行机制;职工医疗制度也由劳保医疗逐步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体制,并随之建立了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一个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

改革使农场实现了公司制改造、机关精简、生产队职能转变,管理机构实现了小机关大服务的格局,按照省级授权、部门派出、系统管理、内部分开的原则,真正做到了政企分开、政社分开;

改革打破了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的界限,打破了铁饭碗,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和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工资制度:

改革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考核。竞争上岗。提高了在岗、录用干部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各级干部的积极性。

改革焕发出红旗岭农场蓬勃的活力,红旗岭人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克服重重困难,坚定地把改革大业推向前进。虽然一路上也是磕磕绊绊、沟沟坎坎,但红旗岭人的意志从来没有动摇,红旗岭农场的开发建设大业正一步步走向坦途。

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红旗岭人也打开了红旗岭农场的新纪元。

四、盛世华年岭上歌

红旗岭人有一种精神——不朽的北大荒精神:红旗岭人有一个信念——百折千回勇向前:红旗岭人有一股劲——不到长城誓不休。红旗岭人就是凭着这种精神、这个信念、这股劲,浓墨重彩地描画着红旗岭的山山水水,把优美的诗句写遍了红旗岭的绿水蓝天。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改革发展为动力。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体,以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科技进步为依据,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

正确的思路,英明的领导,万众的努力,红旗岭农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从新世纪开始到2005年,短短的五年里,红旗岭农场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十五”期间。农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5亿元。粮豆总产12万吨。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一场一品,全程机械化,红色种子。航化作业,一串串时尚的新名词,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现代化气息:

九家米厂,十条生产线,七万吨年加工量,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加工增值:

现代化畜牧小区,膘肥体壮的肉牛。洁白如云的绒羊,让我们欣赏到半壁江山的美好:

三万四千平方米楼房面积。三万平方米水泥路面,壮观的广场。美丽的草坪,先进的给水供热网络。高标准的管理措施,让我们看到了新农村小城镇的雏形:

在新农村建设奏响新乐章的今天,红旗岭人迸发出了无比的热情:

流金的岁月永不褪色

火红的年代催人奋进

……

这是2005年《魅力北大荒·走进红旗岭》专场上的配乐诗朗诵,诗的最后是这样两句:“每一刻的时光,因为红旗岭人的真诚而永恒:每一天的时光,因为红旗岭人的努力而灿烂。”不得不为红旗岭人骄傲和自豪,不得不为红旗岭人惊奇赞叹:敢于同时光赛跑的人才能让时光永恒,不断做出奉献而取得成绩的人才能让时光灿烂,红旗岭人做到了,特别是以场长葛怀安、党委书记张晶华为首的新班子组建之后,红旗岭农场更是一年一大步,一年一个新台阶。

2005年以来,农场的决策者们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农场新的增长点,通过小城镇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人员来场定居、创业,提升土地价值,做强做大旅游业,从而实现了小城镇建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实施中,他们按照“科学规划、现代设计、多元投资、场民共建”的指导思想,坚持开场门、市场运行、招商引资、借力发展的建设思路,借助红旗岭农场特殊的环境优势,积极打造城在山中、楼在树中、人在园中的生态园林格局,建设园林、旅游、卫生、文化新型城镇,,本着“绿色生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体现特色”的原则,精心规划了办公、商业、工业、教育、休闲娱乐五大园区,从而形成农场小城镇“东城、两园、南湖、北塔”的独特园林景观建设格局。新修水泥路91.25公里,农场场部主次干道、作业站水泥路全部贯通,场部新栽绿化树21.7万株,新种草坪3万平方米,新建北山公园一处、文化健身广场1万平方米。场部7万平方米绿地建设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宅间、路旁空闲地及零星隙地。分区分片规划;绿化树栽种则依托山势,沿山、沿路而行。3年问,红旗岭农场共建设职工住宅7万平方米,实现城镇队口率60%,场部职工住楼房的比例达到53%。如今。走进红旗岭农场场部,依山而建的各式两层别墅式新型住宅和楼房林立,绿树成荫,水泥路面遍布场区各个街道,教学楼、学生公寓在垦区中首屈一指,办公大楼、职工俱乐部、医院大楼设施齐全;东城西园、南湖北塔的建设布局已基本形成,半城楼房半城树的生态园林旅游城镇建设已粗具规模。春夏秋季,文化休闲广场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远远望去,红旗岭如一块镶嵌在碧玉中的红宝石,闪烁着秀美山城的迷人光彩。

