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华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把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的手和脑有机地结合。
动手操作明题意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理解已知数量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解题的关键。而通过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具体、形象地呈现深刻的表象。这对学生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以及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教学应用题“小丽参加英语竞赛,他和参加比赛的每个小朋友都握了一次手,一共握了20次,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有一部分学生一时还没有理解到小丽本人也是参加英语竞赛的一员,认为参加竞赛的是20人,这时,我就指一名学生代表小丽,到讲台前面来,然后让这名学生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走过去同20个同学握手,这样就使学生一眼看出小丽和20个同学握过手,有20个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还有小丽自己也是参加竞赛的一员,学生最终明白共有21人参加竞赛。
动手操作激兴趣
动手操作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掌握数学规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堆砖共有420块,如果从甲堆砖里搬80块到乙堆,那么甲乙两堆砖的块数相等。问原来甲、乙两堆砖各有多少块?”在部分学生不会解答的情况下,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桌子左边和右边共有火柴8根。从左边移2根到右边,那么左右两边的根数相等。问原来左右两边各有火柴多少根?”我要求学生用带来的火柴边摆边想,看怎样列式计算,并根据自己摆的结果,思考前面那题怎样进行列式计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想到前面那题的解答方法,并有多种不同的解法:
①420÷2+80=290(块)甲堆
420-290=130(块)乙堆
②420÷2-80=130(块)乙堆
420-130=290(块)甲堆
③(420+80×2)÷2=290(块)甲堆
420-290=130(块1乙堆
④(420-80×2)÷2=130(块)乙堆
420-130=290(块)甲堆
动手操作促创新
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伴随着疑问,伴随着进一步探讨,最终会得到圆满的答案。动手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和多种感官的协同能力,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例如,我在执教“圆的面积”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圆片、剪刀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推导出圆的密集公式。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把圆平均分成了两半,再把每半平均分成了数等份,有的平均分成了8等份,有的分成12、16、32等份,然后他们把两半拼起来,有的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有的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进一步探讨发现:圆的半径是拼成的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长(或是平行四边形)是圆的周长的一半,根据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推出了圆的面积。通过比较发现,平均分割成的等份越多,拼成的圆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他们很轻松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不仅培养了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动手操作展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抽象思维需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折折、摆摆。通过动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把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摆一摆、转一转、拼一拼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或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它们的一半,也就是底和高的一半。在教学中,引导他们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运用“摆小棒”理解乘法的意义,运用“绕线法”“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运用“轴对称”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寻找长方形、正方形等。学生的操作过程是他们发现、发展的过程。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学习和理解了数学知识,又从中掌握了不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起到了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