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考

2009-04-13 03:29
银行家 2009年3期
关键词: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客户

曹 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繁荣,家庭和个人财富快速积累,富豪群体日益壮大,财富集中度不断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纷纷进军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私人银行业务受影响相对较轻,因此未来私人银行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然而,在中国特有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只有有效识别自身的比较优势、劣势和难点,科学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才能在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为私人银行业务稳步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结合中信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实践谈几点体会。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前景广阔。过去五年,中国家庭财富总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4%,而同期全球平均增长水平仅在8.6%左右。根据凯捷与美林最近联合发布的《2008亚太区财富报告》,至2007年底中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富裕人士达到41.5万人,比2006年增长20.3%;富裕人士的平均资产达到510万美元,远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到2007年底,中国大陆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总值达2.12万亿美元,占亚太地区财富总值的22.3%,仅次于日本所占的40.1%。同时,中国富裕人士的财富集中程度也非常高。据统计,除香港、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外,目前拥有3000万美元资产的超富裕人士已达6000多人,其中高达70%以上的富裕人口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及其他沿海发达城市。

从发展潜力来看,中国将在未来5~10年成为世界上私人银行客户量最大的国家。预计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个人财富的膨胀,这些富有客户群体愈加重视财富的保值增值,期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同时,并享有商业银行传统零售银行服务和贵宾理财服务无法提供的各类金融和非金融增值服务。2006年以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之后,国际知名银行如瑞士友邦、花旗、汇丰等纷纷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部,拉开了中国大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2007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国内商业银行先后开办了私人银行业务,业务区域主要为北京、上海、深圳及其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门槛标准一般为100万美元或800万元人民币以上。总体看,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私人银行业务需要专业化经营。从国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实践来看,私人银行业务具有客户信息的私密性、私人银行家的职业化、私人银行服务和产品的个性化、私人银行服务区域的全球化、私人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化等特点,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零售银行服务以及财富管理的范畴,延伸到私人银行客户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和人生的不同阶段,国外成熟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保险规划、税收规划、资产传承服务等都是典型的私人银行服务。一些领先的国际私人银行还向客户提供包括企业托管、并购、改制、出售以及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等提供财务方案的投资银行业务。因此,深入了解客户的私密性要求、风险偏好、收益预期、流动性偏好、资产配置需要、未来生活规划以及其他非金融服务需要等,全面实行客户关系管理是成功服务私人银行客户的关键。正是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国内商业银行必须以专业化、功能强大的新型私人银行服务模式为发展方向,不断寻求体制突破或创新。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国际先进私人银行的组织机构模式基本分为三种,即以瑞士为代表的独立法人型的私人银行,以美国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型的独立运作的私人银行机构,以及作为隶属于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形式的私人银行或私人银行子公司。无论哪种形式,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的专业性,服务和产品的个性化,经营实体的独立化都是其共同特点。

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竞争的市场上,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独立运作模式,具有的竞争优势相当明显,以致存在着“只有在外资银行才能真正享受私人银行服务”的说法。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践经验,专业人才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从组织形式来看,目前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一般只是作为总行一级部门或准一级部门,在这种模式下,设在总行的私人银行中心(部),一方面要行使私人银行业务条线的管理职能,比如制定全行私人银行发展战略、规划、制度、政策、业务流程规范,指导全行各分支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另一方面,私人银行中心又类似于经营单位,须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业务经营指标。私人银行中心这种双重职能定位与分行和分行级专营机构的模式非常接近。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在日常经营管理、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市场变化方面确存在着诸多体制障碍。例如,私人银行中心业务功能与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无法加入全国联行清算系统,不能开立独立的费用账户,在对外开展业务中不能使用私人银行业务印章。在与各分支行合作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也存在利益分配冲突、资源配置低效和开发维护客户难度大等多方面问题。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全面深入展开,这些瓶颈问题势必影响到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纵观国际先进私人银行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国内银行一级法人和总分支行管理的体制现状,建立依附于商业银行母体的分行级专营机构已成为私人银行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实践证明,只有形成以私人银行机构自营为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中小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符合国内银行的总体战略和发展规划,有利于全面完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提高银行整体竞争力。

第一,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低、中、高端客户相结合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

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国内银行已找到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售银行发展道路,一些银行将市场目标定位于中高端客户,逐步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从国内银行整体利益出发,建立私人银行业务体系可以丰富零售银行战略的内涵,银行除帮助客户管理庞大的资产外,还通过提供收购兼并的建议和咨询,甚至提供收藏鉴定,代表客户到拍卖场所竞标古董等,提高客户忠诚度,形成银行与客户的双赢局面,实现共同增值的目标。

第二,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有利于改善国内银行的收入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

