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敏
这是一篇由外国人所写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分析性报道,但其所表达的观点能够被中西方读者同时接受,它关注的焦点是几乎为中国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
这篇题为《农民工,中国改革中无人讴歌的英雄》的报道,不同于某些外电的涉华文章,它并没有刻意描述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也没有故意站在中国政府的对立面,对其政策的不到位横加指责,而是立足这个时代,以全球视角对中国农民工的过去、现状以及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回顾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乐观的展望。如此纷繁庞杂的一个沉重社会话题,由一位外国记者三言两语地娓娓道来,读起来又不那么沉重,实属难得。
文章的结构不算复杂,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面三分之一篇幅是人物描写,后面全部是深度分析。从结构上来说,没有特别值得圈点的地方,重点是后一部分,在分析过去30年中国农民工问题和未来发展时,作者举重若轻,言简意赅,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值得我们外宣工作者借鉴。
稿件的开场是一个农民工的人物特写,他的每一天都过得疲惫不堪,而且还忍受着思念亲人和被亲人思念的精神煎熬,但他依然认为自己能够在城市里拥有一份工作是很幸运的一件事,而“在中国有1-2亿人和程元一样,离开贫穷和没有活干的农村,来到喧嚣的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作者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勾勒了中国1亿多农民工的现状和困境。这种讲人物、讲故事的特写式开场也是我们国家外宣新闻工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手法,实践证明,这种“小人物、大主题”的处理手法很容易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可信度,实现外宣的“三贴近”。不过,稿件在提供给读者一个直观的中国农民工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之后,就此打住,它没有继续延伸至农民工所经历过的种种不公正遭遇,比如一提到农民工就要提及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他们的各项权利得不到保障等负面新闻,这在新闻报道层面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因此不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小人物”之后,作者用了一个过渡段落,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大主题”:“他们是中国改革时代无人讴歌的英雄,他们承担了城里人嫌太脏或太危险而不愿承担的一切工作,但现在,他们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人倾听他们的声音。”
在进行深度分析的这一重头部分,作者主要是通过采访中外学者和高度概括过去30年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地位弱势,无法和其他群体一样共享发展成果,但情况在最近4年中已有了改善,并且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就业机会仍然很多。用语精炼、客观平衡、视野开阔是其写作特点。
比如在分析过去4年农民工境遇改善的原因,作者就精炼地概括出“这是因为东部沿海工业带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使得他们身价倍增,”“城市一直在迅速地扩大,从而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最近投入到农村地区的巨额公共开支已经帮助农村经济实现增长,在这些地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使农民工受益的新措施,包括在同一家企业工作10年后即可获得终生雇用的权利。”寥寥数语,深入浅出,显示出了作者对中国问题的把握能力。也许你会说这个记者对中国问题把握不深,所以写得过于简单,但他有能力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中国的农民工现象有一个条理清晰的认识,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
实事求是地讲,用语精炼几乎是所有外电文章的特点,这跟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关,他们不喜欢连篇累牍的“第一、第二、第三……”的官样文章,这种写法也显得记者有点懒惰,不对素材进行精心组合加工。
我们的外宣“三贴近”原则之一也要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所以,我们要搞有效的外宣报道,不一定讲什么问题都非要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避免产生“填鸭式”的宣教意味,让海外读者接受起来不费劲、不反感。
客观平衡在这篇稿件中体现得也很明显,比如讲“负面”的现实,作者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农民工因过于弱势而无法从经济快速发展为国家带来的财富中获取自己应得的一份。”讲“正面”的变化,作者提到:“在某种程度上,农民工也要感谢现任政府将推动农村发展列为工作重点,使大量农民工能够在家乡找到工作。”而政府的积极措施往往是很多外电报道刻意回避不提的。
最后,文章在分析农民工的未来发展时,视野显得很开阔。从横向来说,它放眼世界,指出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会再次削弱农民工刚刚获得的优势,这是从反面来分析的;从纵向来说,长期来看劳动力仍然短缺,因此他们仍然会找到优势,这是正面的分析。
如果说整篇文章有什么缺陷的话,就是前面的人物描写和后面的深度分析有点脱节,在结构上虽然有过渡段落,但在内容上没有衔接好,感觉两部分内容在各说各话,开头的农民工也没有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比如文中的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拉塞尔·史密斯认为:“说农民工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点也不过分。城市居民今天的生活质量较之30年前大为改善,但如果没有农民工的努力,他们很可能不会生活得这么好。”如果文章开头人物描写部分能够简单增加一两句“农民工主要在哪些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里人的生活”等呼应下文专家点评内容的话,可能有助于读者对农民工的贡献有一个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当然,文无定法,作者这样处理可能有自己的考虑。
另外,值得外宣工作者借鉴的一个做法是,在对中国某一问题进行点评的时候,如果能采访到既熟悉中国国情、又没有反华倾向的外国学者,那么肯定会拉近海外读者的距离,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外宣会更加有效。否则纯粹是中国学者评论的话——大多数情况下都特别积极正面,海外读者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御用喉舌”,不足为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的外宣工作者在国内外等各种场合通过采访多认识一些这样的外国知名学者,比如各种学术论坛。事实上,新华社一些有过驻外经验的记者,在采写对外稿件时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但尚未形成气候。
责编张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