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有效生成的途径

2009-04-13 05:29石月球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玛蒂尔课文思维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语文课堂必须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生。因此,语文课堂应以灵活、开放、体验为其外显特征,彰显课堂的有效生成,而这有赖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开启创造心理和意识

创造,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是非传统、新颖的和价值实现的思维活动。

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意识,教师就必须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加以启迪、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鼓励学生冲破传统的框框条条、突破常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如教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教师可设计“脑筋急转弯式”导入法。多媒体出示两道题:1+2=1,8+16=1。答案为什么会变成1呢?学生顿时来了兴趣。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些数字可以代表什么呢?学生来劲了,有学生喊出了:1月+2月=1季度,8小时+16小时=1天。这一教学设计不仅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更主要是开启了学生的创造心理,引导学生明白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自然就形成了。因此课堂教学应开启学生的创造心理展开教学,不断引导学生生成新的问题情境。此外,经常向学生介绍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改革中创造发明者的事例,教育他们以这些人物为榜样,养成良好的品质,锻炼坚强的意志,敢闯敢干,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创造当作自己自觉的意识活动。再以我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例,我在研讨课文中,穿插介绍了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人的优秀事迹,并让学生搜集具有创造精神的其他的名人故事。这样,学生的创造心理和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开启,语文课堂显得高效而灵动。

二.引导学生质疑和问难

开启了学生的创造心理和意识,教师要善于激发引导学生把思维集中到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上来,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其质疑问难,创造性学习,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活动,可以深化知识,生成课堂焦点,形成思维火花迸发的场景。如在《愚公移山》教学中,有同学提出:“愚公的儿子如果没有结成婚,又怎么会有孙呢?这子子孙孙无穷尽的观点是否正确?”可见学生是能够思考的,甚至思考得很深刻,很细致。一篇课文有时会收到学生不少的问题,只要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就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被教师压制了,特别是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意图相差很远的时候。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问:“你对三味书屋的陈设、布局有何感受?”教师的本意是要学生认识在三味书屋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单调、枯燥的,进而认识到它束缚了儿童身心的发展,达到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可是有一个学生满怀自信地举手回答:“这种陈设很高雅。”立即引起学生们的哄堂大笑,教师马上表现出大为不满的表情,继而大摇其头,并用自己的答案给予纠正。其实学生的回答不无道理,在他的心目中,这样的陈设很简朴,朴素也是一种美,当然认为它高雅。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高深,还是古怪;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完全,还是错误,都不要“一棒子打下去”,一概否定,不要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反,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这要求教师实行教学民主,要具备教育机智,还要积极思维。不能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教案的翻版,它应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思维,要注意问题的弹性。所谓“贴近学生的思维”就是教师的设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例如:我们在讲《沙漠中的艺术宝库》一文时,开始提出“学习此文受到了哪些启发”?学生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我国瑰丽的艺术珍宝”。紧接着我们又问:封建朝代的王孙贵族、豪门世家和普通百姓为什么不惜重金来挖掘莫高窟?学生会回答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个信念——对神的“顶礼膜拜”,“信念”的确支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那么,你又怎样理解“信念”?你的“信念”是什么?让学生驰骋去想、驰骋地讲。这样就启发延伸了思维,实现了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问题弹性”,就是答案的多形性。要少设计唯一答案的问题,不设计答案“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判别答案的问题。如《荷花淀》一文,教师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为何要选择一群荷花淀的女人来作为战争的‘主角?”让学生讨论。有同学说:“女人的参战更充满生活的情趣,更能让战争变得不再恐怖。”有同学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因此一上场时时闹出笑话,不但自己相互取笑,也被丈夫取笑,是不是体现了乐观的精神面貌?”有同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连女人们都上战场了,说明这战争已是相当危急。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爱国的表现,那么‘天下兴亡,小女有责是更深层次的爱国表现……”有同学说:“女人上场,证明夫妻并肩,全民皆兵,万众一心,这样的战争,同仇敌忾,没有打不赢的,日本鬼子终将灭亡,所以证明了正义的战争必将最终取胜的真理。”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不禁鼓掌叫好。总结说:“理由之充分,论证之严密,结论之合理,非我辈所能比肩,后生可畏哪!”

上例中所设计的这个问题就很有弹性,学生的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性格不同,都有不同的回答。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出带有弹性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挖掘了文本的内涵,生成出课堂教学新的资源。

三.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深刻的思想。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展开形象思维,去认识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义,从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如《项链》这篇小说的结尾非常含蓄,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的余地。阅读后,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替作者设计一个实在的结尾。学生中出现了各种设想:1.玛蒂尔德醒悟了:一切爱慕虚荣都像这假项链一样,只是徒有其表,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真正的幸福。2.玛蒂尔德对自己爱慕虚荣痛恨不已,慨叹年华已逝,从此一蹶不振。3.玛蒂尔德欣喜若狂,讨还了三万五千法郎,过上富裕生活。4.玛蒂尔德震惊之余,成了疯子。5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最后,诉诸法律,打了一场旷日持久而毫无结果的官司。然后,我们把学生中出现的这些想法综合起来,再反馈给学生,学生再对照书本联想,都普遍感到深受启发,拓宽了思路,生成了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语文课堂中,教师善于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尤其理解诗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净沙·秋思》这首元代散曲之绝唱,是通过带有深秋色彩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来寄托人物的凄苦之情的。语文教师只有启发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想象思维,在自己头脑里再现一副“游子在黄昏古道上踽踽独行”的图景,学生的情感自然生成了,学生理解了这首散曲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训练学生迁移和拓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获取的知识信息,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进一步巩固,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还可能会触及其灵感末梢,并能有所发现,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生成。

进行迁移训练的方式很多。1.可以把所学课文与以前学过的同类型课文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从而掌握其共同规律和个性差异。如教授《范进中举》时,在学完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把范进与孔乙己两个人物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既认识到造成两个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同是当时封建的科举制度,又能区分两个人物性格差异,从而掌握塑造人物的不同方法,效果一定很好。2.归纳整理零散知识点形成系列。如教读古文时,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古文篇目,归纳常见实、虚词用法;学习说明文时让学生归纳说明文的写法特点等等。这样做对开通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分析联想能力很有帮助。3.挖掘课文潜在内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些课文言已尽但意无穷,特别是小说、诗歌,教者如能开发学生想象力,利用课上或课下时间,布置改写、扩写、续写、评析等口头或书面的作文训练,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定能收到“一石三鸟”之功效。

当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式,并不止这些。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创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质疑、想象、拓展中去训练思维,鼓励学生的首创性,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有效生成,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石月球,教师,现居浙江浦江。

猜你喜欢
玛蒂尔课文思维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