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鲁平 温桂生
于都,当年中央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也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它地处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素有“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和赣州河东“六县之母”之称。自西晋“五胡乱华”时起,一批批陆续南迁的汉人辗转进入于都等地,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文明,更与当地土著畲族人相濡以沫,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而于都客家唢呐音乐便是这浩如烟海的传统民间音乐宝库的一朵奇葩。
于都唢呐的历史悠久,别树一帜。据于都县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盛行于民间,真所谓“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其声音激昂嘹亮,鼓板分明,旋律委婉幽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早期的唢呐称“平调吹打”,杆长二尺,音域窄,表现力差,吹起来很费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逐渐改为七寸。当地唢呐手有这样一首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于都唢呐有木管、铜管、铝管与锡管之分,木管音色柔和,铜管音色明亮,锡管与铝管共有铜管与木管合有的音色特点,应用较广。于都唢呐又分“大、中、小、辣子”四种。大唢呐粗犷、气派,一般用于演奏的大场面。而一种细而长的“辣子”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所以只作点缀及伴奏作用。用得最多的还是中、小唢呐,中唢呐高亢、激昂,小唢呐欢快含蓄,这两种唢呐用途甚广。于都唢呐不仅品种多样而且还吸收了各种乐器来丰富自己。如有的曲牌就增加了二胡、笛子、扁鼓、小钹、马锣等。吹奏时的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于都唢呐的吹奏形式有齐奏、对奏、独奏、吹打并重等。由于乐曲的表现需要偶尔表现鼓技的精彩部分,所以吹打的节奏时长时短,演奏时可以边走边吹,也可以坐吹。举动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等重要条件限制。比如,《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很适合路吹打。而坐吹常有“十堂花”、“扬州调”等曲牌。在坐吹中发展了对吹这典型的形式。比如《公婆吹》,即二支唢呐演奏。一支公吹(高音吹奏),一支婆吹(低音吹奏),四件打击乐器(小鼓、大钹、小锣、铜锣伴奏。它们高低音演奏风格独特,曲调激昂优美,旋律婉转粗犷,低音浑厚雄壮,表现力强,实用性强,穿透力强,能渲染出各种不同的气氛,是一门不可多得的助兴吹奏形式。
于都唢呐吹奏灵活巧妙,技法丰富多样,有单吐、花舌、指花、气顶音及滑音、抹音、垫音、打音、还有舌冲音、气冲音、气滑音、反双吐和反弹舌等变化多端的技巧,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唢呐的表现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于都唢呐音乐吸取了客家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和特色,曲牌繁多。据调查,老曲调就有280多首,其中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吹奏时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在乐曲处理中主要采用加花、减字、变换调式等技巧,达到节奏层次及旋律的变化。产生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时而委婉幽怨,如泣如诉的效果。每每驻足谛听,欣悦之情顿上心头,且久久不息。
于都唢呐音乐是由历代唢呐艺人以师承关系相传下来的一种便于记忆的记谱方式—“工尺谱”发展而来的,大多靠师傅口传心授以及手把手的传授。由于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使唢呐演奏没有严格约定,吹奏者常可根据场合的变化和本人的技术能力作即兴发挥,内容可长可短,形成了乐曲技巧与风格的多样化。
于都唢呐音乐不仅有深厚的赣南客家音乐特点,而且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饱蘸了浓郁的乡土情。曾记得1934年10月18日的傍晚,于都东门外的贡江河岸上,火把通明,唢呐声声,一座新搭的浮桥人马蜂拥。于都的唢呐师傅,站在人群稠密的高处,吹起了送别红军的动人曲调,这唢呐声,委婉幽怨,如泣如诉,那情那景,正如电视剧《长征》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赣南民歌乐曲的悲壮曲调声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站立在摇曳的浮桥上,眼含热泪,向前来送行的乡亲,挥手致意,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向着呕心沥血创建的红色苏区,面对亲如手足的苏区百姓深深地鞠上一躬,告别了赣南中央苏区,迈上了漫漫长征路。
70多年过去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于都唢呐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了”,他们频频介入政治、经济,从而登上了大雅之堂。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唢呐文化户700多户,乐手2000多人,他们在各种庆典、比赛、演出活动中屡获佳绩。比如,1992年,河南省沁阳市举行“唢呐祖师朱载育纪念馆”落成典礼暨“全国业余唢呐邀请赛”。省文化厅委派于都唢呐代表江西出队参赛,靖石乡文化户协会理事长刘福长和另两位唢呐手吹奏于都唢呐名曲“十堂花”,获得优秀表演奖。1994年,于都百支客家唢呐在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上一展风采。1995年,赣州电视台摄制了《于都唢呐》专题片参加第二届中国民俗民艺录像片汇映评奖活动,被评为了优秀奖。1996年春节,应中华青年民间锣鼓擂台大赛组委会的邀请,于都唢呐手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登台表演,受到首都人民的一致好评。2001年,于都客家唢呐参加了在南昌八一广场举办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展现了赣南客家人独有的文化魅力。2002年,中央电视台大年初一的《新闻联播》,播放了长征出发地(于都)人民喜庆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文艺演出中,于都唢呐队的英姿。2005年中央心连心艺术团来赣州演出,同样展示了于都唢呐的风采。于都唢呐的普及面之广,传承发展的演奏水平之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非常罕见。因而在1992年于都县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了“唢呐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作者单位:江西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