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理论视角下的美日信息产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

2009-04-14 04:38郭天威
消费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后发优势信息产业日本

作者简介:郭天威,1977年生,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和日本的信息产业都曾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将自己的信息产业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候日本的信息产业紧追美国的步伐,甚至在半导体等几个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方面不亚于美国。但是在上个世纪最后十年的时间里,美国的信息产业出现突飞猛进的增长,并且带动整个美国国民经济实现历史上最长的一轮高质量的扩张。但是差不多在相同的时间里同处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大国日本,其信息产业却远远没有美国发达,无论是从技术,产业规模,发展速度以及对GDP的贡献率都远远落后于美国。

对于上述问题,经济学界给出了多种解释。但是,如果把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演进和系统整合的历史过程,那么任何表象条件以及单一或部分因素的孤立作用是无法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框架内说清庞大的信息产业系统出现巨大差异的问题的。但是现存的理论著作中,惯性的依赖于目前经济增长理论框架里关于生产要素相互关系的学说,大多倾向于对少数要素关系的分析,缺少对诸多要素所依存的历史背景的分析。虽然目前少数的几篇著作也论及了美日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背景问题,但是没有强调指出对影响信息产业发展的机制是脱胎于什么样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以及这一不同的背景拥有怎么迥然不同的状况。

二、后发理论主要观点

“后发优势”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二十世纪60年代,格申克龙探讨了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他指出:相对的经济落后性具有积极作用,即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爆发性”的经济增长。他之后的大量经济学家对后发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拓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后发理论体系。后发理论认为:第一、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二、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第三、后发国可以跳跃先发国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第四、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第五、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但是与此同时后发经济体也存在着所谓后发劣势。其中包括:一是在现代化的范围与速度方面,后发国必须由政府组织大规模的行动来实现这个过程,这就很可能会影响自由市场进程的健康发展。二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依赖方面,后发国往往容易首先看到先发国取得的成果,却忽略形成这些成果的因素、条件以及成果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内在关系。三是先发式现代化与后发式现代化之间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转型方面差距都很大,这容易造成比较冲动的经济举措,例如国家在某些他们认为有前途的产业或者技术方面,不惜冒着巨大风险,大量的投入资源,以期获得巨额回报。四是后发国家在利用后发优势和克服后发劣势的过程中,虽然容易取得短期的成功,却很可能陷入给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境地。

三、后发理论视角下的美日信息产业比较研究

首先,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作为高科技产业火车头的信息产业,基于其本身的特点,存在着明显有别于传统产业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第一、难以预测性,即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通常是很难比较清晰预测的,任何一个信息产业的专家或者团体都不敢断言未来几年信息产业的准确发展方向,也不敢断言具体哪种信息技术会成为主流,从而获得技术上以及市场化的巨大成功。第二、高风险性,即由于信息产业存在着难以预测性,因此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尤其是新技术、新产品的投资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事实的经验也证明,很多对信息产业的投资最终血本无归,真正盈利的反而是少数。第三、长链条性,信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其产品的研发,是需要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科学研究再到产品应用研究,最后到市场推广与应用,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信息产品的成长过程就会受到很大抑制,甚至是胎死腹中。第四、技术壁垒性,信息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中技术含量更高的部分,因此也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壁垒,也就是其他产业的资源要进入这一产业,必须跨越非常高的门槛,因此通常是非常困难的。第五、制度壁垒性,即知识产权等相关的制度限制。

美国从二战之后,始终是世界最强的经济体,引领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处于领跑地位,无疑是典型的“先发”经济体。美国从立国起,就始终信奉自由市场制度,相信经济体内的不同要素、不同参与者,不同团体以及不同产业能在自由市场这一基础框架下实现最有效的分工合作,政府的作用除非特殊时期,通常只是对自由市场制度进行完善或者说保驾护航。

美国的信息产业及其发展机制恰好脱胎于这样经济背景之下。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特征恰好满足了新时代信息产业自身的诸多特点。面对信息产业的难以预测性,美国有大量的不同层次的组织和企业在不同层面和方向在信息产业深入渗透,有效的克服了政府或者企业自身的有限理性,从而能够保证广泛的技术培养,然后现实重点技术选拔。面对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美国的金融行业以风险投资等形势有效的分散了高风险,保证了信息产业有充分的资金供给。由于信息产业发展是一个从基础研究开始的长链条,需要整个社会长期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投入资源发展信息产业,美国的自由市场制度在将近二百年的时间里为社会积累了巨额财富,培养了不同层次的人才和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得美国的信息产业链条得以运转无阻。同时,美国新时代的信息产业更利用其自身优势为其竞争者设立了强大的技术和制度壁垒,在阻止可能的模仿竞争者的同时,为创新者提供了有效保障。

日本从二战之后抓住历史机遇,快速追赶发达国家,是典型的后发经济体,已有的大量研究成果都表明,日本工业化初中期,政府组织大规模的行动,利用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营组织,模仿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而上述几点都是后发优势的不同表现形势,日本就是发挥了其后发优势,才得以赶上发达经济体的。

日本的信息产业及其发展机制也恰好是脱胎于上述的历史背景下,纵观日本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沿袭其传统经济的追赶思路,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走了一条政府主导的信息产业发展之路,虽然其中有大量的企业参与产业机制的形成,但其本质还是政府主导集中优势资源,来发展信息产业的。日本信息产业当年的辉煌也主要是政府有效的组织整个社会发挥其后发优势而取得的,但是,这一发展机制本质上存在巨大问题,这些问题与新时代信息产业发展自身的特性是相当矛盾的,有时候甚至是格格不入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难以预测性和高风险性,而日本上世纪末却偏偏冒着巨大风险在研发巨型计算机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政府的主观热情无法保障其具有准确判断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同时,日本的追赶形发展经济的模式也无法为其信息产业的创新式发展提供从底层到上层,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化的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条,从而在二十世纪末美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败下阵来。

参考文献

[1]郭辉:《美日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和对我国的启示》,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苏萱:《美日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对比分析》,《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后发优势信息产业日本
7524亿元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全球教育同质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探究
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将有诸多后发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探析——基于后发优势理论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