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辉
关于风景画的概念,《辞海》里的解释是表现:自然景色(如田地、山丘、森林、水)的绘画。按照这种诠释,现在的那些表现新时代的都市景观和日益工业化的人居环境等非自然景观的风景创作将无以归类了。因此,风景绘画如今恐已不能再以该说法简单论之了。新时代下的风景画概念开始有了新的诠释,当代风景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大,而且风景范围的扩大与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升华有着密切关系。当代中国的油画风景创作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艺术家群体,尽管艺术群体逐渐消解和艺术潮流逐步淡化没有使一直处于边缘的油画风景在当代艺术领域完全丧失生存空间,但是却在风情化的创作道路上亦步亦趋,踟蹰不前。
“风景”这个概念有特定的含义,英文风景(landscape)来自荷兰文中的landschap,意指一片cultivated(被开垦过的)土地。land是土地,即低地的意思。由于特殊的地理状况,荷兰可能是世界上对土地开垦最多的国家:堤坝、渠道、运河、围海处处皆是。在殖民地时期荷兰的七个省份中,有四个省名字中带有land一词。有一句荷兰俗语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但荷兰人创造了荷兰。从风景画这个词就可以看出,风景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耿幼壮)按照风景的原意,风景是指经过(开垦)教化的土地,呈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文化,风景画就是人对自然进行开化的表现,是文化媒介。当前中国油画风景创作风情化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创作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在部分艺术家眼中,风景概念中的风情之意在油画风景创作中被过于夸大和曲解,并用以作为风景创作中展现自我的手段之一,而风景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和文化的应有之意却被一再的疏忽和遗忘。这些原因致使中国目前的油画风景创作无视风景题材存在的实质意义,一味地沉迷于油画风景的风情化和形式化,致使长期以来风景画创作在一种风情化和形式化的误区内徘徊不前,与时代特点的结合上却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同时也使社会批判性和文化时代性严重缺席,在当代艺术中处于尴尬地位,在学术上也没有它应有的位置。
风情化风景创作多注重再现客观自然之美,画家从客观自然形式中不断提炼各种元素,并以一定的造型原则组织到画面中去,更多的只是给人以审美的实际功用。当然,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风情化倾向除了与艺术家对风景概念的理解误区有一定关系,还有着其它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富有多样化的地理地貌和不同的风情,这给酷爱从自然中寻找自我的中国人在发展油画时候,过于关注草原、古建、老街、小镇和贫瘠的乡村小景等等这些风情化题材。因为它们不仅符合绘画性的要求,适合绘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审美承载,也符合人们猎奇和怀旧的欣赏趣味。因此,油画风景创作更多地陶醉和沉溺于自然风光和绘画语言的形式之美,使中国油画风景逐渐陷入风情化。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在大众的收藏意识和审美意识有待引导的情况下,更具直观性美的风情化油画风景的视觉欣赏价值决定了其商业价值。由此,油画风景创作基于风情化题材更符合商业需要,这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中国油画风景创作在风情化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越走越远。最后,中国的展览机制多年来一直以官方组织为主。在各级展览中,风情化风景作品的一再入围和获奖,甚至举办专题性风情化风景展览来推动风情化风景,这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更多的风景画艺术家在风情化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疏于更深入地思考。正如易英所说,尽管我们看到风情类风景画铺天盖地地占据了艺术博览会和绝大多数画廊的空间,无论其技术多么精湛,情调多么迷人,它于当代文化的价值却几近于无,甚至在对当代流行文化的研究中,也没有它的位置。在新时代的新的特点下,风情化创作道路无疑不是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突破口和将来,油画风景创作发展何去何从,如何进一步拓展油画风景的创作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事推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诸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新时代的油画风景创作应该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不能无视风景创作风情化的弊端,疏于更深层次的思考。艺术家应该从风景画概念的应有之意出发,从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关系出发,才能避免当代油画风景风情化弊端,有效地拓展油画风景创作空间。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