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君
一、关于文本主旨的解读——歌颂一个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
刘成章的精美散文《安塞腰鼓》,被选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教材上说“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教材第123页);《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2005年11月第6次印刷)评价它“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文章”。在有关文章主旨方面,提出是“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歌颂阳刚之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而笔者认为,这都是表面的,也是片面的。应该说,这篇发表于1986年10月3日《人民目报》的精美散文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打得响”。并以豪情的生动描写,来表现黄土高原的“承受得了”(可以说这是在写“力量”)和黄土高原的后生“打得出”、“悟得到”的“大彻大悟”(也可以说这里有“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而这仍不能说就是文章的落脚点,落脚点在于歌颂这“戛然而止”之后出现的让世界“寂静”,以至于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并有如“来到另一个星球”的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当然是引发黄土高原的人们甚至是全体中国人“严峻的思考”、“阵痛”和“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以及让全世界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带来的。没有改革开放。黄土高原上的腰鼓“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没有改革开放,黄土高原的人们也许依旧那么“晦暗”,就不会有“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改变了这一切的,是中国这场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
这就是散文的主旨所在,尽管文本中不着一字。这也是本文写法的绝妙之处。
理解了散文的主旨,文章的写法自然明了了:写安塞腰鼓(“打得响”)——写黄土高原(“经得起”,实为写入)——反映这一重大社会变革。
二、教学设计——在指导朗读时加入“画外音”来帮助理解
教材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文章的气势。根据这一建议,也结合这篇散文节奏优美、豪迈抒情的特点,笔者确定了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教学目标。
但是,如果把文本分解,进行所谓的分析、解读,必然会破坏文本语言和意境的整体性,所以,笔者采取了补充“画外音”的形式,来指导朗读和解读:
1、上课后,老师通过导语介绍本文的体裁、出处、作品所处的时代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
2、教师范读,让学生把不认识的字词解决,并注意文章的感情:
3、同学们熟读,尽可能做到有表情地读;
4、边反馈读的情况,边指导学生读书,注意个别句子的读法,注意排比句和排比段的读法;
5、在学生基本上能有表情朗读之后,教师在必要的地方提供“画外音”:
(1)但是,生命的精彩将从这里开始,力量的赞歌将在这里飞扬!(5自然段后)
(2)这就是气魄,这就是力量,这就是震撼!(10自然段后)
(3)思想的涌动、纯净与升华。(11自然段后)
(4)行动的解放、冲撞和超越。(12自然段后)
(5)人们抒情啊,几千年来,黄土里的人们今天有了精气神儿:人们思考啊,几千年来,人们从没有这样认真地想过自己。土香里卷起的是希望,阵痛中产生的是梦想!(16自然段后)
(6)——变了!真的变了——世界,黄土高原的世界,中国人的世界!(28自然段后)
6、把这些内容加进来之后。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来读,有的读正文,有的读“画外音”;
7、朗读指导后,教师稍作点拨,便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并随之理解文章的写法。
这样以来,同学们便可在不破坏语言和意境的前提下,借助“画外音”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