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2009-04-09 03:17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2期
关键词:归因心理健康德育

王 林

“南山”与“秋色”看似不可此拟,实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首先应该是各司其责,各得其所的。但是在本质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并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可以殊途同归。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可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唐代诗人杜牧在《长安秋望》诗中写道:“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诗人将具象的“终南山”与抽象的“秋色”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南山”与“秋色”看似不可比拟,实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首先应该是各司其责,各得其所的。但是在本质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并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可以殊途同归。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可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但是,现在有些教师的德育工作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简单化、表面化的问题,忽略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把学生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把心理疾病视为道德品质恶劣和思想观念错误,试图用德育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根源缺少必要的、深入的分析。而政治、道德及法制教育是起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的,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各种问题。这必然导致德育缺乏实效性的结果。所以,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那么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何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搞好德育工作,实现心育与德育的殊途同归呢?

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为施行有效德育提供前提条件

学生道德不良或过错行为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良心理因素始终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学生存在问题心理,他们就会失去接受道德教育的最重要条件,以致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一些不良品德、行为问题往往是在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良行为本身就有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德育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特别是品德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有效地将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

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善于通过观察、谈话、访问以及心理测试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别要能及时发现个别学生身上出现的典型但又不显著的特性、那些稍纵即逝的心理变化,以及在复杂背景下内隐的个性特征、群体心理。如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对家长、教师教育的某种恐惧心理,学生常见的从众心理、叛逆心理以及问题心理等。虽然学生心理有很大的差异性,但在分歧中存在着共同的倾向性因素,班主任应通过思辨的方法,从理性上确定一个界定学生心理状况的大致框架,并且要研究学生心理的外显行为,研究学生心理与道德品质的相关性,找出科学而有效的德育方法。

创设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

所谓教育心理环境,主要是指教育中出现的能给教师及学生强烈感觉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是某种占优势的群体态度和情感的综合反映,是影响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无形的育人因素。这种心理环境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心理背景。通常,健康而积极的教育心理环境能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积极因素。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并善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此间,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着情感交流。相反,有的教师不注意教育中的人际关系,甚至动辄讽刺挖苦、厉声训斥,学生情绪自然就冷淡、消极、恐惧不安,即使教师理论水平较高,讲得比较深入,学生所获也是微乎其微。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从而获得较为满意的教育效果,应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

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环境也是人存在和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使关心、维护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教师和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赋予积极的教育情感,运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从而创设和谐的教育心理氛围,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根据“人际交往的不对称性”理论,教师要更多地关心性格内向的学生,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这可以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情感,建立师生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保持良好而持久的向师性,亲其师、信其道,也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提高教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善于建立教育信息转换的心理机制。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育内容浓缩成可输出的编码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输送,同时及时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以矫正自己的输出。良好的教育心理机制能够保证学生完善自身的接收系统,与教育者默契配合,教育者才能得心应手地依照一定的秩序向学生输出教育信息。因为这时学生对教育者敬仰、信赖,清楚教育者承认他们的自我价值,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教育者有效地实施教育控制。

教师要坚持民主思想,禁用一切压抑专制的方法,但又不使学生放任自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又富有个性而不沉闷,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缺乏民主、沉闷、压抑的教育现象的存在,既会影响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潜在思考力的挖掘和开发。

此外,教师还要顾及到学生“对权威的服从心理”,树立自己的威信。根据“安慰剂效应”定期与学生谈话,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依据心理学策略,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

要善于运用期待教育。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的消极状态,与其在学习与生活中缺少成功体验有密切关系。品行不端或学业不良的学生经常遇到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与退缩行为。即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的无能为力”。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期待教育,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期望不同,使教师以不同的行为区别对待学生,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期望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反应,最终按教师的期望塑造自己,这也是“标签效应”的体现。“培养人就是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教育学生很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期待和热爱的情感,能唤起学生幸福愉悦的情感,要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产生自强不息的强大内驱力。

要重视维护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得到社会和集体尊重的感情,也是人类重要的、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它使人珍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从而成为个人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之一。而失去了自尊心的人,往往是不可救药的。但自尊心的片面发展或扭曲,也可能造成只顾个人荣誉而不考虑集体利益或拒绝别人意见的情况,研究表明,犯有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学生,大都缺少正确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促进学生培养正确的自尊心是极为重要的。比如某位学生明显不在听课状态,如果教师这时问学生讲到哪了或要求其回答问题,甚至挖苦一番,这只会造成心理伤害,是无意义的,提问同桌或走近悄悄的告之,效果会更好一些。

要善于运用正确归因教育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归因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成绩的获得有赖于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看法”,如果一个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先天的稳定的内部因素,则这种行为不会增强行为的努力;如果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外部原因,则可能激发其努力进取的倾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并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归因分析方法,养成正确的归因意识,从而扩大成功归因的影响,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磨练其意志,激发其进取心。

要善于运用认知失调教育学生。学生在遇到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与自己原有的形象发生矛盾时,通常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应付它,继续保持原有的形象,但也有可能试图通过各种借口使其合理化,从而避免“认为自己好”与“做得不好”这一矛盾产生的不快。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打击讽刺,而是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保持对自己原有良好形象的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进行自我调试,解决认知的不协调。一般来说教育的有效时机通常在产生认知失调或思想动摇的时候,学生过错的改正,往往会以醒悟为转机的,所以,寻找醒悟的时机就非常重要。

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恢复正常人际关系。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大都会引起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受到批评、训斥或惩罚必然产生社会压力,往往会使他们与周围的人闹对立,本能地使用消极的自我防卫机制。如文饰、对抗、攻击和其他不良情绪表现。在不良气氛中,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采用自我防卫功能,它妨碍着对别人意见的听取和接受。因此设法营造一种融洽的交流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用发自内心的爱、尊重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学会正确批评学生。批评要实事求是;批评应尽量个别、私下进行;批评时不要跟别人比较,免得分散注意力或制造不必要的人际矛盾;批评时要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批评时应允许被批评者辩解和说明情况;批评要适可而止;批评时不要太计较对方接受批评的态度。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可以避免对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达到惩前毖后的教育效果。学生早晨犯错误不宜立即批评或进行过激批评,否则容易形成学生一天的心理低潮;学生知道错了,并有悔改、认错意图时尽量不批评,要学会延时教育,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偶尔犯错误,不要急于批评,要给他们时间自我反省、自我改正,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

总之,教师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要关注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效应的德育价值和负面影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获得和谐的统一,在更高层次上提高人的素质,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归因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