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旻 钟 琪
[摘 要]弗络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络伊德的人格理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人格理论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人对人自身的认识,它的理论包含了很多合理成分,也包含了很多谬误。
[关键词]弗络伊德 人格理论 无意识
作者简介:郑旻(1980-),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钟琪:(1984-),广西师范大学,外国哲学。
一、弗络伊德的心理地形说和人格结构理论
弗络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在他的心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于他的心理结构理论的发展,为更好剖析弗氏的人格结构理论,先对它的心理地形说(心理结构理论)有个了解是必要的。
对于弗络伊德而言,所谓心理结构主要是就无意识和意识的关系而言。众所周知,在弗络伊德以前,心理与意识是等同的。“我们从前常以为心理的就是意识的,意识好像正是心理生活的特征。而心理学则被认为是研究意识内容的科学。”而弗络伊德则认为:意识活动只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小部分,并且只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层部分,而无意识活动处于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认为心理过程,亦即人类的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无意识的,而且主要是无意识的。要阐述心理结构首先要谈到的就是无意识理论。弗络伊德在此将心理结构看作是无意识和意识两个部分组成的,即“二部人格结构说”。意识是人在清醒状态正气情绪和思想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他明确地认为外部知觉就是意识。前意识是弗络伊德的一个创造,弗络伊德对于前意识做了如下的阐述“第一阶段的心理活动一般是无意识的……如果通过检验它就进入第二阶段,此后便属于第二系统,即我们说的Cs系统。但是,即使它已属于这一系统,也不等于明确肯定它就是‘意识的,而是具有变为‘意识的可能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才可以不受阻碍地直接变成意识的对象。从具有变成‘意识的能力这一角度考虑,我们还可以称作这一系统为‘前意识。”前意识相当于意识的贮藏室,即思考的当时未曾意识到,或暂时忘却随时可以回想起来的,前意识起到“检查员”的任务,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到意识中。
晚期,弗络伊德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人的心灵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弗络伊德受到同时代作家乔治·格罗代克的启示,和他一样采用了尼采表述人类本性中非人格、隶属自然法则之物的概念“本我”。弗络伊德认为本我即是本能,“本我”的力量表现了个别有机生命的真正目的,这种目的就在于满足其内在需要。虽然,这里所说的目的就是本能,就其实质而言,本我是人类遗传的,与生俱来的,源于肉体需要的最原始的本能,是人的这种本能需求在心理上的表示,构成了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成为人的有活动的最终原因。它处于无意识领域,是心理活动的最底层。自我附着在本我的表层,自我与本我是一个连续过程。自我是贯穿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大领域的实体。“自我是通过知觉意识的中介而为外部世界的直接影响所改变的本我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表面差异的扩大。而且,自我的任务是施加外部世界的影响于本我及其趋势上,并力图以现实原则取代在本我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在自我中,知觉起着本我中本能的作用。自我体现为理性与常识,本我则包含感情。”超我是一个与本我、自我并列的实体,这一实体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道德理想、道德规范,它的主要职责与活动是侦察、监视自身的行为,以及相关良心的形式对自身行为予以裁判,超我是后天形成的,来源于父母、教师和社会的影响和教育,超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完美。自我服从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背超我的价值观。通常情况下,自我、本我、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二、人格动力与人格适应
弗络伊德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一个人在心理上干什么取决于本能的人格部分中的配置和流动,在他看来,人格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就意味着其他系统丧失能量,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拥有,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大部分能量为本我所有,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在人格的动力系统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自我始终居于中心的位置,处理好外部世界、本我、超我的要求和需要。它一方面受伊底的鞭策,另一方面受超我的包围,第三方面受到外界的挫折。这三种要求还是同时并存,自我经常处于左支右绌,无所适从境地。弗络伊德说:“有一句谚语说,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二主,可怜的自我,日子不好过,它要服从三个严厉的主人,还要尽力调和三个主人的要求。”但事实上,三者并不总是协调,“但当自我被迫自认软弱时,便将发生焦虑,对外界有现实的焦虑,对超我而常规的焦虑,对本我的激情势力而有神经质的焦虑。”
焦虑是可以防御的。弗络伊德又认为,自我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对付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的危险,保持人格的平衡,正常情况下,自我以合理的方式消除焦虑,自我的这一功能称作自我防御机制。弗络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种: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形成、转化、退行、否认、升华。
三、弗络伊德人格理论的评述
第一,弗络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传统心理学把心理和意识等同起来,而弗络伊德认为心理应该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揭示了人的无意识和意识、非理性和理性的矛盾,阐明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由一物质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到人的社会心理和意识。这一意识的起源过程,其本身就说明了意识就是从无意识发展来的。而弗络伊德认为理性和意识只是人类精神生活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则属于无意识的,过分夸大无意识和非理性的作用,完全否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是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背道而驰。
第三,弗络伊德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人格形成的过程,以及人格的结构,显然也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人格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的视角。他对于人格作本我、自我、超我的划分和本我、超我概念的提出,对于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人格的结构及形成,对于我们进一层认识人格内部的分化及其矛盾关系,无疑是有重大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弗络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弗络伊德:《精神分析纲要》,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弗络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高觉敷:《西文近代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版
[6]弗络伊德:《性爱与文明》,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弗络伊德:《弗络伊德的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