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莹
[摘 要]近年来,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有加大的趋势,贫富差距的加大产生了不少社会和心理问题。而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应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救助贫困生中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以遏制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加大。
[关键词]政府 贫富差距 高校学生 主导作用
作者简介:蒋莹(1983-),籍贯:广西桂林,工作单位:广西区贺州学院团委。
一、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加大产生的问题分析
(一)贫困生在学校受到歧视的现象常有出现。2004年发生的马加爵谋杀同学事件正是贫困学生受到歧视所引发的。的确,同为大学里的一分子,无论是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彼此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应当互相尊重。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贫困生之间的共同语言会更多,更能互相理解,在这样的群体里也会找到一丝安慰,找到自尊。若贫困生受到富学生的欺负和歧视很容易会出现过火的行为,如打架、斗殴甚至杀人。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贫富差距在显著拉大,正在大学生中间形成了一条逐渐蔓延的裂痕。
(二)贫困学生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态度大都比较冷漠。活跃在学生组织中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 。我认为原因主要是由于贫困生能完成学业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除了日常生活外他们为了节省钱减少了和同学的交往和聚会。另一方面,进入到学生组织里,交际会变得广泛,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做基础。因此,有钱的学生更容易也更喜欢到学生组织中去,交结朋友开展社交,而贫困一点的学生自然就敬而远之。
(三)贫富差距导致贫困学生产生价值误区。贫困生进入高校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生活环境适应的问题,由于大多的高校都设立在城市当中,贫困生要适应大学的生活就要先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贫困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为了改变自己,使自己也过上和有钱学生同样的生活,有的贫困女大学生去坐台当三陪,例如最近中华网报道的女大学生坐台事件,正是大学生为了钱出卖自己身体的真实体现。有的学生热衷于传销,充当各种考试、论文写作的枪手,校园暴力增多,这些都和校园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四)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有的学生看到有钱的学生在平常生活上用好吃好穿的,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心里会有埋怨社会不公平的想法,甚至会心生嫉妒。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导致他们压抑心理的产生。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过于封闭自己,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在心理上易于产生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封闭,还有的甚至对社会持有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二、政府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中起着主导作用
为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问题,我国政府应扮演着策划人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在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出了庄严地承诺:“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我们将采取两项重大措施,一是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让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二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1]
实现贫困生资助体系制度化,是政府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中起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政府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政策、免费教育等多项制度。国家助学贷款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推开。我国政府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以来,使很多的贫困生贷款上大学,得以完成学业。从上可见,我国政府已把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看成了政府的一种责任和法定的义务,并以此作为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的公共服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和加强,政府将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中起主导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加强教育成本核算,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政府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起主导作用的又一突出表现。 “据统计,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飚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一个大学生本科4年,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普通农民家庭13.6年的纯收入。‘一人上学,全家受穷 、‘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这些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就连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也说:‘中国大学的学费是有点高!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 [2]近日,教育部有关领导提出高校的学费不能再涨的问题,国务院已下文规定在5年内高校学费不能涨价。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主导作用的措施探讨
(一)政府应规定各高校把政府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公正透明
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政策是要靠各高校来具体操作和执行的,高校如果执行不力,或出了偏差,直接影响到政府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要求高校建立贫困生档案,对贫困学生家庭状况有详细的了解,把钱真正用在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上而不是用在别的方面,提高资金使用的效能。政府还应要求高校对国家和地方政府所给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要公正透明,防止以权谋私现象的出现。并对此进行事后的检查和监督。现在有的高校以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作为发放助学贷款的依据,对此政府应督促高校加以改正,防止以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来发放贷款的弊端。以真正体现政府对贫困生的资助和关爱。
(二)政府应要求高校为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绿色通道
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开辟绿色通道,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政府应要求高校对此作出硬性的规定。这些绿色通道包括:学校对特别贫困的学生减少学杂费用,并把这种帮助贫困生的形式制度化;高校还可以定些比较人性化的政策制度,包括缓交学费、适当救助等措施,并按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抽取学费的一定比例来补助学生;如果有特别困难的学生还应该适当放宽学籍管理,他们可以先工作,筹措到学习费用后再来上学,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学校要合理安排宿舍,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在住宿方面可确定一定的优待。
(三)政府应对高校多渠道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作出具体规定
多渠道开辟学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能让贫困生在这些岗位上得到一定的资助,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样就能让贫困的学生感觉到这些工作不仅能挣钱,还能培养自己的能力,感觉到学校时刻都在关心和关注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以广西某重点高校为例,其勤工助学岗位有76个(可能会更多)包括了学校的图书馆、计算机房、语音室、学生宿舍、实验室、琴房、形体房、多功能教室等,上百名贫困生得到帮助。我认为政府应对高校开辟校内勤工俭学岗位有最低的数量要求,对勤工俭学岗位提供多的学校给予表彰。
(四)高校要加强和注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加强艰苦朴素的教育,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这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富学生来说特别重要。高校要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 的优良环境。但是学校做得再多也要贫困生自己首先要转变自己的心态,灵魂应该永远保持站姿,积极地面对人生,面对社会,树立自信,广交朋友,加强人际交往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会、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贫困生,使其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他们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学校应注意加强班级和宿舍的管理工作, 多组织点活动让同学之间多接触、多来往、多沟通,让大家认识到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活动可以让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慰籍,最终实现解决贫困生心理的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目标。
(五)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子女养成艰苦朴素的美德
注重学生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在,因大学生没有就业,他们的收入是靠家庭提供的,若家长能在金钱方面进行适当的控制,也会起到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积极作用。富有的家长应教育孩子艰苦朴素,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以配合政府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中的努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切地说是终生的教师,父母必须负起父母的责任,富有学生的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珍惜父母挣的血汗钱。怜子,爱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切不可忘记:“养不教,父之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不寒窗苦读,学习知识,提高素质,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坐吃山空。贫富不同的出身差异,并不完全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命运。贫困学生的父母要教育孩子自信、自强,不要盲目地攀比。据江西新闻报道: 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甘沟滩村50岁农民陈邦顺靠卖血供儿子上大学,为了多卖血,假造6个献血证,4年来共给儿子6.35万元。儿子虽知父母卖血供他,仍不停地来信要钱。[3]这件事,让我们心痛,更让我们悲哀。如果父母从小给孩子所灌输的就是如何享乐,这样就会使孩子有了养成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政府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体现其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作为以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在救助贫困生中扮演策划人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制度化,以遏制高校学生贫富差距问题。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N]人民日报,2007年3月18日
[2]资料来源:成都日报,教育部副部长直言大学收费是有点高[EB/OL]
[3]资料来源:江西新闻频道,社会经纬[EB/OL]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0 2/06/12/000166048,shtml:2007-1-5
[4]吴孝政,政府经济学 [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