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绮翠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前不久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特别撰写了一份名为“在危机中创造机遇”的研究报告,阐述了对总体经济形势、特定行业和企业类别以及在中国运营的企业的观点和看法。
相同的挑战,不同的生存机会
企业由于各自所处的行业、财务状况和竞争能力的不同,将受到不同的影响,并将逐渐分化为三类:胜利者、幸存者和失败者。对于那些负债率高、过度依赖借贷度日、没有核心竞争力、以往仅靠市场高速增长才得以维持的企业来说,将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对于那些以现金运营,没有立刻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但市场需求下滑,营收仅够维持日常开支,缺乏长期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来说,只有成功转型才能继续保持稳定的生存与发展。而对于那些财务稳健,现金充足,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强,能迅速填补由于弱势竞争者退出/倒闭而形成的市场空缺的企业来说,将通过兼并收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不仅能够勇闯难关,还可以打破并重组竞争格局,从而打造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从短期来看,在中国运营的企业应该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专注于核心业务,加强财务管理能力,避免或降低风险。从长期来看,企业要通过重新定位、重审业务战略、提高竞争力、加强管控,以及在变革管理、人才管理、IT绩效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核心能力,为未来的全球新格局做好全面准备。
宏观经济可见积极因素
从宏观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稳健。强势人民币、巨大的贸易顺差、稳健的政府财政状况、巨额外汇储备和巨大的国内市场都决定了中国能比其他国家更好地应对本次金融危机。
这些积极因素都酝酿着企业发展机会。企业应前瞻性地挖掘可能的机会,从而加强市场地位。如在国内市场进行并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竞争地位;借助资产价格下跌和购买力提升的机会进行海外市场并购;在海外竞争者忙于解决财务问题的时候,通过投资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当经济下滑时,用于优化运营,升级技术和改善管理体系的费用也很有可能相应减少,可以借机投资于这些领域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在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中覆盖的行业里寻找机会;在国内市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寻找机会;通过投资为新市场及自身行业的政策变化趋势做好准备。未来场景预测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未来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节能减排等措施的落实,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将得到优化,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
由于未来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中国企业将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对于对冲汇率和交易风险的监控需求将会增加。但同时,中国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会更加谨慎。预计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由2007年的6%增长到2020年的22%,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短期看要为最坏形势做好准备来抵御经济冲击,专注核心业务,加强财务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同时,可以趁业务拓展放缓,专注提升以往忽略的核心能力和优化内部管理,保证日后可持续增长。
长期看要积极面对产业升级与行业重整的挑战,提升竞争力和对客户的价值,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力求成为胜利者而不仅仅是幸存者。同时,要根据转变后的世界和国内局势重新定位,重审业务战略,抓住新的市场机会,了解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不断提升公司治理和管控能力,整合全球资源,为全球化和成为全球领先企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