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祥
摘要:班主任面对自主性很强的学生应注意“五个度”的把握,即在班级管理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基本观念,把握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度: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首要条件,要把握对学生理解的关爱度;把握师生角色间的互动度,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但要把握在交际中的沟通度: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做心理疏导、疑虑解困时要把握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深刻度,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五个度”
面对目前自主性一般都很强的学生时,班主任该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抓好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五个度”的把握。
一、把握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度
现在教学班受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班级规模大,且干涉班级建设的因素多。所以在班级建设方面往往显得管理头绪多、工作任务重、论分评估压力大,这些均是困扰大多数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并且影响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实施主体教育的核心观念,让班主任难以对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实质性调整,阻滞班主任在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上的自我提高与自我更新。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下,班级管理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由管理者向指导者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基本观念,把握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度。这种观念昭示着,无论是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己,班主任都应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让每一位班级成员都可以在自己的激励和引导之下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去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乃至体验生命的意义。学生在校时,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领悟不透;但当他们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教师的影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且绵延不断,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方向。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且有很高威望的教师,或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教诲、引导作用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持久的爱戴和怀念。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很“深远”,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丰富内心世界的形成,并且这种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是影响其终身。所以,班主任在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上的自我提高与自我更新,要把握好与时俱进的、适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把握对学生理解的关爱度
对于班主任来说,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首要条件。因为学生只有在自己认为充满爱心、公正严明的教师面前才会安心学习、积极进取。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充分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极大程度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在学生群体中感受自己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取得骄人成绩,乃至自己是否遵守群体规则,自己是否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并由此产生与班主任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渴望,努力根据班主任提出的各种要求或建议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所以,班主任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做到有所启发、有所引导,在管理中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学生、在生活中理解体谅学生、在心理上信任接纳学生,以满腔的爱心、严明的工作态度去感染、感化和要求学生。逐渐建立起一种学生遵守纪律、尊敬班主任、热爱班集体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力争避免在教学中出现重教书轻育人,对学生思想道德不关心的行为;也要克服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抱着上一天班领一天工资的工作态度:避免损害教师的道德和人格;更不能不注意自己的师表形象,仪表不整洁,缺乏进取和奉献精神,不钻研业务,对学校安排的工作随便应付,否则会影响自己所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育人效果,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三、把握师生角色间的互动度
班主任要主动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则有赖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双方通过真实的交往过程而产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创设教育情境、营造人际氛围,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在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对话。另一方面,班主任经常与班级学生一起。确立组织目标、拟定活动计划、创设活动情境、体验活动乐趣,可以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交融。正是在这种主体对话的情境和主体交融的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则在班主任的路标指引下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努力探索自主发展的具体路径。
四、把握学生在交际中的沟通度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交往中悉心观察学生经意或不经意的外在的言行举止和神态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疑惑和需求。二要做学生烦恼的倾听者,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场景,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解释、去倾诉。三要对班级情况及时反馈。班主任对于学生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无论是自己直接谈话话了解的,还是通过其它渠道间接知道的,都要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予以及时反馈,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及时的激励和恰当的告诫。在反馈过程中,班主任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由此理解他们的态度、情感和观念,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便对学生相关活动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这样,可以依靠学生来强化班级组织的管理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来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的有机统一。
五、把握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深刻度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帮助学生做心理疏导、疑虑解困等,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学生思想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复的现象,班主任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或通过谈话、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具体问题中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实际的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崇高理想的教育。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有些班主任总是想快刀斩乱麻,不注重梳理矛盾的源头,急于解决矛盾,最终把问题停留在表面平稳的状态,这些是不可取的。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急有序、适时恰当。比如,对个性倔强、脾气暴躁且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用冷处理,让时间缓冲矛盾等,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我思索、自我反省。如果操之过急,则往往会引起学生激烈的反应,引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强烈冲突。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有些学生都知道的严重违纪事件,就应当立即处理,消除影响。如果拖着不处理会带来一些相互效仿、蔑视校规班纪等不良后遗症。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他迫切想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会不够理想。这就说明,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抓住有利时机,还要把握一定的深浅度。教育学生的深浅度要根据学生出现问题时的具体情况和教育的内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可以预见的事情要小题大做,防患于未然:对学生的无意过失时则要大题小做,保护学生的自尊,把握好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尺度,为学生的成长指引好方向。这是因为,学生虽然已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但还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学生一出现问题就严格批评,不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作为班主任,只能说是做了表面的教育工作,而没有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必须改变自己的权威形象,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要通过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谌启标,王唏等.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于月萍.魏书生评传[M].漓江出版社,2000.
[3]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