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光黎 刘嫣红
“文学素养”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被忽视的一个方面,而它恰恰是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要充分发挥文学因素的情感熏陶、形象感染、审美情趣等独特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当然首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否则无法真正走进文本,充分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架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准确、深入地传达语文课程的文学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提高文学素养才能真正走出文本,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浑然天成地实施教学。
一、读通文本,整体把握
大千世界是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也正是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体现了事物的美,以及它的完整性。以这样的视角看语文学科,“它是由多重性质构成的统一体”,语文教学要注重各个侧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统一特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整体提炼、整体升华。我们应特别重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小学语文的整套教材,熟读全册语文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课本,这些精选的文章从命题到立意、谋篇再到布局。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都是一个个逻辑严密、首尾圆合的整体,一个个浑然天成的有机体。我们对课文的解读,即在整体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入局部的重点赏析,再在更高层次上的整体回归和感悟。对课文的整体解读,就是要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结构,体会思想感情:要把握课文创设的语境和基调,作者的基本倾向和观点;要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等等。离开了这些。我们无法理解、判断、赞赏、批评某一字词是否用得准确,某种修辞手法是否用得恰当。某种句式是否用得合理,某个细节的描绘是否传神,某一思路的展开是否清晰。我们能不把花瓶打碎了再一片一片地去欣赏。一般讲,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可按三个层次进行,即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以求通读文本,整体把握。通读文本还应注重吟诵课文。因为默读只作用于人的眼睛,而吟诵则作用于人的口眼耳脑,人的多种感官得以调动起来。吟诵越是投入,多种感官的调动、发挥就越好:吟诵越是得法,对文本的感受领悟就越全面、深刻。要多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读好了,文本的解读成功了一大半,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充满生机和富有情趣。
二、读透文本,潜心会文
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基本上是沿用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这种解读方法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即把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主题思想、道德教训,导致阅读教学虚无缥缈,架空文本,冷落语言,轻视双基。我们提倡读透文本、细读课文,就是强调放大文本的语言价值。回到语言的本身,指向语言的词句和表达方式。确立言语和形式,再解读文本,学习语文中的意义。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读透文本就是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意和意趣,要仔细研究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这种结构,而不用别的。细致品味其美妙和神韵,在咬文嚼字中触摸作品,在品词析句中揣摩作品,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品。一句话,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而我们则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符号,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独到魅力。
读透文本是全面地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我们倡导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解读文本,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研读,让文本所承载的诸多信息在教师的头脑中汇总、碰撞、融合、升华,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方式方法的确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基础。解读和鉴赏文本的常用方法有:
1审美分析法。积极探索文本美的构成和美的价值,强调愉悦、畅神、移情的效果。注重审视文本的美感和形式,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艺术特色和评价孰优孰劣等,是审美分析的具体表现。
2语言分析法。用语言学原理和概念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形象、语言规律、语言结构等。语言分析法通常以“咬文嚼字”的形式出现,着眼于字词义,即揣摩微言大义;着眼于字词味,即品评兴味神韵。
3品象入境法。就是品味意象、探入意境,这是解读、欣赏抒情性文本的重要方法。简要的步骤包括:披文识字、感知物象;探入意境、领悟意蕴;体会情感、审美评价等。
4辨识文体法。根据文体的一般特点,据以解读、欣赏文本。运用此法,首先要明确这类文体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则。其次要考察这样的文本特点在作品中是怎样呈现的。
此外。还有吟诵美读法、历史分析法、道德分析法等。
三、读薄文本,品味神韵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能“入乎其内”,读深读透,细嚼慢咽。做作者的知音。还要能“出乎其外”,深入浅出,把握精要,做高明的读者。我们只有跳出文本,设计教学,才能言约意半、事半功倍。郑板桥有这样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竹40年,探索40年,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要画出竹的内在精神“清瘦”,“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何尝不该如此呢!只有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削枝强干,披沙见金、撷取本质信息,突出重点,集中火力,充分发挥文本“例子”的功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认为读薄文本就是要在课文的眼(文眼)、点(重点)、线(思路)上下工夫。
