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力昆·木沙 李延敏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史,现有22个牧业县、市、15个半农半牧县、市、287个牧业乡、183个地方国营牧场,总面积64.95万平方公里,牧区人口447.44万多人;可用天然草地面积4.75亿亩,耕地1340.2万亩,占全疆的25.98%;新疆边境线长达5400公里,大部分在牧区,33个边境县中有17个牧业县。如此的资源优势使新疆自治区畜牧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具备无限潜力。
新疆自治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07年,全区年内牲畜出栏4717万头,肉产量169.2万吨,奶产量202.3万吨,蛋产量27.37万吨,6年间(2001~2007年),分别平均年递增8.87%、12.6%、14.03%和5.36%。畜牧业产值也由2001年的134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227亿元,增长69.4%。2007年,全区农牧民人均增收来自畜牧业的贡献达到244元,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59.08%。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初步建立。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场)380多个,全区乳品加工企业52家,年加工鲜奶能力达到190万吨。北疆地区有40家,设计日加工量4711.2吨,实际日产量1171.1吨;南疆地区有12家,设计日加工量1065吨,实际日产量238吨;肉制品加工企业55家,年分割加工牛、羊120万头(只),肉产量113.38万吨,其中猪肉加工企业7家,加工生猪10万口,肉产量31.73万吨;种畜禽繁育企业达到215家,年生产种畜1.2万头(只)、禽苗7000万羽;羊毛总产89152.56吨,其中细羊毛26855.1吨、半细羊毛21874.43吨、山羊毛4199.25吨,山羊绒1265.42吨;皮张总产2627.79万张,其中牛皮191.10万张、绵羊皮2062.75万张、山羊皮374.09万张。饲料加工企业达到267家,加工能力200万吨,年生产各类饲料137万吨,其中配合饲料123.24万吨、浓缩饲料11.62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92万吨,实现总产值28.84亿元。水产品产量89101吨,居西北五省之首。初步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连基地,带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其中肉禽、乳业已较为成型,带动作用显著。
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新疆自治区乡镇企业局4000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资金中分配给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贴息资金为560万元,直补资金为250万元,分别占总额的28%和12.5%。1000万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资金中分配给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为750万元,占75%。
畜牧业产业化区域优势明显。牛奶、牛羊肉和细毛羊三大畜牧主导产品80%分布在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分别占全区总产量的81.6%、80%和76.6%。昌吉州实施大奶业战略,大力培育乳业龙头企业,全面整合奶业市场。伊犁州实施畜牧强州战略,围绕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乳业、肉类、毛绒、皮革、生物制药、禽蛋、饲料、草业8个产业,把伊犁河谷建成全疆最大、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阿勒泰、塔城和博州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以牧民定居和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畜牧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新疆自治区186家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中,畜产品加工企业占37家,约占总数的1/5。从发展规模上看,企业实力不断增强,37家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0亿元,上10亿元的企业为2家,1~10亿元的企业为12家,5000万元~1亿元的为12家,1000~5000万元的为10家。从经营成效上看,37家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48.37亿元,销售收入39.72亿元,净利润4.19亿元,上缴税金1.04亿元。从带动能力上看,37家重点龙头企业,订单带动农户51万余户,基地牲畜养殖量243.47万头。龙头企业已成为全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明显的带动作用。
畜产品市场开拓取得较大进展。2007年全区调往内地的活羊5万只、生猪8万多口;销往内地的肉类3.1万吨、奶粉1.5万吨、干酪素679吨、皮张2000万张,销售收入达15.69亿元。
外向型畜牧业发展不断加快。目前已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签订了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条款。全年共向中西亚国家出口肉类740吨、禽蛋1007吨、干酪素1159吨、肠衣2140桶、种牛280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我区在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优、严、精、高”的发展方针,在品种选择上求“优”,大力支持引进优良品种;在饲养技术上求“严”,严格执行标准化饲养管理程序,提高了管理水平;在产品加工上求“精”,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在技术改良上求“高”,推广科技含量高的先进技术,加快了技术更新步伐。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的发展,我区畜牧产业化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总体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还非常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数量少、科技含量较低、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龙头企业实力不强。
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分散,养殖小区(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低,自营基地少,基础设施不配套,基地建设滞后,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牧民签定的经济合同不规范,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誉现象普遍,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慢,各种类型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影响不大,制约了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产业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不力是畜牧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较低。
今后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
(一)区域布局
