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园
转变师生关系,看似一个具体而单一的问题,但只要往深一步分析。其实不然,因为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体系诸多关系中最能体现教育者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它与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相生相随,适应并融合在某种教育模式之中。这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它是因这台机器的需要而被制造。因而也只适合于这台机器,现在要对机器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这颗螺丝钉也必将随机器的改造而被革新。但教育的改革远比一台机器的改造复杂得多,师生关系的变革也将伴随教育改革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是“惊险的一跃”,而是曲折的、渐进的、艰难的过程,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从历史上看,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其核心特征就是以师为主、以师为尊、以师为圣,虽然历经变革,但大体上还是被近代教育所秉承,并被稳稳地供在了“神坛”上。即便是经历了“文革”那场大批“师道尊严”运动的冲击,仍然不能动摇这个“神坛”的基座。当然。“文革”的冲击是破坏性的,且很快被历史定论为一场社会灾难。“文革”在对“师道尊严”批判的同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建立或倡导新型健康的师生关系,这种破而不立的文化运动。造成了对教师、对教育的极大伤害。因此,“文革”后的拨乱反正,重新激发了人们对尊师重教的向往,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认同。这是一种经,否定之否定后,人们对尊师重教的心灵呼唤和对传统教育观的归属诉求。改革开放30年,教育领域的改革此起统师生关系的根基十分坚实,它曾长期有效地维护了整个教育的持续发展。但同时也日益频繁地受到时代变革浪潮的冲击。这预示了教育对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呼唤,因此,在新课改理念引导下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师生关系仍然持续着一种不对称状态:教师始终是占主导的、强势的一方,学生则是被动、弱势的一方:教师可以主导或直接导致某类型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影响这种关系的建构,但教师的强势主导作用毋庸置疑。那么,在传统的“神坛”上,教师拥有怎样的强势主导作用呢?我认为至少拥有掌握教育教学设计、策划、组织实施等全过程的权力,拥有评定学生学业或品性优劣的权力,拥有对学生心理趋势和兴趣选择的影响力,甚至拥有在视觉位置和心理位置的特殊高度而形成的神秘感等。奥地利近代哲学家波普尔认为:在现实中,存在一种无过错社会形态理论,普遍存在于民主缺失的制度环境中,表现为集权、强权或独裁。在我国传统的以及现行的师生关系中,也存在类似无过错理论的现象,即与学生比起来,教师具有绝对的强势、特权和无过错性;这样一些如同天授的“神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适应和基本适应那一时期的教育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这种“神权”或多或少甚至完全不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放弃“神权”,走下“神坛”,走向平等,走向民主。
然而,放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外,就教师自身而言,这种放弃就意味着一场自我革命,需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强的业务和管理能力,更规范的职业道德,更健全的心理品质和更宽广的胸襟。目前,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和推动下,新型师生关系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有的人抱着“维权”的思想对待师生关系,认为现在所倡导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尊严和权威,从而影响教育改革,所以不能让教师的主导权流失,不能让教师的强势弱化:有的人认为只要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对学生多些鼓励,能蹲下来与学生对话,课堂上让学生多些讨论和争论,管理上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权,就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有甚者,把转变师生关系作为某种场面上的表演和展示,成了地道的“作秀”。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转型,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职业角色、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转变:并不是像“维权”派理解的那样,要放弃教师应有的职责和主导作用。也不是像“行为”派理解的那样,仅是某些表面上的行为方式的变化,更不像“作秀”派理解的那样,将这样一项事关重大的变革演化成某种功利的需要。
革故鼎新之所以难,是因为传统定势的强大和深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观妇孺皆知,已深深根植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观念文化之中。这本是民族的幸事,但这一观念一旦发展到极端,作为师生关系另一端的学生。他们的权益、地位和诉求必将被湮没在不对称的强势之中。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被供奉的。头上被罩上了耀眼的光环:教师的职业神圣,地位也神圣。要使教师走下“神坛”,放弃“神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教师这一方来说至少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转变教育管理观念。管理者应管而有理,管而有道,这个“理”和“道”。就是要遵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改变管理方式上的家长式作风和“管卡压”模式,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泾渭分明、此强彼弱、主导与依附的思维定势,使管理过程变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相互认同、和谐共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不仅拥有主导地位、强制手段,更应该具备以身作则的风范、循循善诱的态度、宽广包容的胸怀,而被管理者不能仅仅充当顺从、适应、被动接受的角色,还应被赋予自主自立、广泛参与、敢于诉求的权力。第二,必须弱化“光环”效应。从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职责来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乃天经地义,是天职所在。可一旦这种“天经地义”的权力不恰当地被强调和使用,就可能走向“离经叛道”,就会窒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能的发挥。因此。教师要从“神坛”走下来,就应该弱化头顶上的“光环”,改变以往那种“神圣”的化身,归位于作为“道”与“业”的传递者、引导者、架桥铺路者的身份。任何神化教育者的做法,均极易使素质不高的教育者过度使用甚至滥用权力,极易将受教育者引向盲从迷信,导致他们缺失质疑和创新的精神,丧失自信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当受教育者一味地仰视教师的权威,疑惑地解读笼罩在教师身上的光环,并小心谨慎地揣摩顺从师意时,这样的师生关系就会成为现代教育中的“病梅馆”。就可能完全走向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反面。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教师利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权和支配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其意愿大都是良好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序进行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我们也看到了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总是以长者、尊者、裁判者的身份处理日常师生关系,在情感和态度上居高临下,“君临”学生二是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总是以成人化、理想化和统一化模式来要求每个学生,产生了恨,铁不成铜的情结,于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违背规律,超越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向学生施压,成了教育的施虐者、三是一些教师不能坚守职业要义,虽然也想在建构新型新生关系上有所作为,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如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学校考评制度的压力等,对学生实施“高压锅”式的教育及管理四是有极少数教师出于个人私利的需求来处理师生关系,导致亲亲疏疏,赏罚不公,不仅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削弱了教育教学效果坚持教师的职业操守,应该被视为对教师自身职业道德和个人品性的基本和内在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认识并践行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内在规定性,不能坚守职业道德标准,要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无异于缘木求鱼。
教师必须走下“神坛”,放弃“神权”,是指为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中不适应部分或糟粕进行“扬弃”,绝非一古脑儿地否定和抛弃。因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天然”的,如果教师完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权,就可能导致这种关系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确保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彻底革除那些滥用“权威”“尊严”的陋习;既要使教师能走下不应该占据的“神坛”,又要防止走下“神坛”却掉进无序混乱的“泥潭”中,只有辩证地思考问题,对待改革,才能确保我们在建构有利于整个教育健康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廖肇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