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当代文学史

2009-04-13 03:29
文艺报·周五版 2009年14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史细节

刘 颋

据有关统计,目前有关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著作多达百余种,其中不乏较高的学术含量,但也存在着彼此重复、新意不多的缺憾。一些评论家和学者也在思考在当下多样化语境下,如何实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不及人”的文学史和“不在场”的文学批评

关于现有的当代文学史文本,不少当代文学研究者对它的单调、重复和单薄颇有担忧。陈福民认为,在传统的一些文学史写作中,往往更多地用力于表面的叙述和生发,而扎根于文学史最基础的细节即史料的真实,却显得较少。刘锡诚分析认为,当代文学创作量大,而很多学者不可能读那么多作品,有时不得不借助第二手资料,从别人的评论中认识当代文学,从而缺乏一种整体的观照,也缺乏比较,导致了文学史写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距离。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就是讲作家作品,阅读者却不大明白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出现这样一个作家,产生这样一部作品,或者说为什么这个作品会在众多作品中被重视,被写入文学史。这样是不能够全景地反映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的,也不能说尽我们的文学成就。白烨认为,好的批评、好的研究常常在于把一个问题的复杂性揭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习惯于用一些简单的概念或判断使事情的复杂性被遮盖。目前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在场感”,把很多现实的问题用一个概念命名后加以抽象化,比如所谓“底层叙事”等,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探讨。现在一些文学史只能称作作品题材分类的创作史,概而言之,是“不及人”的。“不及人”的文学史和“不在场”的当代文学评论,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问题。李建军认为,文学是一个人格的投射,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人格的影响因素也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时代的状况。文学史研究和写作应该是人文互动的,现在我们谈论一个作品往往没有顾及到作家尤其是没有顾及到作家背后影响作家创作的诸多因素,所以我们的研究缺乏完整性。

文学史写作应透过作品看本质

对于目前静止的、孤立的文学史写作状态,研究者认为,文学史写作应该向文学的整体研究发展。程光炜认为,目前的当代文学史分为两种:一是编年史体例的,还有一种就是档案发掘式的。不同的文学史写作方法都有利于丰富我们对于当代文学的认识,只是进入的途径不一样。我们有时候把文学史仅仅当作是作家作品的发生史、创作史、批评史,而没有顾及周边状况,如从作家的精神气质、社会环境等入手写史。贺绍俊认为,现在我们来做文本研究,不能单纯仅仅只研究一个个孤立的文本,文本的产生以及文本背后所指的那种张力都是研究的对象。只有把握了这些,才能够理解当代文学一些作品的特殊性。

把典型叙事引入文学史写作

用文坛人物勾连文学史的细节,还原文学现场,是不少研究者认为写活当代文学史的有效方法。何向阳认为,不仅作家笔下的人物值得研究,作家本人也必须被视作一个“圆形人物”,当作具体的研究对象,挖掘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司马迁的史家文笔,值得今天我们来借鉴。陈晓明认为,当代文学史不光是作品史,也是文学的运动史,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中是不能缺席的。我们必须了解进入文学史的那些经典作品是怎么产生的,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到底有多少意义。中国的当代文学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当代文学史应该让人们看到中国的文化遭遇到现代性的冲击后,是怎么去开拓自己前进的道路。他还特别举出李洁非新近推出的当代文学史著作《典型文坛》为例说,作者力争从历史细节入手,把历史还原为一种场景或一种情景,对历史的叙述不再只是一些大的事件,而是让其见出活生生的人物、活生生的细节、活生生的情境,这就把历史重新复活,通过历史细节勾连出历史背后的一个场,这个场始终在影响历史,这种写法是对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种丰富。把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的历史来叙述,然后写出几代文学家的活动、心灵和精神,那么文学史在我们面前才会显得丰富而鲜活。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文学史细节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细节取胜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时尚细节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文学史》丛刊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