管理区城镇化拓展了城镇建设的外延。红旗岭农场第一管理区从打造“三清一绿”(清洁庭院、清洁村庄、清洁街道、绿色城堡)家园,提升城镇形象;实施“一建三改”(建集中供热现代新型住宅、改厕、改圈、改厨),开展“后院革命”;建设“两场五网”(高标准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粮食晾晒存储场,以及提升现代生活水平的热网、电网、水网、宽带网、有线电视网),创造崭新生活人手,2008年新建标准住宅14户,维修改造原有住房83户,新建统一标准彩钢仓房13栋,宅门前

统一铺装了彩砖,新建了集中供热、污水提升站各一座,新建占地1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一处,修缮了晒场库房、化验室、警卫室,还新铺通信电缆900延长米。进户电缆100对,新铺有线电视线路、互联网宽带2 840延长米,改造电力线路3000延长米,新铺自来水管道2200延长米、供热管道1750米、排水管线1760延长米,硬化管理区内道路8条,配套中心路两侧石砌排水沟1250延长米,安装路灯20盏,管理区内新栽绿化大苗1万株、小苗2.7万株、绿篱1万延长米,新建绿地8000平方米……过去杂乱不堪、人畜混居的小山村,如今被打造成了北方边陲“第一村”,实现了干部群众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山鸡”变“凤凰”的巨变。现代生态家园建设给干部群众带来了思想上的“革新”和行为上的“求变”,粪土乱堆、柴草乱放、畜禽乱跑、封建迷信、赌博等这些“痼疾”被“三清一绿”、“一建三改”、“两场五网”的春风涤荡得了无踪迹,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秀美风景随处可见。步行在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红旗岭农场第一管理区的乡间“小路”上,远远望去,红瓦、彩墙、牌楼、雕塑掩映于鲜花绿树丛中,宽敞的水泥街道通向一户户农家小院,崭新的红瓦白墙住宅与统一标准的蓝瓦白墙彩钢仓房交相辉映。门前铺装着彩砖,门前的空地上绿篱成行。花草飘香,院里干净整洁,偶闻鸡鸣牛啤而不见其影。这里既保留了原有的乡土气息,又融入了服务功能和设施齐全的现代建筑风格,已成为垦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到了每年的8月,阳光将红旗岭农场高高的红塔山下22万亩水稻映得格外碧绿,从山里林中流出的清澈见底的挠力河、越岭河、七里沁河、大牙克河河水,沿3条5万延长米的灌渠按照红旗岭人的意愿静静地流淌在田间。而驯服她们原本需要1亿元的投资,红旗岭人神话般地仅用了3000万元。

“以稻治涝”是农场惟一的出路。这里尽管地势低洼,地下水资源却十分匮乏。上世纪末,曾有专家测算:“红旗岭农场只能种植水稻3~4万亩,如果大面积‘旱改水,就必须实施河水灌溉,而建设灌渠需要资金I亿元。”

然而,聪慧、勤劳的红旗岭人用5年时间,仅用自筹的3000万元,先后自行设计改造了2万延长米的红旗灌渠,在红岩、小梨树、第十五作业站、第十六作业站等地建起了三级提水站。充分利用境内的河水,使农场的水田种植面积猛增到现在的22万亩,打造了引渠灌溉22万亩水田的水利建设“神话”,将过去给企业、职工不断带来灾害的“洗脸盆”改造成不断生财的“聚宝盆”。

水稻种植紧紧围绕“三化一管”,即生产全程机械化、品质优质化、旱育壮苗模式化、本田叶龄诊断管理模式,实施旱育壮苗技术12项,统一供种、统一浸种、统一包衣、秸秆还田、飞机航化作业、深松免耕等已成常规技术,水稻平均亩产600公斤。

