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作用”考点应考对策

2009-04-13 04:02徐国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荷花淀白洋淀铺垫

徐国平

[摘要]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从描写入手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本文对环境描写的作用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以期给学生提供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环境描写答题方法

我们知道散文在情物关系的处理上,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换言之,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的文字中。根据这一特点,高考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对于这样的考题,应该教给学生做题思路和方法。拙作就针对散文中的环境描写做一些规律性的总结,以期教给考生此类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的作用有以下四点,在此我以孙犁的《荷花淀》为例,进行一些深入的分析:

一、环境描写渲染了如诗如画的意境

例如小说开头对白洋淀夜景的描绘,就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给宁静的夜色涂抹上了一层明丽的色彩。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绘出了荷花淀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丽的地方色彩,而且还弥漫着荷花淀特有的清香。这里没有丁点的战争味道,没有丁点的尘世纷扰,一切平和而温馨。

二、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文中作者对月下小院的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水生嫂的美丽外表、纯洁心灵就在这澄清明丽的神话般的意境中烘托出来。又如她的勤快利落,仅通过小院“干净得很”及“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衬托出来。

三、环境描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荷花淀的景色是美好的:月白风清,凉风习习,水波如银,菱角生嫩,稻苇清香,无一不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丽的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这柔美洁白的水乡,凝聚了白洋淀人民无数辛勤劳动,又怎能容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正因为对家乡山河的热爱,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才毅然决然地送郎上战场,而她们自己也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茁壮成长起来,成为“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勇敢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纯和美境的铺垫。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四、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水面没有一只船”暗示将有紧急情况发生,“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归途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遇敌前静谧平和的气氛,为这群妇女突然遇敌打下了伏笔。又如:“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一描写,暗示了下文的情节——一场水上伏击战,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

前三点是就内容方面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第四点是谈环境描写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就散文来讲,结构方面的作用可变通为为下文的描写、抒情或议论作铺垫。然后我把这四点作用以口诀的形式总结出来,让学生作为知识储备。

环境描写有妙用,营造氛围见背景。

人物性格它渲染,后面行文作铺垫。

主题思想来深化,储备知识不怕它。

《招生考试之友》2008年第5期刊载了郑州市教研室朱建军教研员和郑州一中刘惠臻老师的《2008年高考语文综合复习检测题》,散文阅读考查的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山间小路》,16题问到文章第六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有了知识储备之后,学生做起来便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龙应台《山间小路》的第六段这样写。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幢幢。决定他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由环境描写渲染了某种氛围、营造了某种意境、提供了某种背景的这点作用,学生可以理解此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书院环境的宁静幽雅。

由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刻画有烘托作用,可以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一点,学生可以知道此段的环境描写刻画出一个聆听中华古老文明声音的文人睿智沉思的形象:

由环境描写为后文行文作铺垫的作用,学生可以具体总结出此段写书院的环境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的进一步议论抒情做铺垫:

由环境描写可以深化文章主旨。升华文章主题的作用,再联想到怀古诗或咏史诗都是表现人事变迁的共同主题,学生便能总结出这里用环境的平静来反衬千年书院历史的盛衰变迁。

环境描写作用是高考的一个考查点,也是散文阅读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建立了知识系统。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境界。

猜你喜欢
荷花淀白洋淀铺垫
铺垫
画与话
下雪了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探究“水生嫂无名现象”的普泛性
湖畔派与中国“荷花淀”派生态观之比较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