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莉萍
摘 要: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其意义会遭遇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生成的互动信息等因素的消损。为了完成语文课程本质意义的回归,通过深度解读文本闪烁的生活智慧,包蕴的生存之道,闪耀的生命光辉这三个视角,重建文本意义很有必要。
关键词:文本意义;消解;重建;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31-02
《简明牛津英语字典》中,对文本的表述是:“任何书写或印刷品的文字形式。”这说明文字是文本的一种呈现状态和方式。
文本是折射作者意向的载体,也是我们获取关于人类生活知识的主要源泉。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文本和探究文本,就是阅读和探究作者的意向,也表明了文本意义所具有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是由作者的精神活动和读者的认知活动所给予的。由于作者和读者共同附加意义于文本,于是导致文本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不确定性。因此,当文本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时,文本意义被确立的同时也将有所异化或消遁。于是,文本意义的消损无法回避。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建议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中小学生作为一个不成熟的阅读群体,由于自身的知识积累薄弱,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缺乏,知识能力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单一的。文本意义丰富的内涵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消损。如果不能有效帮助学生重建文本意义,那么无论是阅读过程的实施策略,还是阅读目标的实现手段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文本意义的消损
一个文本,单纯作为一部作品被欣赏时,具有无限可解读性。尤其是一个优秀的叙事类文本,不同的人去阅读,就有不同的意义认知和情感体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指文本意义的无限可解读性。但是一旦其充当教材,进入课堂作为学生的阅读对象后,文本意义在被解读过程中,文本价值中的一部分将被遗落、背离、缩略和舍弃。也就是说,原本具有的丰富意义将在某些方面发生消损。
那么,文本意义会遭遇到哪些因素的消损?
1.教学目标对文本意义的强行消损。
我们知道,任何文本都属于语文课程资源范畴,而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的文本都很经典。它们作为师生教学活动的范例,其自身丰富繁多的价值意义,必将因服从具体的学段知识目标、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而在取舍中被强行消损。于是文本意义中不属于学段目标,不凸显单元主题的那部分被舍弃是很自然的,只留下能够完成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教学目标所需的那部分意义了。这种消损是为确保阅读教学目标实现而产生的。
2.学生认知水平对文本意义的内部消损。
文本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后,会遭遇学生认知水平的消损。一个文本在作为教材时,其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文本意义必然消损。阅读是需要读者的文学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做底色的,而学生所处的地位、所受教育的水平、所拥有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气质、个性等都还不够成熟。所以,对文本的理解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广度,甚至连教学目标要求的解读都达不到。这是学生阅读能力滞后的表现。
3.课堂生成的互动信息对文本意义的外部消损。
文本意义在师生课堂互动中,会遭遇外部信息的消损。开放的课堂需要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实现有效互动。但是在这个互动体系中,教师对文本的启发性解读对学生有很强的权威性、导向性和制约性。一般而言,学生对教师信息的接受是无条件、不加质疑的。而教师被自身知识和能力局限必然使部分文本意义消损了。另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消损一部分文本意义。因为人是有从众心理的,一旦某个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个性解读获得教师认可,往往就会成为一种共性文本意义而得到肯定和通用。也就是说,来自学生个人以外的文本意义的解读信息,在得到肯定并产生影响的同时,屏蔽了学生的思维触角,使本应自我探究的文本意义消损。
二、文本意义的重建
1.文本意义重建的必要性。
文本是教育实现寄托和表达人类理想的重要途径。教育以文本为媒介引领社会进步,激励人的精神追求。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更加完美的人,更加具有人性的人,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里所提到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均衡发展,从而体现出人的高贵性和创造性。语文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最核心的载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文本意义的重建,实质是对语文课程本质意义的回归。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是其课程基本理念的需求。重拾文本意义的丰富内涵,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再是一种文本表层意义的简单还原,而是一种基于思考方法和生活智慧的多元深加工。也是对生活和理想追求的一种期待、向往和开拓。这是一种多元阅读。从这个意义上讲,完成文本意义消损后的重建,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2.文本意义的重建途径。
就阅读而言,其本质是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是没有终极、圆满结论的。文本是有多重身份的。同一部文本作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读内涵和方式。同一个学生,不同时期对同一部文本作品也有不同解读所得。所以,深度阅读不失为解决文本意义的重建的一个有效途径。
什么是深度阅读?就是深入文本的背后,对文字、对作者、对事件深剖析、深解读、深认知,深度挖掘文本背后潜藏的内容,力求阅读成为一种精神对话和心灵之旅。深度阅读应当凭借三个视角来完成,即生活智慧、生存方式、生命质量。
第一,深度解读文本闪烁的生活智慧。
生活智慧无处不在,我们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它的眼睛。中小学教材的很多文章都闪耀着生活的智慧,这些启智、励志的文本意义,有些是文本的主题思想,有些则深藏于文本中,不着痕迹,最易被忽略,因而也最应被深度解读。比如《懒惰的智慧》,题目虽然奇妙而另类,但很明显是讲生活的智慧。对此深度解读应该深在哪里?懒惰激励发明,肢体要得到解放,必然付出思维代价。身体不想付出劳动,头脑就要为其寻找捷径。深度解读的核心不仅只在寻找生活省时省力的捷径,更在于寻找认可生活智慧的多元视角。
第二,深度解读文本中包蕴的生存之道。
适应生存是所有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在走进社会之前,学生必须首先理解和接受社会规则。这些规则,即生存之道往往是以范例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比如《挑山工》一文,心无旁骛奔向目标,这是文本作为教材的主题,如果进行深度解读,则可以从中获得这样的启示:如果不能改变处境,就必须要适应这种处境,不仅在思想上认可和接受,还要在身体上承担和适应。挑山工选择了这种艰辛的生存方式,姑且不论选择的理由是什么,那么他们就须在这种选择中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身体又矮又结实,适应这种劳动;心里也很坦然而愉快,没有在与旁人的对比中感叹生活的不公平。生存是残酷的,所以要想获得最优化的生存环境,就必须首先拥有选择的能力。
第三,深度解读文本中闪耀的生命光辉。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它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在这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有甜有苦,有泪有笑。生命里有阳光,也有风雨。所以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使其闪耀出最动人的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掘和感悟的。比如《二泉映月》一文,记述了民间音乐家创作这首名曲的艰辛历程,也浓缩了阿炳多舛的命运,苦难的一生。但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是美丽的,不容亵渎,也不容忽视。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解读,不仅是对阿炳的崇敬,对生命的敬仰,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因为学生今后的生活道路漫长,可能会遇到不可预知的痛苦,这样的解读无疑是有益的。
总之,对于文本,读者的地位和作用与作者相当,二者均为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在读者的具体化的阅读过程中,文本意义的消损和重建必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责任编辑 王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