2007年,红旗岭农场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国际质量、环境双体系认证,实现了管理与国际接轨。如今的红旗岭农场已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畅通,桥涵配套齐全的生态农业体系;水旱田生产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带”和高产高效科技园区,一片农田就是一处风景。标准化作业、现代化管理,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为农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每一块示范田、示范带、高产攻关示范区都成了科技人员的舞台、良种良法和先进技术的展台、职工群众学用新技术的实习台,成为农场发展特色、高产、高效农业,实现倍增计划和跨越发展的田间课堂。

经过三代人的开发建设,农场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63.6万亩,拥有耕地27.5万亩、森林13万亩、湿地16万亩及大片宜牧草原、优质水域的一个以经营农业、加工业、畜牧业为主的综合大型国有农场。

2009年,红旗岭农场依靠科技措施、高标准作业和田间标准化管理、水田新型农机具更新、高产攻关创建和示范带动作用,战胜了早春的低温、5月份的干旱、6月份的多雨和7月份的强暴雨(24小时降雨量达120毫米),在气候条件恶劣、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农业经济仍保持了较好水平。实现农业产值2.76亿元,直接从事种植业人员人均收入达27500元。

投人造林绿化资金267万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230亩,栽植各类苗木50万株。建设了5个绿色城堡、3条绿色通道、3条绿色风景线和一处绿色屏障。完成见缝插绿10万株,栽种绿篱17.1万株,新建苗圃基地一处,是历年投入最大、质量最高、效果最好的一年。农场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单位”、被黑龙江省林业厅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采取上级政策投资与养殖户出资相结合的方式,新建千头母猪养殖场和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各一处。目前,基础母猪存栏达600头,年内出栏肥猪10800头,辐射和带动了全场20个作业站的生猪养殖:年内新增母牛2022头,肉牛存栏7375头,实现畜牧增加值7000万元。

民营工业发展迅速,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亿元,工业增加值839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2%和17.6%,工业利润突破了1000万元。

2009年9月份,《中国农业》杂志以《岭上岭下·风展红旗如画》为题,大篇幅地着力赞美了红旗岭农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形成了“七点一线”规模生态观光旅游格局。诗一般的语言,梦幻般的风光图片,给人以无尽的暇想。

红旗岭旅游文化主打生态牌,“七点一线”的规划设计重点展示的是原始风貌,是原汁原味的北大荒自然风光。“一线”由东往西绵延数十里,“七点”是红旗渠山水风光、明月湖美景、北山公园·红塔、边陲第一村风貌、特色农业观光园、大自然湿地观赏区和五星湖风情阁游乐园。

“七点一线”构成了磅礴大气、粗旷雄浑的北国风光,其精雕细刻之处,又不失江南水乡的婀娜多姿、玲珑剔透。

红旗渠山水风光。一座气势磅礴的大牙克桥横跨于红旗渠上,桥上游50米处,一座高3.5米的橡胶坝带拦成的阻水墙,使整个牙克河上游自然形成一座小型水库。清澈透明的河水漫过阻水墙,挥洒而下,形成一道飞瀑景观。站在牙克桥上远眺,波光浩渺的河水与莽莽苍苍的大山相接,山逶迤、树婀娜,河水隐现,舟轻盈、桨微动,若行画中;

明月湖美景。明月湖公园与北山公园·红塔遥相呼应,占地243.38亩,水面96.13亩,南湖北塔,相映成趣,山水相承,各领风骚。明月湖以人文景观为重点、主要有清心阁、松鹤轩、邀月亭、茗香榭、怡苑、景观柱、休闲广场、亲水平台、假山瀑布、乾明桥等景观。主要建筑既有北方民间的乡土气息,又有苏州园林的风韵,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注重讲究

人与自然的合谐,人与环境的统一。靠山采形,傍山取势,师法自然。倘徉其间,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清幽淡雅,在不动的山上看水,“水光潋滟晴方好”,在动着的水中看山,“山色空潆雨亦奇”;

