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飞
【摘要】“主题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践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师应理解编者意图,吃透教材,领会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我们就要深入挖掘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内在意义,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情境图的基础上,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图”为蓝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与开发。处理现有资源,提高主题图的质;理解教材本质,把握主题图的度;选择呈现形式,突显主题图的效;深入了解学生,增加主题图的趣,让主题图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教材主题图情境再加工
“主题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践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教材设计了许多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活动情境和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和主动探究愿望。然而,“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主题图”中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也会使学生和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静态的主题情境又难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的关系处理上给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功能?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中的“主题图”?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数学课堂呢?
一、充分挖掘内涵,拓展主题图的“量”
在人教版第六册《口算除法》一课中,教材呈现的是一幅“蔬菜运输图”,有的教师使用时没有认真挖掘其中的内涵,而是被动地使用主题图,如课一开始就直接呈现出主题图画面,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接着学生进入了在繁杂的主题图中寻找对应的数学信息并思考如何提问题这一过程中……这样,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解决数学书上的三个数学问题,没有时间落实本节课的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教学目标。其实,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作适当调整:引用“人民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把6张十元人民币平均分成3份和把6张百元人民币平均分成3份来充分理解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最后再呈现“蔬菜运输图”来巩固知识。这样处理主题图,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活动及理解知识,有利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由此可见,对主题图的处理,应该是在把握教材本质的基础上合理、灵活地进行,并作适当的补充,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主题图的“量”。
二、处理现有资源,提高主题图的“质”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课本主题图是这样的:货架上陈列着一些货物,一个小女孩对营业员说:“我要买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她给营业员2元,营业员说:“找你6角。”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主题图,但把营业员找小女孩6角,改为7角。先让学生看图,说说看到那些信息?学生把陈列在货柜上物品及单价都说出来。教师问“根据这些信息可提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要买哪两样物品并列出小数加减算式。接着教师问,营业员的钱找得对不对,引出检验,并发现营业员找错了。这是新知识学习部分,知识巩固部分教师还是利用主题图,提出,“如果你有8元钱,请你任意选择几件物品购买,算算自己要付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为教师先用主题图创设情境引出例题,解决问题后,还用主题图引出检验,最后又用主题图编排练习,使主题图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可见,对主题图再加工时,一定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和处理现有资源,才能真正创造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提高主题图的“质”。
三、理解教材本质,把握主题图的“度”
如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教材的主题图是“百羊图”,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大得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是,有一位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把这些都删除了,代替的是一张十乘十的“百格图”,用“百格图”来代替“百羊图”,其实是没有读懂教材。百格图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能很快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但思维含量被大大降低。而“百羊图”却打破了这种静态的存在,力图把数学还原于生活,不给学生一种定势,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主题图的一个小小改变,使得其中的内涵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而使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主题图进行再加工时,一定要理解教材本质,把握好主题图的“度”。
四、选择呈现时机,突显主题图的“效”
《1—5的认识》的教学,通常教师把动物园主题图放在开始作为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画面后回答:图上有什么?把你看到的物体数量数一数各有多少?然后全班交流。可课后学生却说:“今天老师教的太简单了,我们幼儿园里早学过了。”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看来学生的知识起点对主题图的呈现时机有着很大的影响。鉴于以上认识,《1—5的认识》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先在黑板上写出1~5的数字,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认识,然后用学具表示,也可以用身边的事物表示。这里主题图并不是放在开始,而是作为练习材料。当然,主题图教学放在哪个环节、哪段时间根本没有好坏定论,它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起点及材料的特点综合决定的,教师可因时、因人、因地、因材进行选择教学。
五、深入了解学生,增加主题图的“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个道理人人知道,可为何一上课学生就是没兴趣参与学习呢?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确很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可当老师出示挂图时性质就变成了看图,难怪学生没兴趣。那么怎样深入了解学生呢?我们的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教师又如何找到兴趣和数学之间的结合点呢?首先教师应该和学生平起平坐,位于孩子的高度看教学,多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还可在班级中做调查,看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学习素材,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然后对主题图进行适当处理和改进。
总之,主题图的样本是教材的编写者提供的,他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但教材毕竟只是作为教课的依据,真正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而教师又有着先于学生理解、挖掘“主题图”的机会和研究学生的权利,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主题图教学必将更加实、活、精、新。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4]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