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楠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提高课堂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又要讲究提问的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只有从多方面努力,才能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向40分钟要效益。
【关键词】语文提问课堂效率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总是站在教学改革的潮头,每一次教改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它永富魅力。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积十余年来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
1.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是组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备课到课堂,从课堂到作业布置,都得考虑学生。刚工作时,每天写教案,可是学生的状况却很少考虑,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案不写好过写。反之,在教学过程中,能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值,根据学生实际去设计问题,即使是一份不完整的教案,一节课只分析一个问题,也将使学生学有所获。如朱自清的《与时间赛跑》一文,内容比较庞杂,我仅仅抓住时间一去不复返这一切入点来分析,结果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学生接受得也很好。又如《果园中的机器人》一文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而且我又了解到学生对机器人很感兴趣,我便以一幅一幅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照片引入课文,效果出奇地好。
2.不吝惜表扬,开展赏识教育
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教师除了尊重外,还带些许崇拜,所以他们会把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语视为珍宝。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对学生多一点关怀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我班的王建荣同学平时不敢发言,一次她胆怯地举起了手,可是又放下了,我立即抓住了这次机会,给予了适当的肯定,从此王建荣不仅积极发言,而且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如法炮制我在全班开展了赏识教学,课堂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二、把握提问艺术,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学生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反馈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方法如下。
1.入境型提问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决不是枯燥的符号,它包蕴着活生生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入境”。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中的情境,把自己扮演成文中某一角色时,这种“参与感”一经产生,兴趣就会大增,受感染亦更深。如讲《詹天佑》一文前先通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有关史实的提问大肆渲染文章的背景色彩,从而引导学生入境理解课文。
2.扩展型提问
把课堂提问与语言文字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特点。教学时应多涉及等有关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如处理《去年的树》一文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鸟儿在见到灯火时,他最想对灯火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就扣住了阅读与写作不脱离的要求。
3.设悬型提问
教学中巧设悬念,模拟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往往适用于每节课的结语。如《画杨桃》第一课时的结语:画同样一个杨桃,为什么会画出五角星呢?老师怎样处理这件事情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这一结语吊起了学生的胃口,第二节课学生的反响很好。
4.递进型提问
就是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递进的,如讲《闰土》一课中对闰土外貌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颈套银项圈”?到此,一个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提问方式,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很有益处。
5.创新型提问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如教杏林子的《生命生命》问:“假如你手中就捏着一只活生生的蝴蝶,你会感受到什么?”这种提问是根据课文的内在因素设计的,因此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很感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配音乐、配图片的朗读
教材有许多经典名篇,最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环境中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弥补教师个人朗读才能的缺陷。在《咏柳》《春日》的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面欣赏诗词内容显示的画面,一面听多媒体的朗读,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且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课堂效果很好。
2.形成教学环节连续性
在优秀教学中,每一个预设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教学环节的脱漏将导致整个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然而,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难免会有遗忘之处,这时多媒体课件就起到了记事本的作用。如一堂人物外貌描写的作文指导课,我就运用了数幅图片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3.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心理学认为情境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它对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而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景和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讲《嫦娥》一诗时,叫学生收起课本,当凄美的明月、哀怨的嫦娥这幅画面伴随着绵绵的古筝声出现时,整个课堂都溶入了其中,无须教师的渲染,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教学意境,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4.运用多媒体能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如在《太阳》《三峡》等教学中,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还可以设计优秀的导语,也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等。总之,要让语文教学活起来,提高40分钟的含金量是语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兵.有效性是活动教学的灵魂[J].人民教育,2007.13-74.
[3]周彬.教师需用一生备的是什么课[N].中国教育报,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