北山公园·红塔。北山公园占地130公顷,其上的红塔为红旗岭标志性建筑。红塔七层八面,高39米,是附近地区的最高点。八面来风,尽收眼底;七层载德,标秉千秋。二、三层镌刻着红旗岭的垦荒史和拓荒英雄谱,四、五、六层是农场建设、发展辉煌历程,顶层则是红旗岭远景蓝图。拾级而上,在塔峰的外廓廊前,凭栏远眺,心旷神怡。南面的小城尽收眼底,花树锦簇中,隐映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别墅,若逢雾起,自是紫气东来,小城恰似海市蜃楼、人间仙境;西眺,则是万顷良田,稻海翻浪,其间数点鲜红,是农机在田间作业,更有挠力河似水曲玉带,回环嵌缀在绿海浪问;东北乃莽莽群山,苍翠夺目,从眼前直延伸到天边,分不出哪里是地平线。在“七点一线”远景规划中,北山公园要围山放养一些鹿、狍、野猪、雪兔、飞龙鸟等几十种北方特有的野生动物供游人观赏,将其打造成一个天然野生动物园:

边陲第一村风貌。红旗岭农场第一管理区距场部15公里,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农场坚持“关注民生、建设家园、造福百姓”的指导思想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便民适用”的建设思路,既注重保留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融入了功能设施齐全、完备的现代建筑风格,成功打造了全新高标准的北国边陲第一村。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现代的农家旅馆、特色的乡野餐饮,更可以领略到北大荒特色、红旗岭风光的田园亲情;

特色农业观光园区。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园区以东风岭至五星湖通村公路为轴线,区内有耕地面积15.89万亩。这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土地集中连片,条田规整,是具有生产经营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沿线建有现代化粮食处理中心、高标准育秧基地、水稻电器化蒸汽催芽作业基地、现代水稻科技试验站及高产攻关田、高产创建示范田、标准良田等现代农业高科技建设项目:

大自然湿地观赏区。红旗岭挠力河湿地于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风景占地10200公顷,是东北亚候鸟重要的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经调查,有鸟类11目21科89种:鱼类8科25种:由低等到高等各类植物56科500余种。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鹳、野鸭、江鸥等,或悠闲漫步于白云蓝天之下,或忙碌筑巢于草垡之间,或嬉戏隐现于水草丛中。一声长鸣。振翅直飞入蓝天之上,悚然而下,觅食于水面轻点。恬静而淡远、空旷而幽深,蓝天和白云是它永恒的底色,野花和芳草是它不尽的生机,湖泊和溪流是它飘然的灵性。是它们构成了湿地绿色之洲的生命主题:

五星湖风情阁游乐园。五星湖是古老的天然湖,水域面积150公顷,盛产鲫鱼、鲇鱼、狗鱼等鱼类,有鹳、鹤、灰麻鸭等珍禽。风情阁建筑面积944平方米;有码头、护坡、钓鱼台;有仿木花架、仿木亭、圆亭:有景廊、甬道、停车场;还有大型采摘园,辅以亭雕、景观小品在花草树木中掩映。或划舢舨轻浮于水面、或驾摩托艇飞驰于浪间、或静心于垂钓台之上、或留连于水榭亭台之间,也可一试身手于采摘园中,用亲手采下的新蔬或亲手钓上的鲜鱼下酒。酒酣耳热之际,泡一杯香茗于廊下,真可谓抛却平生半浮华,浅排蔬果慢斟茶,轻风斜月临亭过,酡韵无语任呜蛙。此时,只有一路游下来的慵懒,只有彻底放松的闲适,只有物我两忘的超然,只有纯粹的生命的心跳和呼吸。

这就是红旗岭“七点一线”大格局旅游观光带给你的感受,也是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给予你的恩赐。

近几年来,红旗岭农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扶持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自营经济,逐步拓宽职工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在农场党委的带领下。农场工会精心组织,采取“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协会引导、规模经营、典型引路、全面服务”的战略性措施,使全场的自营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场规模发展的林下参、五味子、地栽术耳等林下经济:黑蜂、林下鸡、猪等立体生态养殖:以狐貉为主的特色养殖:烧炭、木材加工等综合开发利用已成为农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产业。

如今,烧炭、种参、养鱼、放蜂……多元化的发展引领着红旗岭职工群众步入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红旗岭农场的自营经济呈现出了“千家万户齐动手、百花齐放促倍增”的喜人景象。