北疆要确立现代畜牧业的主导地位,围绕畜牧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健康高效环保型畜牧业。南疆要围绕林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构建农林牧相结合的复合型畜牧业。以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北疆铁路沿线地区为重点,建设优质牛羊肉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天山北坡地区(乌昌地区为核心)、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和额尔齐斯河谷为重点,建设优质乳制品产业区;以伊犁州直、塔城、博州、昌吉州为重点建设细羊毛产业带;以天山北坡、昌吉州东部、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焉耆盆地、库尔勒市至阿克苏和喀什为重点建设优质生猪产业区;以乌鲁木齐市、昌吉
州、伊犁州直、博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禽产业区和蛋禽产业区。尽快形成一批居全国领先地位的主导产业和产业区,辐射带动全区畜牧业发展。
(二)产业发展重点
1、肉制品加工业
以冷却肉、分割肉为突破口,生产方便绿色的肉制品,积极开拓和引导肉制品消费市场;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和综合开发利用;要进一步向机械化屠宰、加工与冷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通过引进技术提高肉食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畜产品出口基地,扩大畜产品出疆规模。
2、乳品加工业
重点支持乳品加工龙头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改造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努力提高乳制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对疆外重点开发以固态奶为主的新产品,对疆内重点开发以液态奶为主的新产品;进一步开拓奶源,加快发展规模化良种奶牛奶源基地,整合散养奶源,鼓励集中机械化挤奶,完善收奶冷链设施,建立标准化、优质化奶源基地。
3、毛绒加工业
在伊犁州直、塔城、博州、昌吉州、阿克苏地区、巴州重点发展细毛羊,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细羊毛生产基地;在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昌吉州、哈密地区、克州、阿勒泰地区、巴州、喀什地区和乌鲁木齐市,重点发展绒山羊。使羊毛初级加工、精纺呢绒生产和毛针织服装三大领域在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上有所突破。在昆仑山北坡和田、喀什和巴州部分县,依托地毯等产业,重点发展半粗毛羊。
4、皮革加工业
调整皮毛产品结构,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畜牧业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中高档皮毛产品;在乌鲁木齐、昌吉~带建设1~2个大型皮革交易市场,以促进皮革业的市场化发展;同时,积极利用口岸优势,进出口特色产品,延长加工产业链。
5、饲草饲料加工业
大力发展饲料工业,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发饲草料新产品,大力推广奶牛、猪禽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和牛羊育肥料。加快秸秆饲料、棉菜籽饼等非粮食饲料开发力度,支持蛋白质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监测体系建设,促进饲料生产、经营者对饲料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自检、自控、自律。加快建立现代草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推动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6、水产品加工
保护与开发利用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乌伦古湖、塞里木湖渔业资源,大力发展高白鲑、凹目白鲑和虹鳟、金鳟鱼白斑狗鱼、梭鲈、赤鲈、东方欧鳊、丁鱼岁、鲤鲫、池沼公鱼、河蟹等高附加值、绿色和有机的鱼品,发展特色渔业;池塘养殖重点发展乌昌精养高产区、伊犁增养殖区、“两湖”增养殖区三个优势产业区,以鲢、鳙、鲤、鲫等养殖为主,合理搭配草鱼,同时积极开发鲈、鲶、虾、蟹、鳖等养殖,发展名优产品养殖。利用各种宜渔水面发展综合养殖,打破单一养殖模式,扩大渔业领域,向以垂钓、旅游、餐饮、观光为主的养殖流通服务多元化方向发展。
今后畜牧业产业化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畜牧业产业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二要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三要加强项目管理和储备工作。围绕畜牧业产业化工作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储备和申报工作,积极与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接。
(二)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一要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要打造产品品牌。要利用市场手段对现有品牌进行必要的整合,以优质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狠抓优质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三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狠抓科技创新升级升档,在竞争上取胜。
(三)大力加强基地建设
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提高可持续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从源头上为畜牧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重点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
要引进资金和技术,在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方面下功夫。一是以科技为先导,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设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努力引进、研发、推广畜产品的重大关键加工技术。二是在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与加工业配套标准化程度高的特色产品示范基地,优化加工布局。三是重点培植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
(五)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畜产品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自愿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牧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六)加强培训力度
一要加快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与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农村经纪人和畜产品营销队伍,使之成长为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二要认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对全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管理,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等部门联合,重点组织实施“蓝色证书”培训和“阳光培训”等产业化培训工程。
(七)发展外向型经济
耍大力发展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家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合作为重点的外向型经济,积极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在国内外建设出口畜产品原料专用基地,重点发展清真牛羊肉等为主的创汇加工业,增加新疆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立与国内、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