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美
和谐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能有力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养成积极、乐观、求实的心理品质,从而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压力、人生的挑战。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让他们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者成为现在主动的求知者,即由“学习的奴隶”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班主任应深入调研、适时引导,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建设和谐班集体过程中,师表要放在首位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品德基石的建立不能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有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而成的。”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对真善美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要清醒地看到,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仍缺乏客观性,有唯心的色彩。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有极大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师德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起着助推剂的作用。
班主任要真正了解为人师表的内涵,需要从细节做起,努力做学生人格的榜样、言行的表率。以具体的行动影响学生,真正践行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承诺——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和谐班风的形成。
二、通过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的共同追求,有助于构建和谐班级、开展班级管理、组织教学。而要营造出理想的教育氛围就需要有效的沟通,需要为师者用自己的情感、智慧甚至人格来开启一道道心灵之门。
首先,以情感人。美国教育家保罗韦地曾指出:“学生对老师最大的希望是对自己尊重与友善的态度。”要让学生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指点,教师就要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肯定,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与友善,努力把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积极健康的教育情绪之中,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其次,赋予幽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是教师智慧才学的显示,是师生情感的润滑剂,更是实现有效教育的法宝。在师生交往、班级管理、对待犯错的学生,遇到尴尬时,幽默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常常能把困境和窘迫转化为轻松和自然。既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师生双方的尊严,有效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
三、用理性的态度对待班里的非正式小团体
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这样很容易形成非正式小团体。对非正式小团体的教育和引导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关键性问题。
非正式小团体是自发形成的,他们有共同的意志和兴趣,不可强行拆散,一取了之。首先,要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划分类别,区分性质,分而治之;其次,对于非正式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要正确引导,循循善诱,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整个小团体的转型;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致小群体的形成。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以兴趣为核心结成积极向上的群体,学生有了维护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才能使班集体形成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潜在才能的优良环境。
四、在建设和谐班级中,班主任工作要适度
首先,慎用否定的“道德评价”。当班级生活中出现不和谐音符时,班主任要慎用“对”与“错”和当即立断学生的言行,否则会伤害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师生关系、班级和谐。当班级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有一种换位思考的心理,全面调查和了解分析事情的真相,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退一步说,就算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罪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审判”,而是用爱心和宽容去关照,用潜移默化的言行去引导。
其次,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无论是面对非正式小团体还是面对各种冲突事件,班主任都要做到有的放矢、工作适度;切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班主任只有巧于调度、精心组织,做到宽严适度、收放适度、缓急适度,班级工作才能开展得有条不紊,才能化解各种矛盾,才能形成和谐班风。
总之,班主任只有求真、务实、仁爱,处处以人为本,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将来成为真正的、社会的建设者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