红旗岭农场总面积63.6万亩,有耕地27.5万亩,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22万亩水田均为原始河水灌溉。目前红旗岭已种植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水稻10万亩,欧盟认证的有机水稻两万亩。农场已建成14条大米生产线,年加工能力15万吨。农场“五星湖”、“七尔沁”牌优质大米已销往俄罗斯和香港、澳门、内蒙古、河南、河北、陕西及沿海各大城市。

红旗岭农场现有人口1.5万,有职工3000余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红旗岭的一方水土与红旗岭的一方人已达到高度的和谐,浑然一体,密不可分。这一方人已把这一方土治理成乐土、沃土、净土:已把这座城市打造成园林城、文化城、卫生城、旅游城;这一方水土也把这一方人养育成敢于拼搏、敢于胜利,懂科学、会经营,走在时代前列的人。

几十年来,红旗岭人大气磅礴,把家园建设得的山川秀美。放眼望去,一幢幢新式高楼、一栋栋古朴别墅式的住宅,构成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城镇,在青山碧水之间彰显着现代文明,传播着与时俱进的北大荒文化;如网的沟渠、连片的林带,缠绕着几十万亩良田,大型农机具奔忙其间,蓝天碧野之间,鲜红点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似一幅大写意,象一首交响诗,标榜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2009年,农场自营经济再上台阶,自营经济总产值实现1.35亿元,纯收入可达7000万元。自营经济从业户数1500多户,3100多人,人均收入可达22580元,户均收入3.6万元。

2009年,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人均收入1.6万元,粮豆总产15.3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2.1%、10.3%、3.5%。

红旗岭的青山绿水已成为红旗岭人储蓄的GDP。红旗岭的蓝天沃土更成为红旗岭人民永恒的不动产,让红旗岭的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红旗岭人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而今,他们把目光放得更远,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更是要精雕细琢,把家园这方似诗似画的山水锦绣,描绘得更好,把红旗岭真正变成了塞北明珠!

采访时,正赶上“十一”长假,这是建国六十周年的“十一”,具有非凡的意义。10月1日早6点,红旗岭农场林业局长宋烨亲自开车,宣传部长刘立明与记者一同前往红旗岭挠力河162万亩大湿地,身临其境,领略大自然那摄人心魄的魅力。湿地保护管理站、五星湖风情阁游乐园、现代农业园区、第一管理区……恰似一幅幅和谐动人的多彩画卷。

上午10点,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赶回采观看盛世空前的大阅兵,那种喜悦与震撼是别人无法体会得到的。

此次采访,历时4天,记者采访了水务局长蒋启军、林业局长宋烨、建设局长李中秋、中学支部书记韩庆、小学校长要曙光、文体局长焦新秋等,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农场的变化,他们赞叹最多的是他们的领路人,一个和谐、向上、爱民、爱场、有魄力的好班子。

是的,记者永远也不会忘记采访场长葛怀安的情景。今年7月的特大洪涝灾害,来得迅猛,让人猝不及防。浓密的瓢泼大雨倾盆而下,人站在雨中呼吸都困难。葛场长在雨中急行,奔赴挠力河大堤,那里出现了险情。一路上的泥浆路没过膝盖,每拔出一步都相当困难,突然,他感觉左膝处别了一下,接着疼痛难忍,但他没有停下。奋力赶到险情现场,由于指挥得力,避免了一场灾难。

之后,葛场长忙于抗灾自救,耽误了腿伤,造成膝盖处积液,半月板裂碎,在哈尔滨医大院术后至今也未痊愈,10月2日,记者采访他时,葛场长还拄着双拐,“十一”长假一天没体。

不用历数他对红旗岭这方热土的深情,更不用细说他对这方热土上的人们的厚意,一切都在行动中。

记者这次采访没有见到农场党委书记张晶华,本来就繁忙的工作,在场长受伤后,很多跑外的工作就成了他份内的事,那时,他正为农场的事在外奔波。

不需要更多的言语,记者只知道他们都是人民的公仆。

“明珠正璀璨,美哉红旗岭。”记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红旗农场
红旗E-HS9
太阳,红旗
快乐农场
农场
开心农场(4)
红旗汽车:国产品牌“扛把子”能否再度崛起?
开心农场(2)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无人农场丰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