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的门前踢易拉罐玩,声音很大,吵得老人休息不好。
老人走了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元钱,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在这里玩耍,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继续在这里踢易拉罐。老人再次走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我的养老金很少,只能少给一些啦!”孩子们依然很高兴,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
孩子们不高兴了:“才给1元钱,你知不知道我们踢得多辛苦?”于是他们很快就散了。
后来,孩子们再也没来。
孩子们在为谁而玩?他们早已将注意力从游戏上面转移了,他们已经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踢易拉罐。
那么,就如这些孩子们一样,面对家长的嘱托,老师的期望,你清楚自己为谁而学习吗?
说到这里,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动机。动机就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一个人为什么去学习,是否积极地去学习,喜欢学什么,学得怎么样,都跟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人不断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无论置身何种环境,你都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你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相反,如果缺乏学习动机,你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认为学习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智力和动机。在智力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动机对学习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习动机引发积极的学习行为
求知欲望是学习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但是当求知欲望处于静止状态时,还不能导致学习活动的产生,只有当求知欲望活跃起来,成为动机时,才能引发学习行为。有一个“让猿猴学习用竹竿取食物”的试验十分有趣:当猿猴挨饿不到6个小时时,它用竹竿取食物时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常常因为其他干扰而中断动作,不能获得食物;而当它饥饿难忍的时候,它便会注意力集中,动作灵活,迅速地取到食物。这个试验说明:任何学习行为都是由学习动机引发的。
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方向
某人一心想当作家,那么他的学习活动就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阅读大量中外著作;研究写作方法和技巧;研究电影、电视作品的题材、结构、语言运用以及形象塑造;经常练笔、投稿……总之,他的一切活动都会沿着作家之路进行。
学习动机决定学习强度
当学习动机强烈时,学习强度大、热情高、干劲足;动机不强时,学习强度就小,情绪低落,容易自暴自弃。学习目标一经确定,学习动机便会成为支配学习行为的力量。当学习目标失去意义时,学习动机就会消失,学习行为也将终止。
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学习动机
比如说想当作家的那个人,如果他在练笔的过程中,有文章被发表,或者有作文被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那么他就会更加坚定当作家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如果屡遭退稿或者别的打击,那么他可能就会觉得当作家是个白日梦,甚至会放弃。
事实证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同时,他们也凭借良好的学习成绩不断刺激学习动机,使学习动机的强度得到保持,使自信心得到加强,使上进心不断被激发,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
你到底在为谁学习?是为爸妈?为老师?还是——为你自己?
如果你以前对这个问题不明确,不要紧,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请你仔细地想一想,赶快找出自己的学习动机,让你的学习变得有动力!
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