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芳柏
摘要:探究式物理教学已成为初中物理课堂中的主旋律。但有些教师把科学探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时,却忽略了它的实质和最终目的,探究活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将存在的误区从十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走出探究式教学误区
误区一:注重频繁提问,忽视问题探究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就是”问题探究”,即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有的教师为追求师生互动,改讲述式的满堂灌为提问式的满堂问,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因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显得繁而无序、琐而无纲。教师提问应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学习探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提问的艺术,诱导学生作答。
误区二:注重探究步骤。忽视教学效果
在新编初中物理教材中列出了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这一步骤模式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些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活动的定式化步骤,成为教条标本,无论大小的探究均让学生严格按照这一定式步骤进行。其实这是对新教材探究导航的一种误解,上述步骤只不过是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就初中阶段来说,我们大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步骤方式,而不必拘泥于定式化的步骤。有些探究可遵照上述的步骤进行,有些探究只需进行其中的一些步骤即可,而不必进行所有的步骤。甚至有些探究只需进行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可以了。比如有些问题的探究只需要进行一个步骤: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即可,而不必用实验去验证。而且有些问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无法验证的;同理,有些问题的探究我们只要对现有的结果设计一个验证实验即可,既不用“猜”也不用“论”。
误区三:注重探究形式。忽视能力培养
这一误区的表现形式:学生在教师预设好的轨道上进行探究,整个探究过程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在一次观摩课上,探究的是影响电热大小因素,老师通过一定的情景提问:“电流产生的热量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一学生举手回答:“跟电压有关”,老师脸色铁青未于理睬,稍后另一机灵的学生翻了一下课本后回答:“可能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老师如重释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接下来设计统一的方案,统一做实验,得出统一的结论。整个探究课堂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分析,像机器一样被老师牵若转,揣摩着老师的意图,怎么回答老师,怎么做实验老师才喜欢。教师把学生硬拉在预先设好的轨道上进行研究,教师的强行介入,使学生统一、整齐、标准化行动,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这种教学只是玩探究的形式,实质是“满堂灌”的翻版,只是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时髦标签而已。
误区四:注重探究结果。忽视探究过程
学生在实验时,经常存在对实验最后结果纪录的重视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的某些现象的纪录;重视实验结果而不重视分析实验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查找和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等现象。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引导了,学生猜想了,也探究了,但最终课本上的结论没有出来(或与课本上的结论有出入)。总认为探究式教学是花架子,觉得这种教学效果不明显。
误区五:注重课堂开放,忽视教师指导
探究式教学课堂不是教师一手包办的课堂,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自由的天空下任意飞翔,最终完成学习呢?有些教师认为一旦设计方案定下来,便认为自己的辅导任务结束了,于是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一概不同,任其自由发展,致使整个探究呈“放羊式”的无序状态,或最终变成几个精英学生的探究,大多数学生东看看,西瞧瞧,短短的45分钟很快耗尽,末了东拼西凑,敷衍了事。
误区六:注重探究教学。忽视其他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重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倡导探究式教学应该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生的观察、实验、参观、调查、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都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但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探究式,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也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是否适用于研究,似乎一提到物理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其他的教学方式都不存在了,这是极端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误区七:注重教师指导。忽视自我探究
所谓的探究,就是在没有预先了解的情况下对未能知领域进行的探索研究。初中新教材提倡“探究”的耳的之一是鼓励学生亲自、独自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对前人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作一种尝试性的探究与了解,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经验。因而在这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浪费一定时间,也有可能会多走些弯路,甚至也有可能会得不到什么结果。但这并不影响学生能从中体验到知识的获得过程,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但这些对一些脑子里仍烙印着“应试”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不太能容忍的,他们为了克服这一现象,自然地就会使“探究活动”变味而成为“形式探究”。
误区八:注重探究教材。忽视其他内容
在新编初中物理教材中。只是在某一些教学内容中安排了探究活动。因此会有不少教师就误认为这些探究活动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想尽一切的办法去完成,而对其它的教学内容、教学问题的探究就觉得可有可无而忽略了。这也是一种误解,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既非非要完成不可的教学任务,也非全册教材需要探究的全部。它只不过是为在新教材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活动而作出的一种指引。因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因地制宣地去开展探究活动。切匆造成有条件开展的而不去开展,无条件开展的反而想方设法刻意地去开展。造成资源的浪费。我们开展探究活动的根本意义是在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而不在于探究活动的本身。因而不必受教材的内容定式探究所限制。
误区九:注重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物质保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以图像声像具佳、动静皆宜、交互性强和极强的表现力等优势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有的教师无视教学内容需要盲目使用多媒体。把一个个实验都用多媒体去模拟,让学生由动手做变为动眼看,那么物理教学要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想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误区十: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教师对探究活动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一般情况下老师只注重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的评价,缺少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实作评价。实作评价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有新的发现?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这个探究活动作出评价,而不是由老师作一个好、坏,成功和失败的简单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新能力。
对探究式的教学,是新课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之一。若在教学实践中尽量避免以上几个误区。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探究时间分配更切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把握好探究活动的节奏,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对具体的探究过程心中有数,能够比较精确地预估每一个步骤,对需要引导的地方,适时适当引导,使整个探究活动的节奏快慢、转换自然,会有利于培养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