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佳 夏 霁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对大学学习与就业之间关系的质疑也不断增加。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调研,辅以对所在高校代表性院系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就大学毕业生学习成绩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人单位虽然不以成绩高低作为证券申请人表现好坏的主要依据,但成绩较好的学生群体明显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表现在起薪较高和签约较早等方面。该研究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的必要性提供实证依据,驳斥了“成绩无用论”。
【关键词】学习成绩;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相应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也导致了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原本被视为社会“佼佼者”的大学生逐渐失去原来的显赫,刚毕业就失业的情况也不再是个别现象。一些人由此对大学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疑,这种质疑在一些大学生中甚至发展成为对自身学业的全面否定。支持或部分支持这种观念的学生和社会人士不在少数,由此还引发了关于“读书无用论”、“大学无用论”的争论。
受到“读书无用”观点影响的学生,常常以一些中途退学的成功人士为标榜,认为大学在校学习对职业发展无用。一些说法,如“60分万岁,61分浪费”、“百无一用是书生”等在大学校园里长期流传,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完全放弃学习的学生只是极少数,大部分学生并不认同这些观点,但对高等教育阶段学习价值的怀疑不但普遍存在,而且给高校学风带来巨大冲击,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基本价值观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中国这样高度重视教育的文化环境中,许多家庭为子女能进入一所好的小学不惜省吃俭用购买“学区房”。而作为最高学府的高等院校,却无力抗拒低俗的流行文化。影视娱乐、才艺选秀、网游聊天、体育赛事,这些休闲内容的营销者无不把在校学生作为主要市场,轻而易举的从教育者手中夺去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轮流占据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反而把基本的课堂学习边缘化了。
虚度了大学光阴的学生,在求职时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招不到合格雇员的单位,也更严厉的批评大学教育的质量。面对如此恶性循环,高校教育工作者却显得有心无力。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从未停止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却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这种观点。因为传统的思想教育惯用典型案例法,通过树立正面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典型案例法是非分明,通俗简洁,特别适合于对缺乏思维能力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但这种方法也有以偏盖全的倾向,暗示案例具有绝对代表性。因此只要遇到反例,案例的说服力就大打折扣;如果列举的反例很多,甚至会让人是非难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难度在于,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又具有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还能轻易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不再轻易信任老师的说教。在读书是否有助于就业之类的话题上,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反面案例,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典型案例法进行教育只会形成“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的尴尬局面。相比之下,更加科学、严谨的统计结果应当更具说服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针对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开展了一次实证研究,试图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的必要性提供可靠的证据,驳斥“读书无用论”。该项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针对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就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不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配合访谈的形式采集信息;而对就业结果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则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问卷调研,研究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企业、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课堂知识和学习成绩很重要的,也认可把绩点作为体现学习成绩高低的主要标志。
(2)所有人都认为专业知识最重要。接下来企业比较看重外语,而教师和学生则更重视社会工作能力。
(3)企业和学生都非常重视第二专业的学习以开拓知识面,而教师则出于“贪多嚼不烂”的担心主张谨慎对待第二专业。企业和教师对待第二专业的分岐其实表明双方都认为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
