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香菇营养高,口感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推崇。香菇含有18种氨基酸、多量的谷氨酸、各种糖类等,营养学家称香菇的营养价值是牛肉的4倍,把香菇誉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我地从南方引种,通过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生产的香菇具有肉厚、口感好及营养丰富等优点,667平方米效益在3万元左右。该栽培技术模式实现一次接种,秋、冬、春三季生产。
1.培养基的科学配方
培养基材料为锯末加辅助原料。其配方为:杂木屑 58%、麦麸18%、玉米20%、石膏粉2%、蔗糖1.2%、过磷酸钙0.5%、尿素0.3%,料与水的比例为1:1.25。
基质配制应注意四个问题:(1)灵活掌握调水;(2)拌料力求均匀;(3)操作速度要快;(4)杜绝杂菌污染源。在基质配好后,立即转入装袋工序。
2.装袋及灭菌
装袋:要求松紧适中、不超时限、扎牢袋口、轻取轻放、日料日清。
灭菌:培养料装袋后即为营养袋,将营养袋放在常压灭菌锅内灭菌8-10小时即可,灭菌后的营养袋及时搬进冷却室,当温度下降到28℃时,方可转入接种工序。
3.接种
接种时一要做好个人卫生,二要消毒注意安全,三要动作迅速敏捷,四要接种后及时更新空气,五要清理好残留物。
4.养菌与脱袋
料袋一经接种,便称为菌袋。将菌袋搬入日光温窒内进行养菌,在这期间应防止高温为害。菌袋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即可发满菌,发满菌的菌袋这时就需要脱袋。脱袋时机应掌握四个标准:(1)菌龄。香菇菌龄满60天(从接种日算起);(2)形态。生理成熟的菌袋,其表面菌丝起泡,呈肿瘤状凸起,占整个袋面的2/3左右;(3)色泽。菌袋内布满洁白菌丝,长势均匀旺盛,气生菌丝呈棉状,接种穴或袋壁出现红色斑点;(4)基质。用手抓菌袋有弹性感,表明已成熟、反之则说明菌丝还处于伸长期, 要待其成熟。脱袋时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下雨天或刮西北风时不能脱,气温在12-25℃时进行,并及时盖膜。
5.菌筒转色期管理
脱袋后进入菌筒转色期,一般转色需12天左右结束,再经过3-4天温差刺激,使其萌发菇蕾,若气温低时还得拖延一段时间。菌筒转色催蕾管理,我们抓好了“控温、喷水、变温、刺激”等4项关键技术。
5.1 控温
脱袋后1-4天要罩紧菇床薄膜,不必翻动,让菌丝健康生长,5天之后当菌筒表面长满洁白色的气生菌丝时,说明已复壮了,此时要揭开畦床上的罩膜进行通风,每天放风20~30分钟。
5.2喷水
经过菌丝复壮后,到7-8天菌筒分泌出黄红色水珠,此时应结合揭膜通风,连续两天给菌筒喷水。
5.3变温
菌筒转色必须结合变温管理,人为变温3天。具体作法为:白天把菇床上薄膜盖严,不作通用,使床内温度升高2-3℃,夜间12 点以后气温下降时,揭开簿膜1小时,让冷空气袭击,这样昼夜温差可达1℃以上,连续进行3-4天的温差刺激,菌筒表面就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诱发原基并分化成蕾。
5.4刺激
转色过程中除了控温,喷水、变温外,还必须进行干湿差和光晴差的刺激,即干干湿湿及明暗交替刺激,促其转色。
6.出菇期管理
菌筒经转色和温差、干湿差、光暗差的刺激,诱发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并发育长成香菇,从菇蕾到子实体成熟一般只需3-4天,气温低时需6-7天,这个时期为出菇阶段。该阶段以保湿为主,菌筒前期以喷水保湿为主,后期采用浸水与喷水相结合的方法。由于香菇为喜氧生物,出菇阶段应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菇棚光照秋季以“三阳七阴”,冬季以“五阳五阴”,春季以“四阳六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