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俊艺
【摘要】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投资的增加,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逐步实现现代化,电化教学成为学校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发展方向。由于电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促使地理教师更多地应用地理课件辅助教学,地理教学挂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地理课件中一幅幅精美的地理教学地图。但是,很多网上现成的地图对于具体的地理教学并不是很适合,作为地理教师要对所选用的地理教学地图进行修改,必要时还要自己动手运用电脑绘制适用的地理教学地图。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图运用
地理教学地图仍然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绘地图在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绘地图技能也是地理教师应该逐步具备的一种能力。
一、地理教学地图的功用
地理教学具有“依图性”,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如此广大,教学直观性的问题无论在哪一门学科中,都没有像在地理教学中来得这么重要和需要,无论是抽象的地理规律还是具体的地理现象,如果没有地图的帮助,学生都不易理解和接受,很难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可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主要、最常用的直观教具。
一张地图,可以把所研究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缩小到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分之一,将广大地面的地貌,收缩至一目了然的程度,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利用地图还可以在图上把地球表面的个别部分、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经济地理现象互相对照,从而找出它们相似和差异的地方,查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地理规律性。
地图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重文轻图”的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建立地图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去借助地图工具,将地图的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由此可见,教学地图的运用直接影响地理教学的质量。
二、地理教学地图的特性
地理教学地图是专门用来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它具有以下特性:
1.远视性。为了让全体学生能够看清楚地图的内容,选择的地理教学地图要具有符号、线条、注记比较粗大的特点,保证有较好的远视效果。课件中选择图幅的大小和清晰度都要适合教学需要,地图内容的繁简要适度,要把最主要的内容显示在第一层平面上,让学生在距离5米处基本看清,次要内容显示在第二层平面上。
2.简明性。地理教学地图要求内容简明概括。首先,是根据编图的目的和显示的主题要求而定。其次,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地图要有分别。小学教学的教学地图应该比中学用的内容更简化,但地图要综合性强而不失其“真”,选择地图应该严格而不损其“质”。
3.醒目性。教学地图要求形式美观悦目。色彩应该鲜明醒目,线条的粗细、符号的形状、字体的选择、注记的大小、边框的设计,都要注意,要使学生观察地图时,获得悦目的感觉,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三、地理教学地图的自绘技法
自绘地理教学地图可以分为编制和整饰两个主要步骤。编制是指通过设计和综合加工完成铅笔稿图,进而绘制出电脑底图;整饰是指用丰富的颜色装饰地图,绘成清晰、美观和符合要求的地图,并且加入一些动画演示手法,形成生动的动感效果地图。一般包括以下工作程序:
1.收集资料。针对编图的目的、服务对象和需要表示的内容,收集有关的图面或文字资料。
2.编制设计。设计每一幅地理教学地图,首先,应该明确编图的目的和对该图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也就是应该明确说明地理教学地图供哪一年级使用,配合教科书的哪一部分内容。其次,经过多次试验与周密设计后确定图面配置,除了要确定好制图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外,对图名、比例尺、附图、说明图表、图廓花边等,也要根据所编地理教学地图的特点和要求,做合理的配置。
内容设计是编图设计的核心。内容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编图的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自绘了大量的地理教学地图,在内容设计上总结出几点规律性的认识:
(1)突出主体、裁弯取直
对于大陆轮廓、区域轮廓及河流水系,应该首先找出立体形态,然后省略碎部,裁弯取直,简略绘制出地图,既突出中心,又便于学生记忆。
(2)分解原图、分散难点
分解原图是指对课文内容删繁就简,对原图进行分解,化简为零,分图说理。分散难点是指对难点内容分图研究、分步解析。如《长江三角洲形成示意图》课文文字多、层次多,是重点难点所在,不如将它们分解成海湾、沙堤、澙湖、沙堤外移几个分图,分层分步叙述演示,形成组合图。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成因,又可以从“泥沙”、“沉积”“海潮的顶托”等动画演示中,联想到问题的答案。
(3)平面变立体、重叠加鸟瞰
如在《黄河》一节的地图上,可绘出黄河简图,紧扣教学进程,运用动画效果,边画边讲,充填出山地、平原和高原,并且显示出它们相对的方位、大小及比例关系,将平面山河分布的地貌图,绘成彩色立体图,以鸟瞰的形式展示地貌特征,增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4)挖掘教材,让枯燥的文字变成立体剖面图
《黄河》一节关于“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深入挖掘教材,利用立体剖面图把枯燥繁琐的文字内容简化并设计成为立体图和剖面图,随着动画中河床泥沙逐层堆积抬高,大堤随之加高,地上河的逐步形成,这样直观演示有利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接受,既可以找出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又可以突出整体形象。形象生动的地图演示,利于知识点和地图的结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这不仅会激发同学们对地理课的兴趣,还能加深对地图的印象,促使同学们更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
四、自绘地理教学地图的运用
1.用自绘地理教学地图备课:备课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正确地、科学地运用自绘地理教学地图进行备课。在一节课中,要考虑运用几幅地图、什么时候使用、说明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考虑各种地图应该如何协调地互相配合使用;考虑还有哪些地名是学生不熟悉的,如何通过地图教学使这些内容反映出来。教师要有的放矢、恰当地选择必需的地理教学地图,反复阅读,熟悉地图的内容,掌握图中的重点内容。这些都要在备课过程中,加以全盘的计划,并详细地写在教案中。
2.运用自绘地理教学地图讲课:在一节课中,使用地图不易太多,一般在三幅左右。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图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图例,帮助学生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对于地图上一些生疏的地名和术语要配合板书。其次,图幅的大小、颜色的对比、字体的选择、光线的明暗等,都要有利于教师讲课,适合学生观看。
3.运用自绘地理教学地图复习:教师在讲述完每一章节和每一节课后,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绘制知识网络图,结合地图复习,让学生通过阅读地理教学地图熟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