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阅读史

2009-04-08 09:36
中外书摘 2009年4期
关键词:交锋贵刊余华

荆 歌

我要读到

他真的江郎才尽

余华的小说,一直是我打心底里喜爱的。“先锋”时期。他的《河边的错误》,他的《现实一种》,他的《鲜血梅花》,他的几乎所有的中短篇,都是我愿意认真阅读的作品。那种冷峻的锋利、残酷的凄美,那种针尖一样的准确和没有回旋余地的逼迫力。始终紧抓着我的阅读神经。

他的长篇《兄弟》(上)出版后,却似乎评价不高。我买了一本,是要亲眼看一看,余华是不是真的过气了。读过之后。我才发现,余华毕竟是余华,《兄弟》(上)在我看来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文学水准上。《兄弟》的故事和人物,我认为达到了“比生活更真实”的高级层面。读这部小说,我已经忘记了考虑故事人物的合理性,我只是被它的一种内在逻辑,或者说艺术逻辑所牵引。那坚硬的故事,坚硬的情节,坚硬的细节,坚硬的人物命运,建构起一个天寒地冻的世界。人性的恶与善,被余华推向极致,显露出一种苍山巨石般的嶙峋和峥嵘。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里,那篝火般善良人物的设置,更衬托出人性和疯狂年代的惊悚和险恶。阅读《兄弟》(上),时时能感受到余华叙述的力量,像飓风一样扑面而来。坚硬的情节。坚硬的细节,坚硬的叙述,将我们柔软的心刺伤。余华绝对是一个力量型的小说家,我们阅读他,总能感到自己神经之脆弱。我想,《兄弟》所以没有得到太高的评价,原因在于,它的叙述策略仍然可以看作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延续。但我认为不管怎么样,《兄弟》看起来都是一部掷地有声的作品。

一本书的震撼力

伊人

十年前,有一本很“震撼”的书面世,它就是凌志军、马立诚撰著的《交锋》。说“震撼”一点也不夸张,当时此书不仅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更惹得那些不甘寂寞的“左派”们群起而攻之,海外的媒体也纷纷对此书作出种种猜测和评说。一本书有如此震撼力实属罕见。

这本《交锋》记录了二十年(1977-1997)间三次思想解放经历的风风雨雨,正如作者所述:三次思想解放都贯穿着一条反“左”主线。当时我一拿到这本书,就一口气把它读完。阅读的感受可以用“痛快淋漓”来形容;作者记述各次“交锋”中的时风时雨,乍寒乍暖,我也曾经是感同身受。读的时候我就想好先摘录一篇。马上登载在我编的报纸版面上,因为我已有经验——在此前一年,刚拿到凌志军的新书《沉浮》,我立即写了篇书评登上版面,没过几天,就传来不准宣传该书的消息。我预感《交锋》可能会有同样的遭遇。我摘登的是书中《皇甫平文章引起轰动》一篇,没想到见报的当天。当时的本报总编就发话表示不满,似乎我在故意惹麻烦。我心想,皇甫平当年发表反“左”文章,是本报的光荣业绩。现在摘文披露一下,难道有什么严重问题吗?如果要追究,大不了我来承担“责任”好了。果如我的预感,不久就有“上头”指示:“停止对《交锋》的宣传”。我已经宣传过了,哈哈!这算是我个人感受到的小小的“震撼力”吧。

后来我遇到凌志军,他告诉我,万里听说“不许宣传”《交锋》的传闻后,特意把作者找去加以鼓励,对他们说:“我赞成你们的《交锋》。……改革必然交锋,必须交锋,交锋得好。”还有汪道涵,在一次会见访沪的台湾客人时,破例地赠送他们每人一本饺锋》,说:“很值得你们带回去看一看。”这两段“插曲”此后记录在他的《变化》一书中。

宁当书虫不当网虫——我的个人读书史

王伟

说起读书,我很后悔开始得太晚,也很庆幸自己在两年内读了大量好书。每当我走到图书馆大门时,就能深刻地感受到横幅上的宣传大字“一个城市因为读书而受到尊重”的深刻内涵。

