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虎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又总是在动态中生成。我们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五种策略可以实施。
【关键词】课堂“生成”资源学生
策略一: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笔者在给学生辅导 “鸡兔同笼”问题时,当讲到“鸡兔共有15个头,48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我在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第一组最后一个男生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8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8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4只脚。这24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5(按一只脚一个头算),另一部分多出的只数便是兔子的只数:24—15=9(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我又找到了两种新的解题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
策略二:挖掘“错误”资源,点化学生困惑
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有效地组织学生对本课的难点进行讨论。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到结论,学生也学得轻松自在。
例如,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上“稍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一课时,出示如下表格:“要求全班男女生平均每人得多少分?”
学生出现了两种算式:(1)(80.22×27+90.56×25)÷(27+25)(2)(80.22+90.56)÷2,到底哪一种方法对呢?学生出现了争论,而认为第(2)种方法是错的同学一时也说不清原因。此时,该教师没有一带而过,而是不失时机地说:“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同时要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到时就明白了”。全班同学都全神贯注地参与实验,老师先让两位同学上台拿粉笔,平均每人拿9支,两人共拿了18支;又叫了三人上台,平均每人拿4支,共拿了12支,要求他们5人平均每人拿几支?
方法一:(9×2+4×3)÷(2+3)=6(支);
方法二:(9+4)÷2=6.5(支)
然后,同学们通过重新平均分配,正好每人分到6支,直观形象地证明了方法二是错误的。
这时,有一位同学灵机一动,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老师,我知道当人数一样多时方法二就是对的了”。
老师说:“哦,是吗?你能不能上来试一试,证明一下呢?”
该学生上台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前2个中增加1人,大家都是3人。计算得(9×3+4×3)÷(3+3)=6.5(支);(9+4)÷2=6.5(支)。实验二:(此时有许多学生也纷纷帮说)让后3人中去掉1人,大家都是2人,计算得(9×2+4×2)÷(2+2)=6.5(支);(9+4)÷2=6.5(支)。
至此,由于经历了这一过程,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一致感受到了方法二的局限性与特殊性,对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策略三:把握“分歧”资源,引发学生辩论
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可能只要只言片语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正反双方的一场辩论大赛呢!下面,选摘的是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教学片断:
案例:(新知探究后)银幕出示智慧人提问题,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有裁决,而巧妙地说:“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了,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
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
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是啊。”
正方当然不让:“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
此时,反方同学虽然口称“是,是”心理却很不服气,该是他们反驳的时候了。只见,反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正方连忙回答:“是。”
反方接着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到:“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了声:“不是。”
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知识的获得源于感悟,而感悟的途径之一便是比较,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组织了一场小小辩论会,让学生的认知在操作比较,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思想较量过程中充分的碰撞,最终形成共识,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策略四:巧对“意外”资源,擦亮智慧的火花
课堂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教学中的“机遇”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曾看过这样一则案例,《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师:我们把手电筒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你还能举出些例子吗?
生A:手电筒和太阳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射线,是线段,因为被东西挡住了。头发是射线(全班大笑。)
师:你们有意见吗?
师:那我们来假定一下,假如你的头发都是朝着自己的方向笔直笔直地长,再假如,你长生不老,而且永远不剪头发,那么你的头发就是射线。
此时,那位学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我想学生这一会心的笑来自于教师那幽默的两个假如,来自于教师的镇定自如和教学机智。面对教学中这一突如其来的真实问题,教师并没有逃避却轻而易举地用了两个“假如”为孩子营造了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举例的片面性,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
……
毋庸置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所获得的数学感受和经验也就存在天然的差异,在教学中应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不同的智力强项在合作中发挥,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
总之,课堂因学生的生成而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要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思维的张驰甚至情感的波动,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动态生成,并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