(4)问卷显示企业对本科毕业生深造的打算极度不认同,无论是出国还是在国内读研。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后续教育缺乏认识和信心,另一方面可能与样本选择有关——这些企业招聘的对象就是本科生,所以填写问卷的员工没有感受到对更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而有近半数在校生觉得有必要继续深造,可以理解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缺乏自信。
(5)对于毕业生是否应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企业和毕业生的态度比较宽容,期待学生从事的工作有专业背景和认为无所谓几乎各占一半;但被问及是否在意应聘的的专业背景时,肯定答复的比例明显上升。而在校生、教师问卷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学以致用”倾向。
(6)对于学习成绩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所有问卷都以“一般”为多,表明主观上大多数人都不能肯定学习成绩和就业竞争力关系密切,而且从语境上讲,有的“一般”其实可以理解成“不大”。可见社会观念普遍认为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与其就业竞争力并没有太大关系。而问卷结果还显示教师也普遍认可这一观念,说明这一观念的影响力已经超出的原先的预期。
(7)企业对应聘者的“绩点”、“.所获荣誉”、“社会活动经历”、“资格证书”、“面试表现”、“协作沟通能力”的看重度排名依次为:“协作沟通能力”80%、“社会活动经历”60%、“面试表现”60%、“资格证书”48.57%、“所获荣誉”31.43%、“绩点”28.57%。绩点为所有选项中最低但另一题显示没有一家用人单位不在意应聘者的学习成绩。可见,成绩对企业择人录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却是公认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该项研究还进行了应届毕业生成绩信息和就业信息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采集了两个代表性样本:英语学院126位2008届毕业生和国际金融贸易学院125位08届毕业生的签约数据。从签约月薪金额来看,首次签约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毕业生,英语学院的绩点平均值为3.254,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为3.204;而在5000元以下的绩点平均值英语学院为3.098,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差距则更为明显,绩点平均值为2.844。
通过与企业代表的访谈,项目组还了解到许多企业倾向于把绩点作为衡量应聘者素质的一个基本参考指标,即只考虑给予达到一定绩点水平的求职者以后续测试的机会。一方面,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筛选简历;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经理认为绩点不仅代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出色的完成学业本身就体现了学生的自身能力。这种把绩点作为硬指标的做法在经济形势趋紧,企业面临人才资源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尤为普遍。研究还发现,高起薪,特别是在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签约月薪上万的学生,绩点也明显高于一般水平,如样本中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签约月薪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平均绩点为3.572。当然,这些学生其他方面表现也相当突出,绩点高只是较明显的共性之一。
从签约时间来看,首次签约时间在2007年12月以前的毕业生绩点平均值为3.191;在2008年1月至3月之间的数值为2.975,在2008年4月以后的数值为2.781。数据表明,绩点越高,学生求职周期越短,求职过程更为顺利。时下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启动时间均有所提前,某些企业还将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习纳入校园招募计划,使一些学生在实际签约前很早就能确定工作单位。而在此类专业实习招募计划中,企业对绩点的要求也通常会比较高。
除了问卷和数据分析,项目组还与各种相关人群进行了多次访谈。在对有毕业生工作经验的学生工作干部的访谈中得知,用人单位请学校推荐学生应聘时常常要求被推荐人有比较出色的成绩,这种情况在事业性质的用人单位中尤其突出。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年就业情况在国内高校中都名列前茅,以往历届毕业生中成绩良好以上但无法顺利就业的学生属于极少数,而且往往有特殊原因。每年到11月份仍无法落实就业的学生寥寥无几,这些人几乎都是成绩不理想而且又没有其他工作经历的学生。
通过以上多方面分析,此项研究得出两点基本结论:
第一,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与学生就业竞争力之间关联十分紧密。不论是从问卷调研、数据分析,还是与相关学生工作干部、历届毕业生、企业人事部门的访谈,都可以证实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以绩点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低在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认为,学生在校学习成绩越高,其就业竞争力也相对较高,表现在首次签约时间较早且首次签约薪金较高等方面。这个实证结论有力的批驳了“读书无用论”“大学无用论”等偏激观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此作为论据,引导并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专业学习与学习成绩。
第二,若干误导性因素使学生校学习成绩与就业竞争力看似无关。首先,成绩与就业结果之间不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成绩也不是决定就业的唯一因素,因此存在许多成绩排名和就业状况不符的个案。其次,许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绩点有强制性规定,在此政策基础上进行应聘者选拔时更重视学生在其它方面的表现。招聘工作人员在进行高校宣讲、面试录用的过程中把这种“更重视学生在其它方面的表现”的信息传递给应聘毕业生、在校生及高校教师,往往被后者错误地解读为“学习成绩不重要”。
本文系《上海市德育咨询课题》基金项目:“大学毕业生学习成绩与就业竞争力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KB15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