我办了让每个人惊讶的四个借书证,去一趟可以借四本书非常划算值得。基本上我每周写一、两篇读后感,其收获比起我在师范学院看看书读读报摘摘抄抄更丰,比起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来说更是天壤之别。当年在《儿童文学》上阅读肖复兴、叶永烈的文章一直记忆尤新填补着儿时的空白。我更庆幸能在单位图书室里好好看了全套1993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古今通》,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筛选。

我在当地图书馆里重点选择胡适、荀子、秦始皇这三位名人的相关传记、评论与文集时,又找到了风趣睿智的李敖大师和洒脱善良的三毛大姐。看到李敖的读书兴趣起始于小学里一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生文库》,我又油生后悔与庆幸。不管有没有读书的天赋,热爱与否,一套好的百科全书真是早早开启孩子们思维大门的最好钥匙。因此,我不惜全套地给外甥买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创世卓越系列”,指导她阅读,还给八岁的她在少儿和英文图书馆各办了两个借书证,让她尽早开拓眼界,其乐融融!

互联网上的信息数万倍于图书馆,其更新快,感官丰富,可是有两个劣势——耗时与伤身。我在电脑上阅读的长篇文学只有《第一次亲密接触》、《连城诀》和为数不多的名家作品中提及的文书。网络借助其强大的搜索功能,成为我最好的百科大辞典,所以,我宁愿做个实在的书虫也不当无聊闲逛的网虫。

读来读往

王荣祖山西晋中

赠书收到,深致谢意。

新两期读过,觉得改版之举十分适时得当。老年人与青年一代的阅读情趣与欣赏能力大有区别。若我这等七八十岁的老朽不宜贪多而求其精,关心社会问题与文史资料较其他为重,因此,经典版内容更适合口味。且等于增加一倍左右的可读文章。能有此改进动机,我想也与密切联系读者,从而获得启发大有关系。祝愿你们再接再厉,成功无尽。

第2期朱佳木的撰文与吴、厉二位经济学家的文章助人较全面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艰辛和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客观公正,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关于艾森豪威尔与陈纳德两文,同样评价全面,可供正确理解中美关系发展,次贷之灾及时通俗介绍美国自由经济及保护主义之本质、丑恶、危害,皆及时,配合形势,提高读者思想之佳文。其它如蒋梦龄婚变记等,对历史人物评价都贯穿实事求是精神,颇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谢震

上海

由于工作较忙,很久没有给贵刊写信了。但我一直关注着贵刊。从过去一年来所读到的文章,感到《中外书摘》越办越有特色了。选文紧跟图书市场节奏。基本上涵盖了当前的阅读热点,为读者在当今数量繁多的出版物中指引阅读方向。我就是根据贵刊来选择阅读书籍的。我注意到,贵刊去年搞了一系列社会活动,扩大了影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很有特色。希望贵刊越办越好,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

编辑:王先生和谢先生的来信,对本刊编辑的工作作了点评,鼓励我们再努力,为自己的职业和诸多读书人奉献智慧。

交流★◎汪耀华

先告知诸位本刊第2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有:《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会全》、《艾森豪威尔真的很无奈》、《星云大师说故事》等;被认为不喜欢的有《见风流泪》、《加薪的困难》、《肥胖的美国密码:逃避》。读者喜欢的栏目依次为纪实、人物、往事、品味、视点、知识、社会;不喜欢的栏目有小说。感谢下列读者率先参与评判:廖文彬(江西)、刘何国(陕西)、张娜(江苏)、李智飞(黑龙江)……

近期,读者来信大增,一些读者在与编辑交流读后感的同时,一继续对本刊的编辑、发行等提出了建议。零售难遇既为读者所怨,也是编辑所憾的事。眼下只能是加强邮购工作,增加零售摊点的供货,读者诸君有何高见,还盼指教。

猜你喜欢
交锋贵刊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十分钟读懂坦克史之交锋
一颗假糖的温暖
海宝小队护城记之交锋失败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何时不再“滥觞”
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首次交锋
我治好了脚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