业务收入来源和资产分布的多元化,是商业银行长久稳健经营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关键。事实上,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最赚钱、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统计表明,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银行业务的10倍左右。西方国家私人银行实现专业化经营后,其业务利润率近年来高达3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私人银行机构提供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服务以及各类非金融服务属于风险级别很低的中间业务,资本消耗低,股本回报率相对较高,比如在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中,资产管理费收入占45%、经纪费收入占20%,净利息收入仅占25%,都远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而且私人银行专营机构作为完全独立核算单位和利润中心,不必承担传统商业银行的各种包袱和风险,可以为银行带来大量管理费、手续费、咨询费收入。

第三,设立私人银行分行级专营机构并实行垂直管理,是建立健全私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

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日益复杂化,面临与传统商业银行类似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等。同时,由于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涉及金融和非金融的众多领域,其风险状况必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我国有关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银行采取分业经营,外汇管制比较严格,从而造成私人银行投资范围狭窄,风险对冲难度较大,给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控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风险控制对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有利于通过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控,从而化解和防范传统零售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未曾经历的风险模式。例如,有的私人银行客户定制产品与特定国际市场的特定标的挂钩,并指定特定的产品净值观测期,相应的特定市场风险对私人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化要求比较高。实行私人银行业务全行的垂直管理,各经营单位可以按照统一的风险管理类别要求,进行风险控制与管理,严格操作和服务流程,保证私人银行业务规范和稳健运营。

第四,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是加强国内商业银行成本控制和核算管理的需要。

当前,一些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与其他的银行业务交织在一起,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的业务划分界限,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独立核算。与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的费用成本开支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确认,很多情况下商业银行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按比例在经办分支行与私人银行机构之间进行分摊。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准确核算私人银行业务的各项财务收支和损益结果,也不利于对私人银行营销团队及各分行客户经理有效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提高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第五,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私人银行营销队伍的需要。

私人银行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是制约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私人银行服务几乎是全方位的,除了为客户设计财富管理规划,购买合适的理财产品外,还要为客户提供纳税筹划、保险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从而为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从财富管理岗位转岗过来的,非常缺乏精通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国内外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资本市场运作规则、保险、税收和移民政策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只有成立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专门化私人银行经营机构,加强私人银行人才资源培育和开发力度,吸引和培养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职业化的私人银行服务和销售团队,才能真正提高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准。

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私人银行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可行性

一是通过股改上市,国内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完善;各项业务发展迅速,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银监会监管要求,具有拨付营运资金的能力。国内商业银行完全可以依靠自身资金实力,根据监管当局的准入要求,向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拨付营运资金,并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随时给予资金和其他支持。在决策机制方面,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流程。比如,2008年中信银行成立了由主管行长和总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向总行行长办公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协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跨部门的事项,推动私人银行业务按计划实施,监督指导私人银行中心的各项工作。

二是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产品和品牌受到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同。从体系建设来看,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依托于现有零售银行体系,在产品与服务开发体系、业务支持体系、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市场营销和业务推广体系等已基本形成。在探索私人银行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国内银行除通过各分支行和零售业务条线进行市场开发和理财产品销售外,先后成立了由私人银行中心直接管理的分中心,私人银行销售团队,私人银行客户数和管理总资产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呈现出增长态势。从产品和服务能力看,国内各家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自主研发的产品均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比如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就先后设计推出了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留学移民咨询、高尔夫免费畅打和医疗健康顾问等颇具特色的增值服务,并先后赢得了国内外的各种奖项,市场冲击力和品牌美誉度初步建立。

三是国内私人银行经营的资产风险相对较低,科学管理已渗透到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存贷款利差收入和向投资者销售理财产品形成的各项中间业务收入。客户贷款主要以个人抵(质)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等低风险贷款为主。国内银行的各私人银行中心都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国际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四是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已初步建立健全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中心制定的各类操作流程和制度办法,基本涵盖了业务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涉及产品审批流程、业务操作、财务预算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国内的私人银行中心目前已经建立的产品研发的立项审批制度,投资产品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产品存续期间的每月监控制度以及产品到期后的评估制度等,已对产品涉及到的市场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客户“KYC(了解你的客户)”制度的建立,客户开户流程、客户开卡、制卡和客户档案资料管理等审批流程规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私人银行中心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在借款人属地分行的配合下按授信申请,授信调查等前台操作流程规定开展信贷业务。贷款的审批由属地分行按权限进行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私人银行中心已建立起以“授权和分级审批”为框架和基本原则的财务管理体系,为降低操作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具体体现在财务支出的事前审批制度,会计出纳岗位分设等。

综上所述,国内银行已从发展规划、体系建设、经验积累等方面为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做好了充分准备,私人银行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基础初步建立。

(作者系中信银行副行长)

猜你喜欢
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客户
乡村振兴中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机会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探讨
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