1聚焦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内涵极其丰富,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价值。借助“文眼”可“窥一斑而知全豹”,突出文本中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优化教学信息的编制、传递和反馈,缩短学生在阅读中自己认识、发现、理解和运用的过程,闻一知十,以少胜多。如对《泊船瓜洲》一诗,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我们阅读时往往把着力点放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上。深入解读,细致品文,会发现“绿”字只是一字的运用之妙,却不能统领全诗,诗眼应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归结出诗人靠家近,应该还;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想象出诗人离家久,更该还;从“明月何时照我还”理出诗人思家心切,苦不能还。为什么不能还呢?进一步查阅资料,辅助深入解读文本,方知王安石为革新变法而呕心沥血,“为大家而舍小家”。诗眼抓准了,整首诗的主题就把握住了,教学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立意深远。
2提挈主线。作者在构思作品时总要考虑先写什么,后
写什么,哪些内容为主,哪些内容为辅等等。叶老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解读文本理应花大力气去提炼主线,去枝强干,以简驭繁,真正弄清作者的意图,深层把握文本,从而“挈领一顿,百毛皆顺”,科学设计和高效实施课堂教学。提炼主线是对文本纵向整体把握。深层整体把握。犹如串珍珠,要抓住串珍珠的线。常见文章的主线有(1)结构线。要善于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其结构特点。(2)主旨线。要准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呈现主旨的层次。(3)情感线。要深刻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理清人物(事物)情感的变化。
3突出重点。阅读教学可讲可学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传授字词句篇知识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学习方法,从揣摩语言文字到获得情感品德的熏陶……加之教师为应对考试常常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西瓜”“芝麻”统统捡,“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浮光掠影,劳而无功。哲人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文本的解读,教学的实施。只有瞄准课文内容的重点,语言表达的亮点,双基训练的基点,学生理解的难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文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才能利用文本最具有价值的语言信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读新文本,放飞思想
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语言的模糊性,这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大的解读空间,客观上造成了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的可能性。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过去总是以作家为中心。现在应打破以作家为中心。走向以读者为中心,强调每一个阅读主体都可以发挥作用,这也正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语文教师应该在读通、读透、读薄文本的前提下,在参照他人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过滤思维,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既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落实有效教学,又能彰显个性,水乳交融,提升对话质量。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可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当亲人?”这是语言文字显性的内容。接着提出:“亲人是双方的。我们再看看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引导学生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最后提出:“课文写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结下的骨肉亲情,今天在和平年代。还有没有这样的亲情呢?”经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这虽与作者写作的本意相距甚远,但读出了今天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一个文本,特别是经典作品,不断深入地解读,就是应该不断地从中读出新的有益的东西来,
读新文本,要求教师能站在一个宏观开放的视野下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时应该多方面查找相关资料帮助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提升自己对文本的创意。如《匆匆》一文,可先了解朱自清先生写作的相关背景:作为只有二十几岁的进步青年,追求个性自由解放,追寻民族生存与发展,但又似乎看不到希望,而时光匆匆,生命易逝,作者内心的无奈、焦灼和苦闷就不难理解了。再读读名家郁达夫、朱德熙、林非等人的有关评论,教学时就能使师生从文本内涵、作者情感、表达方法等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见解,创造出文本解读应有的价值。读新文本,教师还可以站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探究和改进作者表达的方式方法。变换角度去解读文本,从本质上说,就是教师因势利导地为师生找到一条认识课文、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优程”“最短程”。小到字词的更替、句式的变换、题目的改造,大到思路的调整、结构的重组、内容的增减、主题的提升等。教师若能巧设一个新的视角去阅读课文,不仅有益于深入解读文本、强化语言的训练,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大有裨益的,如《草船借箭》一文便可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文本:可以篇末的“神机妙算”为视角,通过“算天时”“算地利”“算人心”“算物件”统领全文;可以文中的主要事物“箭”为视角,用周瑜“以箭害人”和诸葛亮的“以箭服人”提挈全文:可以题目中的“借”字为视角,梳理出为何借、怎样借、能算借吗三大问题总揽全文。一种角度展示了一种新的认识境界、一种新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